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聞|文藝從這裡開始:蒲松齡、梁啓超、李清照,文人書房什麼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凱風清韻
經公眾號「看歷史」(ID:EYEONHISTORY)授權轉載
在以文為業、以硯為田的讀書生涯中,書房既是中國古代文人追求仕途的起點,更是他們尋找自我的歸途。
當厭倦了政治的黑暗與社會的爭鬥,躲進小樓成一統,吟詩作畫,烹茶撫琴,「雪夜閉門讀禁書」,或是兩三同好,「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是人生必不可少的消遣和休息。
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就有給自己的書房命名的習慣,或以言志,或以自勉,或以寄情,或以明願。
飲冰室
梁啓超的書房取名「飲冰室」,「飲冰「一詞源於《莊子‧人間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內熱與?」原意就是比喻自己內心之憂慮。
當年,梁啓超受光緒皇帝之命,變法維新,臨危受命,面對國家內憂外患的交煎,梁啓超內心之焦灼唯有「飲冰」方能得解。
所以,他正是借「飲冰」一詞,來表達自己內心之憂慮。
歸來堂
李清照夫婦的書房曰「歸來堂」,「歸來堂」取義於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
曾對李清照極為稱賞的文學家晁補之與李清照之父同以黨籍罷官歸隱,自號「歸來子」,晁補之曾在故鄉修「歸去來園」,園中的堂、亭、軒皆以《歸去來兮辭》中之詞語命名。
李清照、趙明誠以「歸來堂」名其書房,是出於對晁補之的仰慕,步其後而模仿之。
陋室
劉禹錫為自己的書房命名為「陋室」,並寫了膾炙人口的《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然而書齋雖小,但青苔掩映,素琴悅耳,更有主人高潔的志行和安貧樂道的情趣,又「何陋之有」。
聊齋
「聊齋」是蒲松齡的書齋名。
所謂「聊」就是交談,蒲松齡應試落第後,在他居住的地方附近設了一茶棚,凡是進來的人是不收銀子的,捧上一壺茶坐下來和客人閒談,當時他就專門問一些奇聞異事,然後把聽來的這些事情加工潤色之後記錄下來。
「志」就是記錄,「異」當然就是指所記錄的奇聞異事,《聊齋志異》便由此而生。
夢溪園
沈括的庭院命名為「夢溪園」,據說他三十歲時,常夢見一風景秀美之地,花木如覆錦,流水澄澈悅目,心中十分喜愛。
後來便託人在鎮江買了一塊園地,幾年後沈括路過鎮江,見到那片園地,覺得宛若夢中所游之地,於是舉家移居於此,建草舍,築小軒,將門前小溪命名為「夢溪」,庭院命名為「夢溪園」。
沈括晚年在夢溪園裡潛心撰著,完成了包羅他畢生科學研究結晶的不朽著作《夢溪筆談》,成為「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
有屋一間,無論大小,一桌一椅一卷書,一燈一人一杯茶,便有了於日常中沉思靜悟、安頓心靈的所在。
難怪乎不少文人們會把書房視作生命最後的終點,惟逍遙自樂期於永恆定格。
浮躁年代,文人齋號是濁世中的一道清澈風景|走尋
文 | 汪鑒通自古以來,齋號對文人墨客來說,意義都是極為重大的,寥寥幾字,意味深邃:是主人明志修身的對外表白,是供他人觀言察行的檢驗標準,同時也是齋主外在形象和內在修養的統一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