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有疾之二:宋太祖趙匡胤猝死之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宋太祖趙匡胤

皇帝是高危職業,除了非正常死亡,病逝的皇帝也不少。

讓我們撥開歷史的迷霧,去探究一代開國帝王猝死的真相。

檔案二:斧聲燭影的宋太祖

姓名:趙匡胤 身份:宋太祖 享年:50歲

病情:酒後猝死

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十月二十日晚,天晴星燦,宋太祖趙匡胤在太清閣夜觀氣象,頗覺心曠神怡。

忽然陰霾四起,天氣陡變,雪雹驟降。

急傳宮人開端門,召弟弟晉王、開封府尹趙光義入宮。

在寢殿內,兄弟兩人酌酒對飲,命宦官、宮妾都退下。

但見燭影下,光義時或離席,像是退避的樣子。

飲罷,漏鼓已敲三更,殿外積雪數寸。

只見太祖手持柱斧戳雪擊地,對光義說:「好做,好做!」說完就解帶就寢,鼻息如雷霆。

當晚,光義也留宿禁宮。

然後快到早晨五更左右,便寂靜無聲了,這時宮人發現太祖已然駕崩。

接著光義受遺詔,於靈柩前即位,是為宋太宗。

這便是所謂「燭影斧聲」的由來,載於北宋僧人文瑩所著的《續湘山野錄》。

關於太祖之死,再來看看《資治通鑑》的作者、一代史家司馬光在其《涑水紀聞》中的記載:

當晚四更時分,太祖晏駕。

宋皇后聞訊後,即命內侍都知宦官王繼恩召太祖第四子秦王趙德芳進宮,不料王繼恩卻徑至開封府擅召晉王趙光義入宮。

宋皇后聽到王繼恩的聲音,便問:「德芳來了嗎?」答曰:「晉王到了!」皇后頓時愕然失色,又驚又怕,只得說:「我們母子的性命都交給官家了。

」光義邊掉淚回答:「共保富貴,不用擔心。

兩人的記載最重要的差別,在於太祖死時光義是否在宮中。

前者謂之「燭影斧聲」,光義弒兄奪位嫌疑重大;後者「為尊者諱」暗示光義不在宮中,嫌疑稍小,但不完全排除太祖死於光義之手。

又據《遼史·景宗紀》記載:「宋主匡胤卒,其弟炅(即光義)自立。

」自立之說,也讓太祖猝死的真相更加撲朔迷離。

電視劇照:宋太祖

假若太祖不是死於非命,我們從其健康狀況看看有無收穫。

在太祖去世那年(開寶九年),他頻繁出巡各地,幸西京,次鞏縣,拜安陵等,史料幾無太祖生病的記載,貌似身體還很健康。

但史書沒寫並不代表沒有,太祖戎馬一生,已到知天命之年,雖無惡疾重病,但諸如心血管類慢性病應該是有的。

那一次,就在太祖祭拜父親的安陵時,卻大哭道:「此生不得再朝於此矣。

」隨後更是登闕台,向西北方向挽弓射箭,眼見箭矢落下,並對左右說:「那個地方就是我的墓地了。

」這一幕,其實也透露了些許蛛絲馬跡:如果身體果真那麼健康,何以有這樣的言行?

另外,我們從宋人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中看到,就在太祖死前一天,曾火速傳召終南山道士張守真進宮為其「設醮降神」祛病。

其實,太祖在去世前身體狀況已然不佳,並非毫無徵兆的暴亡。

實情應該是當晚隨著天氣驟變,太祖自感來日不多,遂召光義飲酒交心。

特別是接班人的問題,一直讓太祖猶豫不決。

因為太祖一直未立太子,此時晉王趙光義兼領開封府。

按五代以來的慣例,凡皇族親王兼任開封府尹的,儼然有儲君的地位。

傳說中的「金匱之盟」,說是杜太后臨終時,要太祖立誓兄終弟及,須傳位於光義,再傳於廷美,再傳於太祖之子德昭。

只說最不靠譜的一點,即這個所謂的盟約,居然是太宗即位五年後才公布的。

別的不說,就連雍正皇帝當時的即位遺詔晚公布了幾天,就被世人所疑,遑論五年的時間了!這不是此地無銀嗎?

宋太祖永昌陵

回到那個雪夜,氣溫驟降,太祖飲酒後入睡鼾聲如雷,加上心情鬱悶,這些都是典型的發病誘因。

太祖猝死的真相呼之欲出:那就是突發腦溢血,讓一代開國雄主在睡夢中猝然離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或許這就是燭影斧聲、金匱之盟的真相

宋太祖趙匡胤開創了宋朝,有了中國歷史上文化經濟燦爛的兩百多年,但是在宋初發生的燭影斧聲,金匱之盟等案件卻始終未有最終的結果,這讓很多人為太祖趙匡胤鳴不平,翻查各種史料查找趙光義弒君奪位的證據,但...

或許這是對燭影斧聲、金匱之盟的真相

原標題:或許這是對燭影斧聲、金匱之盟的真相宋太祖趙匡胤開創了宋朝,有了中國歷史上文化經濟燦爛的兩百多年,但是在宋初發生的燭影斧聲,金匱之盟等案件卻始終未有最終的結果,這讓很多人為太祖趙匡胤鳴不平...

斧聲燭影之迷:宋太祖是被宋太宗害死的嗎?

對於北宋初年,留給我們的記憶,除了黃袍加身和杯酒釋兵權之外,還有一幕斧聲燭影的大戲;這齣戲的主角,是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和他的弟弟——宋太宗趙匡義。北宋開寶九年(976)十月十九日夜,大宋王朝...

燭影斧聲什麼意思?燭影斧聲和宋太宗

燭影斧聲,也稱斧聲燭影,是指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趙匡胤大病,召晉王趙光義議事(另有記載說,是召太祖第四子趙德芳進宮商議後事,被晉王知曉後未召進宮),左右不得聞。席間有人遙見...

揭秘:宋太祖趙匡胤並非猝死

宋太祖趙匡胤之死,是困擾史學界的一個千年之謎,歷來有「燭影斧聲」之說,甚至有人把他的死與宮闈緋聞聯繫起來。總之,普遍認為趙匡胤死於非命,是一夜暴死。作為一代傑出帝王,趙匡胤的死,著實讓人惋惜,所...

趙匡胤攤上事了:死得不明不白

----其實宋朝也很有趣(6)宋太祖平定南唐後,遣吳越國王錢俶歸國,開始籌劃攻戰北漢的軍事部署。當時趙匡胤年僅五十,盛壯之年,心情又好,武人出身,此前也沒有任何身體不適的現象。但是,開寶九年(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