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家規,中華望族——山東琅琊王氏家族,六字家規造福子孫後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富不過三代」是許多人家面臨的尷尬。

但讓人震撼的是,一條神秘的家規居然使得山東琅琊王氏家族跨越了許多劫難,經受住了各種考驗,從東漢至明清1700多年間,培養出了36個皇后、36個駙馬、35個宰相,成為中國歷史上最為顯赫的家族,被稱為「中華第一望族」。

六字家規造福子孫後代

讓人感到驚奇的是,王氏家規僅有6個字,為「言宜慢,心宜善」。

然而,僅僅是「言宜慢」3個字就讓這個王氏始祖王吉在險惡的官場上順利地渡過各種難關,10年間從一名知縣成為朝廷重臣。

而當這6個字都具備以後,王吉在險惡的官場上居然一生順利,成為西漢名臣。

此後,王吉就把這6個字定為王氏家規,讓這6個字造福王氏子孫後代

這六字家規也創造出讓人難以置信的奇蹟!自東漢至明清這1700多年間,王吉的後人中,《二十四史》中有明確記載的就有36人被封為皇后,36人成為駙馬,35人擔任宰相。

琅琊王氏也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最為顯赫的家族,被稱為「中華第一望族」。

神奇的六字家規

為何這條家規僅僅6個字卻有這麼大的神奇力量呢?

「言宜慢」,是公元前77年王吉從七品知縣調任昌邑王府中擔任五品中尉時從一個老人那裡得到的秘笈。

昌邑王劉賀雖然是漢武帝的嫡孫,卻荒淫無度喜怒無常,身邊聚集的全是一些溜須拍馬的小人。

在這樣險惡的官場中,王吉當然會感到非常憂愁。

但幸運的是,他遇到了一個指點他走出迷津的老人,送給了他「言易慢」3個字。

憑藉著這3個字,王吉居然渡過了一次次驚險,在官場上獲得了很好的聲譽,被漢宣帝劉詢任命為諫議大夫,成了朝廷重臣。

說話,體現著一個人的智慧

特別是年輕人,由於人生經驗不足,經常在說話上吃虧。

《論語》中,孔子講了這樣一句話:「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沒輪到你講話時,你搶著說,這就犯了「躁」的毛病。

孔子一日曾與幾位侍坐的弟子閒談,讓他們談談志向。

子路性子急,孔子話音未落,他就洋洋洒洒地講了一大套。

可子路萬萬沒想到,他這一通情感流露,卻讓孔子轉身就賞了他一聲冷笑,這熱臉可是大大地貼上了涼屁股。

這就告訴我們,說話是一門藝術,一定要謹慎

歷史上因為說錯話而得罪人、甚至付出慘痛代價的人不勝枚舉。

言宜慢,就是告訴我們,說話要經過認真思慮再出口,這樣可以讓我們變得更加謹慎、穩重和冷靜,練就我們成熟大氣的人格;其次就是說話語調要舒緩,這樣聽的人才會感到受尊重、親切,更舒服順耳

「心宜善,是王吉在公元前67年再度經過昌邑時老人送給他的3個字。

原來,隨著官位的升高,王吉出現了利用職權打擊報復政敵的心理,將政敵整得很慘,害得很苦。

比如說,長史趙珞,就因為與王吉政見不和,被王吉惡意彈劾,最後被罷官歸鄉,不久就鬱鬱而終。

在老人的勸諫下,王吉痛改前非,不再整人害人,而是客觀公正地對待每個人,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歡迎,在險惡的官場上一生順利平安。

而這個送給王吉六字秘訣的老人據稱就是漢武帝時的著名宰相公孫弘。

心宜善,與人為善,必有福報。

《孟子》上說,「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

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心善的人,樂於助人,救人危難。

周圍的人都願意與他交往,更願意幫助他。

《道德經》上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心宜善,能生髮人的陽氣,我們中國文化有一句名言:「行善最樂」。

