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貫中為何要把「草船借箭」給諸葛亮 諸葛亮的羽毛扇有何寓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草船借箭》的故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膾炙人口。

因此,諸葛亮在人們的心目中也就成了智慧的化身。

《三國演義》中的草船借箭,歷史上確有其事。

但主要人物並非諸葛亮,而是孫權。

發生的時間也不是在赤壁之戰,而是在赤壁之戰後的濡須之戰。

孫權(182——252),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東吳政權的開國皇帝,三國時期重要的歷史人物之一,他在推動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孫權是個有作為的好青年,他好俠,義聲遠播,善養士,人才濟濟。

孫權繼承基業之後,把父親、哥哥的舊部下及好朋友都團結在一起,短時間內就贏得了大家的支持,使江東名士張昭、周瑜、魯肅、程普、太史慈等對他「委心而服事焉」。

因此,他很快就穩定了東吳的局勢。

《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卻說曹寨中,聽得擂鼓吶喊,毛玠、于禁二人慌忙飛報曹操。

操傳令曰:「重霧迷江,彼軍忽至,必有埋伏,切不可輕動。

可撥水軍弓弩手亂箭射之。

」又差人往旱寨內喚張遼、徐晃各帶弓弩軍三千,火速到江邊助射。

比及號令到來,毛玠、于禁怕南軍搶入水寨,已差弓弩手在寨前放箭;少頃,旱寨內弓弩手亦到,約一萬餘人,盡皆向江中放箭:箭如雨發。

孔明教把船吊回,頭東尾西,逼近水寨受箭,一面擂鼓吶喊。

待至日高霧散,孔明令收船急回。

二十隻船兩邊束草上,排滿箭枝。

孔明令各船上軍士齊聲叫曰:「謝丞相箭!」比及曹軍寨內報知曹操時,這裡船輕水急,已放回二十餘里,追之不及。

曹操懊悔不已。

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寫了諸葛亮「草船借箭」,其實,這是作者為了拔高人物形象,為諸葛亮錦上添花而已,這也是文學創作中虛構的巧妙運用。

歷史上真正「借箭」的卻是孫權。

「借箭」的時間是赤壁之戰四年之後,曹操為了報仇而率軍南下,進攻濡須口。

一天,孫權親自乘坐戰船,深入曹營,到前方視察。

曹操下令弓箭手射箭,一時萬箭齊發,矢下如雨。

不一會兒,孫權的艦船上便射滿了箭。

因受箭的一面偏重,船體漸漸傾斜,眼看就要翻覆,孫權急忙下令把船調轉身來,用另一面受箭,使「箭勻船平」。

由此看來,孫權的「借箭」,完全是在緊急情況之下,採取的一種急中生智的應變手段,其目的是為了自保。

但這種客觀的「借箭」效果,正好反映了孫權卓越的軍事才幹和臨危不懼的指揮能力。

據《三國志》記載:「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須,權與相拒月余。

曹公望權軍,嘆其齊肅,乃退。

」裴松之記載:魏略曰:「權乘大船來觀軍,公使弓弩亂髮,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復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

