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這裡有匈奴人留在世界範圍內的唯一都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說到匈奴人,大家一定不會陌生,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史記》、《漢書》均留有些記載,各類影視作品中也屢見不鮮。

作為遊牧民族,匈奴人逐水草而居,居無定所,並沒有留下太多遺址遺蹟。

而在陝北靖邊,這裡卻有一座匈奴人建立的都城--統萬城,也是匈奴人留在世界範圍內的唯一都城。

統萬城位於榆林市靖邊縣北58公里的白城則村,始建於公元413年,公元418年竣工,為東晉時南匈奴貴族赫連勃勃建立的大夏國都城,距今已有近1600年歷史。

據《魏書》《晉書》等記載,公元413年,赫連勃勃以叱干阿利為將作大匠,發嶺北夷夏十萬人於朔方水北,黑水之南營建都城。

城池建好之後,自稱為帝而雄踞天下的赫連勃勃豪言:"朕方統一天下,君臨萬邦,可以統萬為名。

"統萬城便由此而得名。

統萬城整個城池由內城和外城組成,內城分東城和西城。

東城周長2566米,西城周長2470米,遺址全部為夯土建築遺存。

西城為當時的內城,四面各開一門,城垣外側建馬面,四隅角樓的台基用加寬作法。

城內中部偏南有一長方形宮殿建築台基,附近出土有花紋方磚。

因城牆為白色,當地人又稱統萬城為白城子。

當年的統萬城規模宏大,空前繁榮,史載該城"崇台霄峙,秀闕雲亭,千榭連隅,萬閣接屏……溫室嵯峨,層城參差,楹凋雕獸,節鏤龍螭。

"

然而好景不長,僅僅十幾年的時光,這座曾今的大夏國國都便被他人所占,公元427年(北魏始光四年)魏軍攻克統萬城,公元431年魏滅大夏。

公元433年置統萬鎮,因其地水草豐美,用為牧地。

公元487年置夏州,以統萬城為夏州治所。

曾今的輝煌已隨歷史的齒輪煙消雲散,如今的統萬城遺址,遠遠望去,白色牆體,林立的馬面,高聳的角樓,獨特的"祟台秘室"結構和雄偉的宮殿樓觀遺址,勾勒出這座以"一統天下,君臨萬邦"之意而命名的大夏國都城的輪廓和規模。

夕陽西下,站在高聳的殘垣之上,遙望整個毛烏素沙漠,滿目儘是沙丘紅柳,沙漠中的落日在沙丘和灌叢的襯托下,顯得更加巨大,艷紅如血。

白城則村往南約14公里左右,便是那片堪比胡楊林的古柳林神樹澗了,這裡的古柳約有300多顆,樹齡小則數百年,大則上千年,散落在周圍20平方公里的灘澗上。

歷經千年風雨洗禮,造就了這片古柳林。

古柳的主幹大都劈開著,許多旁干倒伏在地上;有的四下裂開,形成開屏狀;而有的枝幹似乎只有樹皮在連著,卻依舊生長茂密。

最大的古柳六七個人不能合抱,上面能長200多根柳椽,令人嘆為觀止。

順著古柳林再往南走上六十多公里,便能看到有著中國"波浪谷"之稱的紅砂峁,與美國亞利桑那州波浪谷處於相同緯度上。

不同於波浪谷紅色之間夾有白色線條,紅白相間,這裡的波浪谷以紅色為主。

紅色石頭像泥石流一樣呈現出一種流水狀、一圈圈、一坨坨、一彎彎的向溝壑中涌去。

寂靜的山谷里,連綿起伏的紅砂岩凝結成波浪般柔美的紋路。

波浪谷面積約1平方公里,溝壑錯落,由兩條峽谷構成,中間夾著一座走勢緩緩向東漸低的山樑,爬到這個山樑的中部,兩條峽谷的景色盡收眼底。

看完美景,再來看看靖邊當地的特色美食,同樣令人應不暇接。

豬肉大燴菜

靖邊的大燴菜又叫豬肉燴酸菜,陝北地區特色,將豬肉和醃製過的酸菜經過慢燉以後烹製出來的淳樸美味。

小炒豬肉黃米飯

小炒豬肉黃米飯是靖邊農村人的拿手好戲,黃米俗話叫"糜子",黃米飯配上豬肉,既減少了黃米的澀口,也不顯小炒肉的油膩。

剁蕎面

蕎面糝子面用水和勻,擀成二公分厚餅,用剁刀剁成韭葉寬的長條,邊剁邊入鍋,煮熟撈碗內。

麻油燒至八成熱投入宰木耳,辣麵,爆出香味倒入碗內。

再將酸菜湯入鍋燒開後連同炸好的麻油調入面碗內即成。

可調羊肉臊子或素臊子,堅軟細美、酸辣可口。

出行路線:

自駕:榆靖高速--白城則村

乘車:榆林乘坐大巴到靖邊後轉乘至白城則村。

地址:榆林市靖邊縣紅墩界鎮白城則村。

來源:鄉村悠悠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陝西榆林統萬城遺址

統萬城位於陝西榆林靖邊縣城北58公里處的紅墩界鄉白城子村,為匈奴人的都城遺址,因其城牆為白色,當地人稱白城子。又因系赫連勃勃所建,故又稱為赫連城。為東晉時南匈奴貴族赫連勃勃建立的大夏國都城遺址,...

匈奴沙漠建白城,歷經千年誰解留存之謎

在內蒙烏審旗與陝西靖邊交界處,漫漫的毛烏素沙漠,至今仍然矗立著一座早期北方少數民族王國的都城遺址,儘管歷經1600多年滄桑,但雄奇的墩台角樓,殘聯的城垣「馬面」(指城牆每隔一定距離突出的矩形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