四個字,大家都知道,平常看了這四個字,大家不大在意,因為把它看成是一個傳統式的教條條文,把它當做鼓勵人家的話。

其實不是的,人的心理非常怪,我們做了任何一件不好的事,心理會不安、不快樂,內心不對勁,這個不安不對勁不是對別人,而是對自己,慢慢臉色神氣都會變壞,精神弄走樣了。

假使你真正無條件絕對地行善,幫助人家,有利於人家,做了一件好事,心境自然非常快樂。

那個快樂,不是道理上講得出來的。

琅琊王氏是王姓顯貴的代表,自三國到唐代七百年間,琅琊王氏世代鼎貴,天下第一,不僅有王祥這樣流芳百世的孝子,而且還出現了人數眾多的宰相,對中國社會的安定發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在王姓諸望中,最值得大書特書的是琅琊王氏,因為它從祖先周靈王太子晉開始,就已有先聲奪人的咄咄氣勢,至西漢昭宣時期,王吉父子開創琅琊王氏貴顯的先河

從此,除東漢一朝其家族地位略減外,自三國至唐,七百年間,皆為一流大族,世代鼎貴,天下第一。

即使是顯於隋唐的太原王氏,也難以望其項背。

琅琊王氏的來源,相傳與太原王氏同出周靈王太子晉,至秦漢之際始分為琅琊、太原二望,《唐書?宰相世系表》說,太子晉後人既為王氏,至其十七世孫秦武城侯王離生子元、威,分別為琅琊、太原開基。

「元避秦亂,遷於琅琊,後徙臨沂。

四世孫吉,字子陽,漢諫議大夫,始家皋虞,後徙臨沂都鄉南仁里。

生子駿,字偉山,御史大夫。

駿生二子:崇、游,崇字德禮,大司空、扶平侯。

崇生遵,字伯業,後漢中大夫、義鄉侯」這是關於琅琊王氏遠祖的詳細記載。

不過,琅琊王氏在太子晉至漢諫議大夫王吉間世系,雖有世代記載,以及太子晉子宗敬、宗敬八世孫錯、錯子賁、賁子渝、渝子息、息子恢、恢子亢、亢子頤、頤子翦、翦子賁、賁子離、離子元、威等人名號官位,大多於史無證。

其可知者,僅有王錯及子賁、裔孫翦、賁、離五人。

王錯的事跡見《史記》及《竹書記年》,曾助魏惠王登上皇位,任大夫,後又在惠王二年(公元前368年)因故出奔於韓。

《史記?世表》說他有子名賁,仕趙為中大夫。

父子二人籍貫何處,史書並無明載。

二人之後,翦、賁、離祖孫三人貴顯於秦,但史書一則沒有指出他們與錯、賁二人的關係,二則明確記載他們是頻陽東鄉(今陝西富平縣東北美原鎮西南)人。

居於琅琊且聞名於世的琅琊王氏祖先被公認為是漢諫議大夫王吉,他是西漢昭、宣時期(公元前86—前49年)人,生卒年無考,事跡詳見《漢書》卷七二本傳。

傳中說,王吉,琅琊皋虞(今山東即墨東北)人。

《唐書》等則說他後徙臨沂都鄉南仁里(今山東費縣東),子孫因以琅琊臨沂都鄉南仁里為地望。

考琅琊郡,初置於秦,轄五十一縣,漢初一分為二,置東海、琅琊二郡。

皋虞置於西漢,為侯國,東漢廢。

臨沂亦於西漢置縣。

王吉初家皋虞,南距越王勾踐所築琅琊台(今山東膠南縣西南)較近。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始皇東巡至此,令宰相李斯刻石留念。

是時,王吉傳說的六世祖賁、五世祖離皆隨行,又與始皇留居於此三月。

其後,始皇遷天下百姓三萬戶於此。

王吉先祖若非當地土著,必定在這次移民之中。

王祥臥冰求魚,被譽為「二十四孝」之一,王覽捨身救兄,也因此成名,致使琅琊王氏貴顯一時。

琅琊王氏到了西晉,因為有祥,覽兄弟奠定的基業,族中子弟無不平步青雲。

在短短的四十年間,出了三公一人,宰相二人,大名士三人。

王導,被東晉皇帝號為仲父,實非過譽之詞。

在王衍實施三窟計劃的同時,祥、覽的後人則在執行一個關係到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大膽計劃,這便是擁戴晉宗室司馬睿出鎮建康(今南京市),作為在西晉滅亡後的江東代理人,開創以後被稱為東晉南北朝的新局面

