掌握「深潛力」,從提升「閱讀力」開始——《深閱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相信大多數人手機的功能,都不再局限於打電話,更多的是接收各種信息。
是的,身處信息大爆炸時代的我們,每天被各種信息包圍著。
最常見的場景之一就是地鐵上,幾乎人人在「看」手機。
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那些人,要麼是在追偶像劇,戴著耳機,完全沉浸其中;要麼是一會兒看看微博,一會兒看看朋友圈的「閒不住者」,他們看不得微信「發現」上的小紅點,不打開看看就擔心自己會錯過什麼;要麼是在看娛樂新聞或綜藝節目,跟隨裡面設計的「點」來展現自己的「喜怒哀樂」;要麼是低頭聚精會神玩遊戲的,裡面的適時刺激讓他們樂享其中,等等,這些人接收著「他人」的動態、娛樂的消遣,以及快感的獲得,這一切都是信息化的時代賦予他們的「活法」。
但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是,這些包圍的信息與我們自身有多大關係呢,換句話說,我們從這些大量的信息中能收穫什麼價值呢?
有人說,我可以通過刷微信了解朋友動態來增進友誼,通過玩遊戲和看娛樂新聞來換得身心的放鬆,這些不都是價值和收穫嗎?
這樣的回答看起來好像挺在理,但關鍵的問題是,「這是真的嗎」。
你和朋友之間的友誼真的增進了嗎?更何況,在我看來,真正的朋友絕不是因為你看他的動態。
你真的因為刷劇和玩遊戲來獲得休息了嗎?在我看來,很多人因為「消遣」根本沒有休息好,反倒更累了。
那麼,信息爆炸時代,我們還能做什麼?
有人又說,我們在這些被包圍的信息中,找到讓自己有價值的東西,不就可以了嗎?比如看文章,讀書,學習等等。
答案是,可以的。
但是,我們要有找到真正有價值信息的能力才行。
那些看似努力認真的學習不一定是真正的學習。
我們要警惕那些「低質量」的學習,辨別出對自己真正有益的文章和書籍,而這樣的辨別力需要我們擁有深度思想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那麼,這些能力從哪兒學習呢?
答案是,讀書是重要途徑。
《深閱讀:信息爆炸時代我們如何讀書》(簡稱《深閱讀》)這本書就是告訴我們信息爆炸時代我們如何讀書。
書中不僅介紹了信息化時代重新審問讀書的意義,還闡釋了我們應該讀什麼書,以及如何讀書的相關問題。
《深閱讀》這本書的作者是1960年出生在日本靜岡縣的齋藤孝。
他畢業於東京大學法學部,並在這所大學的研究生院教育學研究科修完博士課程,現在是明治大學文學部的教授。
他專業為教育學、身體論和交流論,主要著作出了《深閱讀》外,還有《學會學習》、《提問力》和《規劃力》等。
信息爆炸時代,我們要做個思想有深度的人,以深入網絡的海量信息下面去發現地層深處那流淌著的清流;我們要讀「優質」的書,了解底下存在那股清流,以形成自己內心的「賢者森林」;我們通過提升「閱讀力」來掌握「深潛力」,以找到書背後的那些精神清流。
1.做個思想有深度的人——為什麼讀書
齋藤孝認為,網絡信息不能為我們提供真正的知識,也不能增進我們的思想深度,因為那是「他人」的信息,並不是我們自己獨立思考後的收穫。
這也是他一再強調讀書的意義所在。
我們通過一部手機可以看到國內外發生的各種即時信息,這樣的信息量大到我們根本無法計量,以至於很多時候,都不是我們自己在選擇信息,而是信息選中我們。
比如,我們的瀏覽記錄會給我們推薦喜歡看的視頻,我們的搜索功能會給我們挑選出常看的新聞類別,我們的大腦止步於主動選擇,而是被動地接收。
這樣的狀態讓我們輕鬆愉悅,舒適無比。
但我們的精神力量卻在逐漸變弱。
這也是齋藤孝的擔憂:現代人的精神力量在變弱,年輕人在變得「膚淺」,讀書文化在日漸消亡。
正是在這樣的境況下,讀書變得越來越重要。
大腦需要思考,我們的精神需要滋養,我們的精神需要深度,我們的自身更需要真正成長。
如果你讀過《活出生命的意義》這本書,就會思考「自己該如何活著」這樣的哲學和人生問題,亦或會思考「自己遇到困難該怎麼辦」這樣的現實問題,而這個思考過程就是在深化自己的心境,更是在理解海量網絡信息下面的那股清流。
當這樣的思考和體驗逐漸增多時,我們會有判斷力。
當判斷力和決斷力增強時,我們就不會輕易被娛樂信息或低端遊戲所吸引,因為我們知道,自己時間該如何利用了,而這就是讀書帶給我們的意義。
2.讀那些「優質」的書——讀什麼書
在知道為什麼讀書後,我們就會問,讀什麼書好呢?書的選擇很重要,不是什麼書都值得讀,也不是什麼書都應該讀。
從提升「深潛力」這個角度來說,齋藤孝給出建議:要讀思想有深度的書,即「優質」的書——經典作品。
閱讀經典的書,會使我們心靈富足,不懼孤獨。
獨處的時候,我們需要心靈的慰藉,而讀書是最好的選擇。
如果我們閱讀過《瓦爾登湖》,就會知道獨居或孤獨時如何能讓自己的所見所聞為自己帶來意義,以及什麼樣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
內心富有,一個人,也不孤獨。
閱讀經典的書,給我們帶來共鳴的同時,也是審視自己的「鏡子」。
比如,我們閱讀《飄》就會發現,學會愛一個人,真正懂得愛是不容易的,而且愛情,會受現實條件和生活環境影響,不是我們想像中的永遠美好。
而這些內容,都會對我們自身的愛情觀有觸動,既有共鳴又有反思。
閱讀這些經典書籍,裡面的內容會「沉澱」為我們內在的能量。
就像書中說的,「如此一本本地積累,終將在內心形成由其他人組成的鬱鬱蔥蔥的『森林』」。
正是這樣的「賢者森林」才讓我們知道地層深處的那股清流在流淌著。
當我們的精神富足,時常反省自己,我們就會知道,海量的網絡信息對我們真正的價值非常有限。
那麼,如何找到那些「優質」的書呢?
