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三國演義》,劉備、諸葛亮在中國歷史上處於什麼地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戚繼光,抗倭英雄,民族脊樑。

但,萬曆年間的舉人沈德符卻在他的書里說——

沈希儀、俞大猷、戚繼光,皆以征倭取富貴,能結交文士,表章戰績,遂為世所侈談。

他說,戚繼光等人因削平倭寇而加官進爵,又喜歡結交讀書人,在詩詞歌賦里表揚他們的戰功,於是他們更為世人所知。

說白了,他認為,戚繼光等人之所以大名鼎鼎,有一定的炒作成份——可見炒作不是現代才有,乃是光榮傳統。

(戚繼光劇照 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從戚繼光,我想到了諸葛亮。

魯迅曾批評《三國演義》欲顯先主之長厚而近偽,欲狀諸葛多智而近妖,過度美化,誇張出格,反而成了高級黑。

當然,這是專家看法,平頭百姓們,顯然更喜歡羅貫中們創造的歷史。

之所以在羅貫中後面加個「們」字,乃因自三國時起,諸葛亮、曹操、司馬懿他們的傳奇故事便已開始流傳,歷朝歷代,情節不斷豐富,也愈加脫離史實,最終到了元末明初,由羅貫中集其大成,寫出一部煌煌巨著,定格了很多古人在後人心中的形象——但它不是歷史,是小說。

《三國志》是文言,並不適合大多數人獲取知識;《三國演義》則差不多是白話,更有利於傳播。

就像現在的自媒體,不少在電視搞講座、出的書壘起來幾米高的學者,未必玩得轉,因為他們並不熟悉拿著手機的普通人所能接受的風格。

真正在自媒體上賺了錢的,是用最為通俗的語言普及各種知識的人。

(三國劇照 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不論如何,《三國演義》里的諸葛亮,與《三國志》里的,已有了很大差別;老百姓心目中的,與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也差了好幾百公里。

中華幾千年歷史,我們不拿劉備跟劉邦、李世民、朱元璋比;也不把諸葛亮跟張良、魏徵、劉伯溫比,只拿蜀漢跟孟知祥建立的後蜀相比——

後蜀立國三十三年,只比蜀漢少九年,在這幾十年里,「孟知祥之子孟昶頗能勵精圖治,境內很少發生戰爭,是五代時期經濟文化較發達的地區,後蜀維持近三十年和平」。

趙匡胤派兵滅蜀之時,孟昶迅速投降,四川基本沒有經歷兵災。

對老百姓而言,孟家不比劉家差;對中國歷史的進程而言,劉家雖想統一卻未完成,孟家卻順應了統一的趨勢,併入宋朝。

(花蕊夫人劇照 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為何孟昶的知名度,完全比不上劉禪?甚至連他的老婆花蕊夫人都不如?

在前蜀後蜀兩朝當官五十餘年的後蜀宰相李昊,其名氣,為何連給諸葛亮提鞋都不配?後蜀的安定,他難道沒做貢獻嗎?

如果沒有三國民間故事的流傳,劉備、諸葛亮在歷史上,會不會像孟昶、李昊一樣,處於不尷不尬的地位,刷不到多少存在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演義和三國志哪本書更貼近真實的歷史?

「曲有誤,周郎顧。」——《三國志·吳書·周瑜傳》引「時人謠曰」的六字民謠,形象地描繪了周瑜從小就「精意於音樂」的天賦,說明周瑜的儒雅氣質與廣博修養。那麼,為什麼《三國演義》要「貶瑜」,說他「氣...

諸葛亮為何打不過曹真,因諸葛亮鎮不住老將

筆者前幾天寫了諸葛亮兵出祁山,派馬謖守街亭,被曹真所派張郃擊敗,首次北伐無功而返的典故。在《三國演義》里,擊敗諸葛亮首次北伐的是司馬懿。在正史《三國志》里,打敗諸葛亮首次北伐的是曹真。筆者今天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