這件事情後來被羅貫中移花接木,變成了赤壁之戰諸葛亮「草船借箭」的原型。

藉此突出諸葛亮的聰明才智,為諸葛亮跟隨劉備轟轟烈烈創業,譜寫出驚天動地的傳奇作鋪墊。

同時,與劉備三顧茅廬聘請諸葛亮相呼應,襯托出諸葛亮的《隆中對》絕不是信口胡謅。

從而說明劉備先生沒有看錯人,聘請諸葛亮是正確的。

看來,羅貫中神話筆下人物諸葛亮頗費心思,為了塑造典型、突出人物形象而採用了虛構的藝術手法。

219年,孫權奪取了荊州,襲殺了蜀國大將關羽,次年又在彝陵之戰中大敗劉備,控制了長江中下游地區。

229年,孫權見縫插針,趁外交關係不錯的時候稱帝,改元黃龍。

三國時期,實力派首腦曹操也曾感嘆道:「生子當如孫仲謀!」

諸葛亮的羽毛扇。

諸葛亮搖著的羽扇可說無人不曉,但這羽扇從哪兒來,就鮮為人知了。

諸葛亮於汗靈帝光和四年出生於琅邪郡陽都縣一個官吏之家。

後來,諸葛亮隨叔父逃亂到襄陽,結草廬而居,躬耕苦讀。

諸葛亮偶然聽說黃家灣有一位才女黃月英,就想求見結交。

不料被黃月英的父親黃承彥擋在門外。

諸葛亮被黃承彥考來考去,顯示出學識才華,但他爆料自己女兒非常丑。

諸葛亮若想娶一個漂亮媳婦的話,就另請高就。

諸葛亮下定決心,並用毅力、智慧並巧借朋友之勢,終於戰勝了黃家父女設立的一道道難關,最終贏得美人心。

其實,黃月英不但知識廣博,而且並不醜陋。

諸葛亮發明木牛流馬,相傳就是從黃月英傳授的技巧上發明出來的。

荊州一帶的特產,相傳部分也由黃月英所製造或發明。

羽毛扇的來歷

關於鵝毛扇,民間流傳著這樣的故事。

阿丑曾就學於名師,藝成下山時,師傅贈送她鵝毛扇一把,上書「明」、「亮」二字。

二字中還密密麻麻地藏著攻城略地、治國安邦的計策。

並囑咐她,姓名中有明亮二字者,即是你的如意郎君。

後來黃承彥的乘龍快婿,就是吟嘯待時、未出隆中便知天下三分的名字中有「明」、「亮」二字的未來蜀國丞相諸葛亮。

結婚時,黃月英便將鵝毛扇作為禮物贈給諸葛亮。

黃月英問諸葛亮:「諸葛先生,可知道送你羽扇的用意? 」諸葛亮說:「是禮輕情義重吧。

阿丑說:「可知還有其二?」諸葛亮百思不得其解。

阿丑便說:「諸葛先生,你剛才跟家父暢談天下大事,我發現你講到曹操、孫權時,眉頭深鎖、憂心於中,我送你的這把扇子是用來給你遮面的。

」聰明的阿丑姑娘知道,大丈夫做事要沉得住氣,不能情緒波動,更不能讓人家發現,而成不了大事。

諸葛亮娶了阿丑後,孔明對鵝毛扇愛如掌上明珠,形影不離。

無論是六出祁山,還是草船借箭,空城計等生死存亡之際,他總是輕搖羽扇,波瀾不驚,胸有成竹,勝算在握。

他這樣做不僅表達了他們夫妻間真摯不渝的愛情,更主要的是熟練並運用扇上的謀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歷史之謎:諸葛亮手中的羽毛扇從何而來?

今天松鼠情報局來為大家分享下諸葛亮手中的羽毛扇從何而來的:在《三國演義》中,我們經常看著諸葛亮拿著羽毛扇,微微一扇,計謀就會湧上心來,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來分享下羽毛扇的由來。早年,諸葛亮隨叔父逃...

趣聞:諸葛亮「丑妻」黃月英其實並不醜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蜀漢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外交家,他是一位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歷史人物,歷來以忠義、智慧的形象在百姓心中位置如神。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號臥龍先生。諸葛亮於汗...

趣味三國:諸葛亮為何總是拿著羽扇?

導讀:諸葛亮每次出場都會拿著羽扇在三國裡邊是世人皆知,那麼他為何要拿著羽扇呢?難道是為了保持美男子的瀟洒,還是保持一個儒將的風雅呢?其實這裡邊還隱藏著一段小小的秘密。

才女阿丑,終獲諸葛亮一生摯愛!

諸葛亮之妻——黃月英。其實說起來也是諸葛亮的小師妹了,是他師傅黃承彥的女兒。黃承彥是當時荊襄名士,熟知天文地理,精通排兵布陣,有匡扶天下之願,怎奈年邁,所以將所有希望寄託於其弟子諸葛亮的身上,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