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死前為什麼沒有讓他的關門弟子姜維接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三國中,姜維是諸葛亮的得意弟子,臨死之時諸葛亮把自己畢生所學盡授予姜維,對他寄予厚望,但讓人意外的是姜維沒有作為諸葛亮的接班人,掌控蜀國相權。

眾所周知,諸葛亮事前,劉禪派使者曾經詢問他,何人能為相?諸葛亮先答蔣琬,後說費禕,再問便默不作聲,到底還是沒有說出姜維的名字。

可想而知,諸葛亮從未想過讓姜維擔任丞相之事。

這是為何?想來,諸葛亮自有他的想法。

其一,姜維雖說極有才華,卻多是軍事,諸葛亮所傳授的也多是兵法上的學問,與政事無關。

諸葛亮自劉備死後,以北伐中原為目標,他希望姜維繼承的是這方面的遺志。

當時的蜀國全靠不斷北伐維持國內穩定,一旦停止北伐,各種矛盾都會跳出來,這個時候當丞相是背鍋的,不是占便宜。

姜維一直都管著軍權,關鍵時刻還得靠他,只要對外打上幾次勝仗,自然可以掌控全局,不靠指定也能上位,還更服眾。

其二,姜維雖受諸葛亮器重,但在朝中,資格卻不夠老,與蔣琬、費禕相比,還差上許多,難以服眾。

再加上,姜維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時收伏的魏國降將。

雖然並無大礙,但多多少少會有些影響。

打個比方,就比如讓一個外國降將來統治一朝軍政大權,且資格不夠老,那能服眾嗎?在敵強我弱的背景下,他的忠誠度也是受到廣泛質疑的!跟劉備起家時的那些鐵哥們以及劉備、諸葛亮從荊襄等地帶到西川的舊部,還有益州本土的世族官僚相比,他當接班人都是不夠格的。

一生明智謹慎的諸葛亮對此心知肚明瞭然於心,他肯定不會去干犯眾怒的低級的錯誤了。

在論資排輩的統治集團內部,諸葛亮是深通權力制衡的遊戲規則的高手,他是不會去埋設引爆一顆定時炸彈,讓不服氣的部下們為了爭權奪利而產生內亂,危害國家安全的。

其三,武將掌軍政大權容易出事。

自古以來,由一武將獨掌軍政大權,多會功高蓋主。

宋太祖趙匡胤就是很好的例子,諸葛亮其實已經凌駕在劉禪之上,若諸葛亮再如此提攜姜維,恐怕劉禪第一個不答應。

善於打仗並不等同善於治理朝政。

其實更重要的原因是,武將掌權容易不聽指揮,後來姜維掌權後,連年伐魏,蜀國人員沸騰,綿竹之戰爆發前,蜀漢將滅的前夕,諸葛亮之子諸葛瞻悲痛說道:「我於內不能除去黃皓,於外不能制衡姜維,守軍又不能守護國土,我有三罪,無顏面見聖上,還有什麼面目回去呢?」從諸葛瞻的話語中我們可以曉得,姜維掌權後已經不怎麼聽指揮了,所以當初諸葛亮沒有選擇姜維作為接班人自然有他的道理!

國之大事 在祀與戎。

諸葛亮的接班人里姜維的條件不是最好的。

接班人需要能統領全局, 政治經濟和軍事本領都要好,能得到主要勢力的擁戴和最高領導的認可。

選擇某項能力出眾但不能團結所有力量的接班人會造成政權分裂內耗,反而不如選擇能力均衡德才兼備能團結大多數力量的人。

蜀漢政治格局中,有跟隨劉備起家的元勛勢力, 有荊州地區外來勢力,有巴蜀地區的本地勢力, 姜維作為曹魏降將外來勢力很難服眾,團結所有人。

姜維的職務偏軍事為主, 內政經濟的部分管理參與的少。

蔣琬除了軍事上沒有姜維突出,其它的方面都比姜維均衡, 在朝堂,軍隊,品德個性的表現都優於姜維。

所以諸葛亮不選姜維而選擇蔣琬是明智之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