其中最關鍵的人物,是王覽之孫王導

王導在世系上與戎、衍、澄、敦同輩,但年齡稍小,當初聲名亦稍差。

不過,他年幼時即被人認為有將相器度,則是四人所未曾有的。

西晉末,他歷任東海王司馬越參軍、琅琊王司馬睿司馬,尤得後者信賴。

他看到天下已亂,琅琊又是一個堪當大任的英明之主,便傾心擁護,暗有興復之志。

琅琊王初在洛陽,處於無權無勢的是非之地,在王導建議下,東到封國,開始得到獨立發展的機會。

接著又通過王導與獨掌天下大權的東海王司馬越聯繫,獲得了幫助東海王鎮守其後方基地下邳(今江蘇睢寧縣西北古邳)的軍政大權。

其後,王導又與王敦、王曠(書聖王羲之生父)等人密謀,通過王衍,令東海王司馬越改任琅琊王為鎮東大將軍、都督揚江湘交廣五州諸軍事、安東將軍,出鎮建康,終於完成了在重建晉朝政權的關鍵一步。

王導擁載琅琊王初到江東時,因為琅琊王聲名向來無人知曉,到任月余,無人前來問津。

這樣,為爭取當地人支持便成為首要問題。

王導與從兄敦商量,借用他已經獲得的威名,在當地節日裡擁琅琊王誇官出遊,令琅琊王乘轎前行,自己與敦及其餘名士騎馬相從,表示尊重。

當地人見後,才知琅琊王是北方士人共推的新領袖,便相繼前來拜見。

從此,南北士人結合,同心固守江東,使江左政權初具規模。

這樣,王導又實現了計劃的第二步。

在江左勢力日益發展的時候,北方卻每況愈下,西晉政權岌岌可危,權臣司馬越試圖收拾殘局,但不幸病死,王公晉百官數十萬人奉喪東歸,被五胡將領石勒追上,全部被殺。

在洛陽的官僚及西晉宗室等東出逃難,又遇石勒,自宗室四十八王以下全部遇難。

這兩次慘敗,使西晉武裝力量和司馬氏宗室勢力消亡殆盡。

此前,晉懷帝已被匈奴人劉曜俘虜。

在關中的晉朝將領擁立晉愍帝於長安,但勢力所及,一城而已,不過是苟延殘喘罷了。

早已入主中原的五胡紛紛稱帝建國,五胡十六國的局面社區規劃實際上已經開始。

至建興四年(公元316年),晉愍帝成為匈奴人階下之囚,西晉終於宣告滅亡。

西晉亡國大局已定,由王導籌劃在江左建立新政權條件日漸成熟。

王導既擁琅琊王在江東站穩了腳跟,隨即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鞏固已經取得的成果。

在他的主持下,琅琊王在建武元年(公元317年)稱晉王,在愍帝被俘後稱帝,任命王導為丞相,正式建立東晉。

稱帝後,他與後繼的明帝、成帝等人,一直對王導感激涕零,或說「卿,整形之蕭何也」,或「號為仲父」,或在登基之日「命導升御床共坐」,或「幸丞相王導府,拜導妻曹氏」,或「與導書,手詔則雲惶恐言,中書作詔則說敬問」,恩禮皆無以復加。

