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泊子小學:讓每個孩子都有出彩的機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7月,隨著高、中考成績出爐,「教育」和「孩子」再次成為人們聚焦的話題。
我們說,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因為它關係到每個孩子的未來和每個家庭的希望。
高新區東泊子小學堅持以養成教育抓德育,以讀書教育抓學習,以賞識教育促全面,讓每個孩子都有出彩的機會。
養成教育 為孩子成才鋪路
葉聖陶先生曾說:「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是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
」良好的習慣,給予孩子的將是健康的生活、做事的毅力和高質量的學習效率,而一個好習慣將會讓孩子受益終身。
東泊子小學大力推崇習慣養成教育,為孩子日後的成功奠定基礎。
翻開東泊子小學編髮的暑假作業,記者看到生活識字、做家務、做手工、運動健身等內容不僅花樣百出、充滿趣味,而且滲透到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
傳統的填鴨式轉為體驗式的背後,折射出養成教育的良苦用意。
「目的就是讓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文明禮儀習慣等細化到學生每天的行動中,讓孩子們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引導學生從小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從而為孩子健康成才鋪平成長路」
,東泊子小學校長趙桐令說。
據趙桐令介紹,小學階段是孩子習慣養成的黃金期,學生在校期間,學校按照學生品德素養、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合作交流等五個大項及16個小項,開展養成教育「一周一主題「活動。
通過每周「星」級評價、每月「綜合素質評價」、每學期「學生綜合素養評價」,激發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
在養成教育下,許多孩子養成了好習慣。
不少家長反映,幼兒園階段孩子在學校和在家裡的表現截然不同,在小學階段每天接受養成教育後,情況得到了很大改觀。
讀書教育 讓孩子在書香中成長
日前,一組《廣州小學生機場席地而坐看書》的圖片在網絡上被刷屏,「機場讀書」風景被疑造假擺拍。
然而,在高新區東泊子小學,這樣的讀書風景每天都在發生。
走進東泊子小學,每一步台階、每一面牆壁、每一個走廊、每一個教室,都是印刷精美的《弟子規》《三字經》《論語》等國學經典詩詞,濃厚的書香氛圍浸潤著校園。
在教學樓大廳,一處小小的演講台十分顯眼,每天中午都有學生自發在此演講,交流讀書心得;在每個班級的讀書角,學生們通過「圖書漂流」,在每天早晨、中午和傍晚的固定時段,開展美文誦讀、古詩詞誦讀活動;每個學期,學校開展「親子讀書會」,學生和家長一同登台朗讀表演,對一段時間內的讀書成果進行階段性檢閱。
「讀書活動提高了孩子的識字量,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許多孩子在寫作中引經據典,寫作水平進步很快;龐大的閱讀量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也提高了他們的人文修養。
」五年級一班語文老師王秀蘭說。
據悉,東泊子小學大力推行「好書為伴,經典同行」讀書活動,把「書香校園」建設作為學校的一項重點工作。
學校為每個孩子設計印製了讀書筆記和「親子讀書卡」,通過「我喜歡的一本課外書」、「讀書小明星」「親子讀書會」「小小演講台」「經典誦讀會」「經典伴我回家」「古詩詞考級」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力求「讓書籍走進生活,讓閱讀成為習慣」。
賞識教育 讓孩子全面發展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
」研究表明,一個沒有受過激勵的人僅能發揮其能力的20%—30%,而當他受到激勵後,其能力可以發揮80%—90%。
東泊子小學大力開展賞識教育,在激勵賞識中培養孩子的自信。
所謂賞識教育就是以尊重學生個性、正視學生差異為基點,以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為目的,著眼於學生的優點和長處,尋找學生的閃光點,創造一個良性的環境,運用對學生多方面激勵的方式,達到樹立學生學習自信心、激發他們學習內在積極性的目的。
在東泊子小學,每一個學生都有一本屬於自己的成長檔案,裡面記錄了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點滴進步。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從不同角度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採取口頭表揚、表揚信、優秀作品展示等表彰方式,對孩子們進行獎勵,鼓勵孩子們全面發展;學生可以將自己得意的作品、獲得的表揚信等認為值得自己保存的成長記錄存入檔案,記錄下自己的每一步成長足跡」,教導主任李傳遠說,「學校推崇的這種賞識教育,提高了孩子的自信心,激發了孩子比學趕超的學習興趣,充分讓每個孩子的不同特長得到挖潛。
」
在賞識教育中,東泊子小學建構了多元化激勵性評價體系,通過家校聯動,讓學生得到全面而又有個性的發展。
東泊子小學校長趙桐令說,「家庭和學校就像『人』字的一撇和一捺,只有家校攜手,雙向互動形成合力,才能實現孩子的全面和諧發展。
」學校提出了「溝通協作,共識共築」的家校關係目標,積極探索家校一體化教育模式。
通過養成教育評價手冊,實現家校每周、每月、每學期的雙向互動和信息反饋;通過家訪、電訪、班級QQ級、校長信箱等手段,及時準確了解學生學習和生活的真實狀態,增強教育針對性;通過家長開放日、家長體驗臨時班主任等活動,增進了解,達成共識,努力達到家校無縫對接,實現家校教育一體化。
(馮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