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禹州名人湊成一副撲克牌,誰是黑桃A?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原創

老豬 睡前喝半兩

編輯:李麥囤 韓 飛

如果把禹州名人湊成一幅撲克牌,每一個名人代表一張牌,那麼誰是大王?誰是黑桃A呢?

黃帝出身有熊氏部落,其部落活動範圍以具茨山為核心,輻射禹州、新鄭一帶,而90%以上的具茨山在禹州境內。

禹州現仍保存有黃帝問道處、逍遙觀等相關遺蹟。

大禹治水成功後,分封到陽翟,其子夏啟建都於此,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王朝夏朝。

後漢高祖劉知遠(895-948年),五代十國時期後漢開國皇帝,其墓在今萇莊鄉柏村西側。

呂不韋(前292年—前235年), 戰國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國丞相,秦始皇稱其為「仲父」。

其墓在今小呂鄉大呂村。

陳霸先(503年—559年),潁川陳氏後裔,潁川陳氏興起於禹州市火龍鎮老官陳村,南北朝時期陳朝開國皇帝。

後漢隱帝劉承祐(930年―951年),後漢最後一位皇帝,高祖劉知遠和李皇后之子。

其墓在今禹州市花石鎮徐莊村東側,當地人稱之為「咬臍郎墓」。

嫘祖,黃帝妻子,發明了養蠶技術。

塗山氏,大禹妻子。

褚蒜子(324年-384年),河南陽翟(今河南禹州)人 ,潁川褚氏後裔,晉康帝司馬岳的皇后。

褚蒜子天生麗質,加上家庭良好的文化修養,從小就見識開闊,氣度寬宏。

十餘歲便被選為琅琊王司馬岳的妃子。

司馬岳即位,是為晉康帝。

時年二十歲的褚蒜子成為了皇后。

此後,她曾三度臨朝,扶立了六位皇帝,臨朝稱制總共約四十年。

韓哀侯,戰國時期韓國國君。

公元前377—前371年在位。

在位時於前375年滅鄭,使韓國一度強盛。

朱橚[sù](1361年-1425年)。

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明成祖朱棣的胞弟。

,洪武十四年(1381年)就藩開封。

他晚年花了三十餘年間,組織編著有《保生余錄》、《袖珍方》、《普濟方》和《救荒本草》等作品,對我國西南邊陲醫藥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死後葬於我市無梁鎮老山坪東麓,是謂周定王墓,風水極佳,是藩王墓葬的典型代表。

朱見沛 明英宗朱祁鎮第九子。

明憲宗成化十三年(1477),封至鈞州(今禹州)做徽王,到成化十七年(1481)來到禹州就藩,開啟了禹州明代徽藩王一系。

朱載埨,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浦城王朱載因罪裁撤,是為徽藩王最後一任。

張良(約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潁川城父人,秦末漢初傑出的謀士、大臣,與韓信、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

張良的祖父、父親等先輩在韓國的首都陽翟(今河南禹州)任過五代韓王之相。

後世敬其謀略出眾,稱其為「謀聖」。

婁敬,大禹後裔,劉邦晚期重要謀士,封建信候。

其墓在今萇莊鄉婁敬山。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東漢末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郭連鎮人。

原為袁紹部下,後轉投曹操,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勳,官至軍師祭酒,封洧陽亭侯。

在曹操征伐烏丸時病逝,年僅三十八歲。

諡曰貞侯。

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

曹操稱讚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

戲志才,東漢潁川郡(今河南禹州)人。

經荀彧推薦,成為曹操手下謀士。

為人多謀略,曹操十分器重,不幸早卒。

他死後,荀彧推薦了郭嘉。

晁錯(前200年—前154年),漢族,穎川(今河南禹縣)人,西漢政治家、文學家。

漢文帝時,任太常掌故,後歷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景帝即位後,任為內史,後遷至御史大夫。

褚遂良(596年-659年),潁川褚氏後裔,唐朝政治家、書法家,祖籍陽翟(今河南禹州)。

褚遂良博學多才,精通文史,任諫議大夫,中書令等職,唐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與長孫無忌同受太宗遺詔輔政。