其實,也難怪他們如此。

如果沒有王導,他們也未必會有南面做皇帝的日子;如果沒有王導,在江左重建漢人政權的計劃未必就那麼容易實現。

所以,對於王導,自古就有人說他在兩晉之際多事之秋,擁立東晉以抵抗外辱,民族因得以獨立,文化因得以延續,「自可稱為民族之大功臣」,「稱為仲父,蓋其宜矣」。

這些評價,並非過譽之詞。

王與馬,共天下,琅琊王氏家族與當時皇室力量勢均力效,甚至還有過之。

東晉初年,由於王導建立了不世功勳,擔任宰相掌握大權;從兄敦亦因有擁戴之功,任大將軍,掌握天下兵馬大權。

琅琊王氏家族在二人之下,擔任中外要職者十餘人。

加以東晉同姓宗室幾乎全在晉末大亂中被消滅,沒有人能充當他們的宗室藩屏,其局面也不得不由琅琊王氏來支撐。

所以當時有民謠曰:「王與馬,共天下」,意即東晉初年的政權,是屬於王氏與司馬氏兩家的。

這句話,正恰如其分地道出了琅琊王氏家族在當時所處的地位。

王、馬共天下時,王氏族中除王導任宰相外,就是大將軍王敦最有實權,東晉王朝的全 部軍隊,都在他一人的掌握之中。

加上他在西晉初年就被選為晉武帝女襄城公主駙馬,威名遠揚,王導當初擁立琅琊王籌建東晉的時候,與琅琊王的名聲加在一起也沒有王敦一人大,所以處處都要藉助他的聲名,然後才有計劃地一步步實現。

其後,王導在政治上革新東晉朝政,他則在軍事上鞏固這個新興政權。

如王導擁立琅琊王過江以後,勢力所及,只有長江下游的三吳地區,長江中游的荊、湘、江、交、廣等州,還都在別人的控制之下。

王敦利用手中的軍隊,用數年的時間平定各州,使東晉勢力達到江南全境,這樣的功勞,不可謂不大。

他後來的名聲之所以沒有像王導那樣垂於千古,是因為他曾先後兩次起兵「清君側」,被人認為是不忠的表現,因此才威名大減。

東晉初年,以王導、王敦為代表的琅琊王氏族中文臣武將,幾乎占據了東晉朝廷的所有重要官職,所以才有「王與馬,共天下」的美名,當時的皇族司馬氏,除有皇帝外,宗室諸王皆徒有虛名,既無行政權也無軍事權,與皇帝一樣,實際上只是南北士人的精神寄託,而沒有任何實際權力。

在當時的國人心目中,他們是作為琅琊王氏的陪襯和傀儡而存在的。

王氏與司馬氏共天下時,族中子弟全部擔任中外要職。

除導、敦二人外,又有導從弟棱為豫章太守,敦兄含為征東將軍、都督揚州江西諸軍事,從弟舒為鷹揚將軍、荊州刺史,舒弟邃為中領軍、尚書左僕射、徐州刺史;從弟曠為淮南太守,曠弟廙為寧遠將軍、荊州刺史,廙弟彬為侍中、江州刺史;舒子允之為西中郎將、假節。

一門內外,貂暗盈屋,古今名族,鮮有其比。

「王與馬,共天下」,是琅琊王氏勢力達到巔峰的標誌。

也是它成為天下第一望族的標誌。

此後,又成為天下王姓人代代傳頌的千古佳話。

琅琊王氏諸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信仰,如同當時的社會一樣,有一個變化的過程。

總的來看,魏晉之時,以崇尚老莊、清淡玄學為主;過江以後,轉信佛道,有意在政治上發展者則以儒學、文學為主,或者儒、佛、玄、道兼容並包。

琅琊王氏作為僑姓首族的時候,社會上以注重士人的品德、學問、風流和清淡為風氣。

能否在這四個方面占優勢,甚至決定著一生的前途。

琅琊王氏本著文化大族,族中素以重視教育、人才濟濟見稱於世。

後成為政治大族,這種文化優勢依然得到保持。

族中上下,匯集有各種各樣的人才。

其多才多藝者,如王廙、王微,琴、棋、書、畫、屬文、醫方、雜伎,乃至陰陽術數,無不綜覽。

在某一方面有專長者,如王弘、王准之、王儉、王彪之等對歷朝典章制度素有研究,世代家傳,成為王家獨有的「官學」。

各人又都重視譜學和經學,這也是當官人士不可或缺的學問。

在東晉南朝的貴族制社會,由於琅琊王氏擁有政治、社會、文化以及經濟、軍事等許多方面的優勢,加上世系悠久,因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門風、家風和族風。

