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有機會挫敗司馬懿造反嗎?有,可惜他錯過四次機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曹爽和司馬懿都是曹睿的託孤大臣,雖然從權謀和資歷上講,曹爽都比司馬懿差的遠,但曹爽畢竟是曹氏宗親,手握大權,按理不至於在高平陵之變中輸的那麼慘。

可歷史就是歷史,曹爽明明有至少四次機會挫敗司馬懿造反,但他居然一次也沒能抓住。


司馬師養死士三千,曹爽居然毫無察覺

司馬氏發動高平陵之變,三千死士有如平白從地里冒出來一般,一路去控制了武器庫,一路去奪取司馬門,隔絕皇宮和曹爽勢力溝通,獲得郭太后的支持,下詔書問罪曹爽。

這三千死士從何而來?一直是一個謎。

但如果沒有這三千死士,司馬懿的政變肯定搞不起來。

曹魏政權早年也是玩特務政治的高手,曹操建立校事府,專門暗中監視百官,基本上相當於後世的東廠、西廠。

可不知道為什麼這個校事府,到了曹爽的年代,就變成了聾子、瞎子,連三千死士這樣龐大的地下武裝都全無所知,失去了應急防範的先機。


曹爽兄弟親信傾城而出,老巢沒人管

《三國志》注引《世語》:爽兄弟數俱出遊,司農沛國桓范謂曰:「總萬機,典禁兵,不宜並出。

若有閉城門,誰徐內入者?」爽曰:「誰敢爾邪!」曹爽的智囊桓范多次勸諫曹爽,要防備自己的敵對勢力,曹氏兄弟(親信)不能同時出城,可曹爽不知是過於自信,還是被司馬懿騙的認為天下早已太平,就是不聽桓范的勸諫。

如果司馬懿起事時,曹羲、曹訓、曹彥兄弟中有一個人在洛陽的話,至少司馬懿造反會遇到更猛烈的抵抗。

當時因為曹氏兄弟都不在城中,很多中下級軍官都在看風向,沒有拚命抵抗。


得罪郭太后,讓司馬懿造反披上合法外衣

曹爽自恃大權在握,不把郭太后放在眼裡,因此素與郭太后不睦。

為了控制皇帝曹芳,曹爽還把郭太后遷居永寧宮,把曹芳和郭太后隔離開來。

高平陵之變中,司馬懿第一時間趕到永寧宮,非常順利地得到了郭太后的支持。

司馬懿的支持者高柔帶人去曹爽的大將軍軍營,就出示皇太后的詔書,然後以代理大將軍的身份坐鎮那裡;王觀帶人去曹羲的武衛將軍軍營,同樣出示了皇太后的詔書,然後以代理中領軍的身份坐鎮那裡。

皇太后這個角色,可以說重要,也可以說不重要。

曹爽平日的輕慢,讓皇太后在關鍵時刻在他心口插了一刀。


不挾皇帝另赴許昌,居然主動放棄抵抗

叛變發生後,曹爽的智囊桓范偷偷跑出洛陽,勸曹爽帶著皇帝到許昌,有皇帝在就有正統,可以聯絡其他軍事力量,與司馬懿對抗。

可是曹爽完全沒有把腦袋勒在褲腰帶上幹革命的決心,在得到蔣濟的承諾(蔣濟也被司馬懿騙了)後,就是只要曹家兄弟罷官投降,可以繼續保留爵位,繼續富裕奢華的生活,曹爽決定投降了。

曹爽太幼稚了,沒有了牙齒的老虎就是一隻病貓,這樣的日子沒過多少天,司馬懿就找藉口,把曹爽一黨全部斬殺乾淨。


摸金校尉曰:

曹爽的首席謀臣桓范(始終不清楚這麼聰明的人,為什麼一定要幫曹爽,最終自己也被殺)曾經痛哭:「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犢耳!」意思是,雖然曹真是個猛人、明白人,可生下你們這幾個兒子,真是蠢豬啊!

不想多說什麼了,只想說,我百分百地贊同桓范的評價, 真是蠢豬啊!

本文由三國摸金探秘記出品。

歡迎關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虎嘯龍吟後三國,曹爽為何干不翻司馬懿?

繼《軍師聯盟》之後,《虎嘯龍吟》又給三國迷們奉獻了一道硬菜,各路人馬的評分不錯。在《軍師聯盟》里司馬懿對著曹操是百般的隱忍和躲藏,而在《虎嘯龍吟》里,司馬懿開始展露雄風,厚積薄發,這時候曹操不在...

高平陵事變前司馬懿都做了哪些準備?

魏明帝曹叡於景初三年(公元239年)逝世,遺詔由年僅八歲的皇太子曹芳繼位,司馬懿乃與大將軍曹爽一起接受遺詔輔佐少主。曹芳即位,司馬懿任侍中、持節、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和曹爽各統精兵三千人,...

三國智囊桓范

桓范(?-249年),字元則,沛國龍亢(今安徽省懷遠縣西龍亢鎮北)人。三國時期曹魏大臣、文學家,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