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並稱「初唐四大家」;傳世墨跡有《孟法師碑》、《雁塔聖教序》等。

褚淵(435年—482年),河南陽翟(今河南禹州市)人,潁川褚氏後裔,南朝宋、齊兩代宰相。

南北朝時劉宋、南齊兩朝大臣、藏書家 ,南齊開國功臣。

太常褚秀之之孫、尚書左僕射褚湛之之子,宋文帝劉義隆之婿。

馬文升(1426年—1510年7月13日),號三峰居士。

鈞州(今河南禹州市)人 。

明代重臣、詩人。

馬文升一生功勳顯著,先後輔助代宗、英宗、憲宗、孝宗、武宗五朝,歷仕五十六年,後人有「五朝元老馬文升」之稱。

又與王恕、劉大夏合稱「弘治三君子」。

蔡齊,北宋狀元、宰相,其墓在今禹州。

蔡確,蔡齊弟弟,北宋宰相,王安石變法的主要支持者之一。

其墓在今禹州。

宋庠,北宋宰相,狀元及第,科舉「連中三元」(鄉試、會試、殿試均第一)。

其墓在今禹州。

宋祁,宋庠弟弟,北宋宰相,著名文學家、史學家、詞人。

其墓在今禹州。

萇弘,孔子老師,東周周景王、周敬王重臣。

封地在今禹州市萇莊鄉。

晏殊(991年—1055年),北宋宰相、大詞人。

十四歲以神童入試,墓在今禹州市范坡鎮。

夏竦,北宋宰相、學者。

墓在今禹州市鴻暢鎮夏寺村。

賈昌朝,北宋宰相,其母親墓與家族墓在今鴻暢鎮夏寺村。

韓非,戰國時期陽翟人,戰國末期傑出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散文家,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先秦諸子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朱士行(203—282),三國時期的高僧,法號「八戒」,祖居潁川(今河南禹州)。

嘉平二年(250),印度律學沙門曇河迦羅到洛陽譯經,在白馬寺設戒壇,朱士行首先登壇受戒,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漢族僧人,也是第一位西行取經求法的僧人。

玄奘(602年~664年),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創始人,潁川陳氏後裔,俗家姓名「陳禕(yī)」,法名「玄奘」,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後世俗稱「唐僧」,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

法通(?—512),潁川褚氏後裔,南齊末陽翟(今禹州)人。

十二歲出家,遍覽三藏(佛道經典的總集),對《大品》、《法華》等佛經研究尤為精密。

年未三十便為講匠(專講佛家的經律),學徒千里雲集。

當時的顯貴文宣王、文獻王也都親自頂禮受教(佛教徒的最高敬禮,跪地以頭頂尊者的足)。

三十餘年間,弟子達七千餘人。

許由(生卒年不詳),是堯舜時代的賢人道家前身。

中國隱士的代表。

巢父(生卒年不詳),是堯舜時代的賢人道家前身。

中國隱士的代表。

黃香(約68年—122年 ),東漢時期官員、孝子,是「二十四孝」中「扇枕溫衾」故事的主角。

他年方九歲時,便知事親之理,名播京師,號曰「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後任郎中、尚書郎、尚書左丞。

又升任尚書令,其子黃瓊、曾孫黃琬,都官至太尉,聞名於天下。

其墓在今郭連鎮黃台村。

司馬徽(?—208年),字德操,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

東漢末年名士,精通經學。

有「水鏡先生」之稱。

司馬徽為人清雅,有知人之明,據說是諸葛亮、龐統、徐庶之師,並向劉備推薦諸葛亮、龐統。

內史騰,戰國後期秦國將領。

秦王政時任內史,名騰。

內史騰曾作為秦國代表接受韓國割讓的土地,後又在南郡(今湖北江陵北)管理地方,為秦伐楚奠定了後方基礎。

後任內史,管理京城,責任重大,可見秦王政對其信任。

馮異(?-公元34年),字公孫,漢族,潁川父城(今河南省寶豐縣東)人,東漢開國名將、軍事家,雲台二十八將第七位。

郭孝恪(?-649年),許州陽翟(今河南禹州)人,唐初名將,曾代表唐王朝西征。

董世彥(1526—?)明代鈞州(今禹州)人,兵部右侍郎,總督三邊軍務。

領軍防禦蒙古韃靼部落。

劉德升,字君嗣,潁川(今禹州市)人,東漢桓帝、靈帝時著名書法家。

行書書法創始人,因創造了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行書」字體,又被後世稱為「行書鼻祖」。