歷史的發展,就像長江流水一樣,後浪推著前浪;人世間的事情,總也有到盡頭的時候。

自西漢王吉為琅琊王氏這個宰相世家開闢歷史以來,經東漢魏晉南北朝以至隋唐末年,大約一千年,族中六百餘人的名字永遠刻在了人類文明史上,同時,還造就了九十二位宰相。

漢唐千餘年間,琅琊王氏的家族歷史代表著整個王姓人的歷史文化,除其對歷朝政治、文化等領域作出的無與倫比的貢獻外,其突出的特色,便是宰相輩出,代有名賢。

要為琅琊王氏家族所出的宰相作一個確切地統計,由於其生活時代官僚制度變化不定,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兩漢時,官制基本沿襲秦代,設丞相一職,輔佐皇帝處理全國政務;又有太尉掌管全國軍隊,御史大夫管監察,幫助丞相處理政務。

三公都被後世認為是宰相,尤以丞相職位最高。

由於其官名和職權明確,所以極便於區分和統計,但兩漢以後,三公蛻變為重臣的加官,居宰相之位者不一定有宰相之名,甚至同時有任不同職務的多人分別擁有宰相的權力,因此都被稱為宰相。

如魏晉時,以中書監、中書令為宰相,而某些尚書令、三公等也擁有宰相的權力;南北朝時,錄尚書事、尚書令、尚書左右僕射、中書監、中書令、侍中等都是宰相。

至隋朝,尚書、門下、內史三省長官都是宰相。

唐代,無論何官,加「同中書門下三品平章事」者,就是宰相。

如此,則又變得便於區別了。

根據以上的官制變化,如果把各個時期琅琊王氏擔任上述職務的人都算作宰相,則王家宰相共有九十二人,他們是:

兩漢二人:王駿、王崇。

曹魏一人:王祥。

西晉三人:王戒、王衍、王祥。

東晉二十二人:王導、王敦、王含、王廙、王舒、王彬、王邃、王珣、王珉、王羲之、王胡之、王禎之、王韶之、王薈、王混、王劭、王恬、王洽、王獻之、王彪之、王謐、王嘏。

南朝宋十九人:王弘、王曇首、王華、王琨、王僧朗、王僧綽、王球、王敬弘、王景文、王僧達、王延之、王琇、王孺、王練、王蘊、王僧虔、王儉、王准之、王猷。

齊十五人:王僧虔、王儉、王晏、王奐、王延之、王思遠、王琨、王慈、王僧衍、王綸之、王志、王繢、王約、王瑩、王亮。

梁二十三人:王亮、王瑩、王克、王褒、王騫、王日東、王仿、王瞻、王規、王泰、王志、王琳、王訓、王錫、王承、王稚、王琛、王質、王銓、王凝、王誦、王通、王瑒。

陳十一人:王沖、王瑒、王勱、王固、王克、王寬、王廓、王猛、王質、王瑜、王通。

北魏加上人:王肅、王誦、王詡、王衍。

唐四人:王方慶、王王睿、王璵、王摶。

從上述宰輔名表中可以看出,琅琊王氏在漢唐間擔任宰相者共有一百零四人次,除那些因任相兩朝而重複者外,實際有宰相共九十二人。

任相時間,以東晉南朝最為集中。

當時,正是琅琊王氏家族作為僑姓首族的時候,一個家族的,僅宰相就出了九十餘名,實際上是古今中外所僅有。

因此,「公侯世及,宰輔相因」,也就成為其家族特色。

所以,南朝人沈約評價琅琊王氏說:「自開闢以來,未有爵位蟬聯,如王氏之盛者也。

」歷史上郭、何、桓、張、袁、楊等姓也有鼎貴一時的家族,但與琅琊王氏相比,都遠遠不及。

琅琊王氏千年歷史上的蟬冕交映,公兗相襲,不僅南朝以前沒有任何家族能比,即使在隋唐以後,也找不出第二個家族。

原文出處:呂氏春秋公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東晉時期「王與馬共天下」是怎麼回事

「王與馬,共天下」是說東晉時期琅琊王氏家族與當時皇室力量勢均力效,甚至還有過之,當時百姓稱之為「王與馬,共天下」,琅琊王氏進入極盛時期。 司馬睿從東渡到登基,主要依賴了北方大族王導、王敦兄弟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