齋藤孝給出幾個具體建議:
去書店找到那些引發自己興趣的好書;
讀報紙發現那些值得一讀的好書;
從本國文化找到經典文學作品;
根據網站的檢索提示「順藤摸瓜」,找到好書;
去閱讀名人傳記、評傳和語錄之類的書籍;
3.通過「深閱讀」掌握「深潛力」——如何讀書
當我們知道為什麼讀書和讀什麼書後,如何讀書就是重要問題。
如何閱讀才能真正提升「閱讀力」,並掌握「深潛力」,以達到地層的精神清流,這是我們讀書的最終意義。
齋藤孝在書中提出多種增強讀書力的「深閱讀」技巧。
這裡,我著重介紹四種:
1)問題意識讀書法,這是一種「自問自思」的讀書法。
我們讀一本書時,需要有問題意識。
比如,閱讀前自問「作者為什麼寫這本書」,「自己讀這本書是想解決什麼問題」,等等,然後在閱讀中或閱讀後思考這些問題,以找到問題的答案。
2)轉換閱讀法,這是一種把所讀內容融入自身的讀書法。
所讀書中作者的觀點和視角會成為自己看待問題的方式,或者我們把自身的經驗和書中內容聯結起來,這都是在轉換閱讀。
比如,我們在讀有關愛情的書籍,會把自己的戀愛經歷與書中介紹的內容做聯結,這樣,書中內容會慢慢融入到自身,以為自己以後經營愛情提供幫助。
3)有意識輸出法,這是把書中內容成為自身血肉的讀書法。
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書中內容,有意識地輸出是最好方法。
可以帶著問題來閱讀一本書,最後找出問題答案是一種輸出;可以讀完一本書清楚完整複述給他人聽;可以寫成一篇書評或讀後感等文章,這都是打磨自己視角,深入閱讀的方法。
4)據點閱讀法,這是把書中內容轉化為自己知識體系的讀書法。
這種方法是以一本書為契機,拓寬讀書的廣度。
比如,在日本你想讀《論語》,開始比較困難。
齋藤孝就建議先閱讀村湖人的《論語故事》,或中島敦的《弟子》,然後以這些書為據點,逐漸挑戰原著,或與《論語》相關的代表作,最後形成自己這方面的知識體系。
讀書,這個讓我們終身受益的事,應該是伴隨我們一生。
特別是現在的信息爆炸時代,我們接收的信息良莠不齊,通過閱讀「優質」的書學會辨別優劣信息和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使自己擁有深度思想。
而這個從「為什麼讀書」、「讀什麼書」,到「如何讀書」的過程就是我們通過「深閱讀」掌握「深淺力」達到河流地層的精神清流的過程。
這些,就是《深閱讀》這本書帶給我們的啟發。
本文完
感謝您的閱讀
歡迎關注!
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怎樣讀書才能讓知識轉化成能力?
曾有一條微博被廣泛傳播:「早晨起來看微博,很容易讓人產生一種皇帝批閱奏章的感覺,自己君臨天下的幻覺。國家大事潮水般湧來,需要迅速作出各種判斷,提出各種建議,做出各種批覆,做好各種轉發。各種憂國憂...
你的閱讀深度,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被這本書所吸引,是因為這本書的封皮內頁。作者齋藤孝先生在此頁指出:人類的智慧早在幾千多年前那個群星閃耀的時代,已到達及其深徹的程度,就好比一條埋藏在地底下的清流,我們唯有通過閱讀來掌握這種「深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