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心態,叫只讀經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圖片來自網絡

堂弟剛上大學的時候,我就跟他說,在不影響學業的基礎上,每個月至少要看兩本書,厚薄不限,書的類別不限。

雖然在看書這方面,我這做哥哥的近幾年並沒有做個好的表率。

所幸,由於兄弟倆年齡上相差了8歲左右,且我在上學時的表現算是還過得去,所以他自小也比較聽我的建議。

因此,我這從小到大都有沒正兒八經完整地看過幾本書的弟弟仍然邁出了這一步。

一段時間後,他給我留言說,他的同學說他盡選一些很薄的,也沒什麼名氣的書來看,覺得意義不大。

應該選一些世界名著之類經典的書,如路遙嘔心瀝血之作《平凡的世界》等等。

看完留言後,我也陷入了沉思,該如何回復他呢,特別是對一個從小愛運動不愛靜下心來看書的「工科生」。

圖片來自網絡

誠然,經典的書是要多讀且必讀的。

正如吳伯凡老師在《讀書如同打仗,經典就是繞不開的據點》文章里說的,讀書如同打仗,打仗不能一個村莊一個村莊的打,沒用的,必須要打據點,該打長沙就打長沙,該打安慶就打安慶。

這些大據點不打下來,老是打那些小仗,一點用處都沒有。

經典就是那些知識據點。

攻占了這些知識據點之後,我們整個知識脈絡可能一下子就清晰了。

所謂經典,曾經看到這樣一句話:「經典的作品,就是那些你經常聽人家說『我正在重讀……』而不是『我正在讀……』的書」。

經典之所以為經典,是經過了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的篩選而傳承下來的,就是因為經得住時間的檢驗,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

只讀一些所謂消遣書、娛樂書,看完後丟在某個角落不會再想起,回想起書中內容,膚淺、乏善可陳。

作打發時間用可行,若說提升,總是會有個問號浮現。

可是,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多問一句,什麼樣的書是經典的?是經一些大家推薦,眾口相傳的,還是一些購書網站上標明「經典文獻」的?這些經典的書是適合所有人群麼?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一本書的好與壞如何評價?是看各種網站論壇的書評,還是看權威人士的評價?

圖片來自網絡

讀書是一個過程,甚至會持續終身。

經典要讀,更要精讀,但是這一切的首要前提得是飽讀,或是多讀書的基礎上。

如果說你的底子極其薄弱,甚至說是聊勝於無的那種,一來就讀經典,一來就精讀,你認為效果如何?

兼收而後並蓄,在入門階段,不管什麼類型,經典與否,我們只有看過了,吸收多了,才會過濾,才會篩選,才會區分。

過濾後留下你認為好的,適用於你的,方才是經典。

不必過於追求經典的書,美文,在現如今碎片化時代,爆文,乾貨亦如是,你之乾貨,別人覺得不過如此。

每個人的成長經歷,人生閱歷,知識儲備都不一樣。

只讀經典的書如何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

一句話,能夠引起你心靈共鳴的書(話語),方才是你的經典。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讀書如同打仗,要打那些知識據點

曾國藩說:讀書如同打仗,打仗不能一個村莊一個村莊的打,沒用的,必須要打據點,該打長沙就打長沙,該打安慶就打安慶。這些大據點不打下來,老是打那些小仗,一點用處都沒有。而經典,就是那些知識據點。攻占...

聽書、看書都是讀書

時下經常能聽到這樣的話,「現在網絡這麼發達,想找什麼看什麼,一擺一搜什麼都有,不用看書了」。在科技帶給我們便利的同時,也造成了人們的一種惰性,不願坐下來好好的讀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