孫思邈(581-682),唐代醫藥學家,被後人稱為「藥王」,長期在禹州具茨山系採藥、鑽研藥理、治病救人,在當地留下了大量傳說。

吳道子,(約公元680~759年),唐代著名畫家,畫史尊稱畫聖,又名道玄。

漢族,陽翟(今河南禹州鴻暢鎮山底吳村)人。

楊惠之,禹州市鴻暢鎮楊河村人,唐代雕塑之聖,吳道子同學。

盧照鄰(約636-約680),唐初大文人。

在文學上,他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世稱「王楊盧駱」,號為「初唐四傑」。

其墓在今禹州市無梁鎮。

楊億(974—1020)北宋文學家,「西崑體」詩歌主要作家。

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

官至工部侍郎。

其墓在今禹州。

曹組,北宋詞人。

陽翟(今河南禹縣)人。

曾官睿思殿應制,因占對才敏,深得宋徽宗寵幸,奉詔作《艮岳百詠》詩。

約於徽宗末年去世。

存詞36首。

曹組的詞以"側艷"和"滑稽下俚"著稱,在北宋末曾傳唱一時。

其子在南宋時期任太尉,經歷傳奇。

李夢陽(1473年-1530),明代中期文學家,復古派前七子的領袖人物。

提倡「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強調復古,倡導文壇「復古」運動盛行了一個世紀,後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為代表的「公安派」所替代。

其墓在今禹州市無梁鎮。

聶政(公元前276年—公元前397年),戰國時俠客,以任俠著稱,為春秋戰國四大刺客之一。

為報恩獨自一人仗劍入韓都陽翟,刺殺宰相俠累。

今禹州保存有古蹟聶政台。

張讓(?—189年9月24日),東漢大宦官,潁川(今河南禹縣)人。

桓帝、靈帝時,歷為小黃門、中常侍等職,封列侯。

在職時以搜刮暴斂、驕縱貪婪見稱,靈帝極為寵信,常謂「張常侍是我父」。

中平六年(189年),何進謀誅宦官,事泄,他和其餘幾個常侍設計伏殺何進。

袁紹、袁術等人聞何進被殺,入宮殺盡宦官,張讓走投無路,投水自盡。

原涉(?―公元24年),新朝王莽時期著名遊俠,號為「長安教父」,一生傳奇。

祖籍潁川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

從祖父起移居陝西茂陵。

黨以平,明代鈞州(今河南省禹州市)人,十四歲便聰慧過人,九年(1514)登進士。

歷任戶部主事、郎中、浙江參政左布政使。

官終右副都御史。

在任職御史時,為翦除朝內外劣吏,直言劾奏,不徇私情。

每與宦官不和,又不畏權勢,常觸犯權貴。

因此,年未五十便決計辭官歸里。

終年83歲。

賜詔祭文中有「鄉稱人瑞,國為典型」之語。

大王:黃帝

小王:大禹

K 劉知遠、呂不韋、陳霸先、劉承祐

Q 嫘祖、塗山氏、褚蒜子、李三娘

J 韓哀侯、朱橚、朱見沛、朱載埨

10 張良、婁敬、戲志才、郭嘉、

9 晁錯、褚遂良、褚淵、馬文升、

8 蔡齊、蔡確、宋庠、宋祁

7 萇弘、晏殊、夏竦、賈昌朝

6 韓非子、朱士行、玄奘、法通

5 許由、巢父、黃香、司馬徽

4 內史騰、馮異、郭孝恪、董世彥

3 劉德升、孫思邈、吳道子、楊惠之

2 盧照鄰、楊億、曹組、李夢陽

1 聶政、張讓、原涉、黨以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