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聯盟》洗白曹丕?揭秘真實曹丕世子之位的真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司馬司馬懿之軍師聯盟》是一部以動亂的三國為歷史背景的電視劇,由於是以曹魏謀臣司馬懿為視角鋪敘故事情節,所以在曹魏內部政權爭鬥上給予了大篇幅的描寫,其中關於曹丕與曹植世子奪嫡事件的情節,很多觀眾表示編劇有洗白曹丕之嫌,把曹丕塑造得太過正面了,寬厚仁義,有勇有謀。

而且曹操對待曹丕的態度也很不可思議,冷漠,甚至是反感,有人調侃說劇中的曹丕更像是垃圾桶撿來的。

那麼真實的曹丕真的不被曹操喜歡嗎?如果不喜歡,為何曹丕最終還是得到了世子之位呢?

曹丕與自己的妾郭照

古代帝王妻妾成群,兒孫也就多,而王位只有一個,到底傳給誰,這一點不同帝王各有標準,但最要緊的,一是要傳給自己最喜歡的、自己認為最可靠的人,二是要傳給有能力保住這位子的人。

曹操也不例外,他一共有二十五個兒子,在立嗣問題上,曹丕、曹彰、曹植、曹昂和曹沖則是最有力的選擇對象:曹昂在曹操早年被張繡截殺;曹彰因為是武將出身,對於政治權謀沒有遠見,所以曹操對他也並沒有寄予什麼厚望;曹沖雖然有著「三國第一神童」的稱號,也一直被曹操喜愛,卻在13歲就夭折了;曹植是曹操眾多兒子當中最富有文學才華和文人氣質的一個,他敦厚賢良,仁愛有禮,頗得曹操的欣賞,可惜卻喜酒貪杯,不知隱忍和駕馭謀臣,把大量時間花在寫詩詞歌賦和喝酒上,不務實事,甚至做出一些越軌不合禮法的事情,最終在奪嫡之爭中敗給了曹丕。

曹操一直不喜歡曹丕

曹丕,史書是這樣評價他的:「魏高祖文皇帝,紹即四海,光澤五都,負彰魈茫朝宗萬國,允文允武,庶績咸熙,正踐昇平,時稱寧晏。

」所以不難看出,曹丕並不是演義小說描寫的那樣是個殺敵殺忠臣的奸詐小人,所以電視劇也並不存在洗白之說,只是創作歷史人物的角度需要,這裡我們不做過多討論。

關於曹丕最終能夠登上世子之位,在下有幾點自己的看法,請君指教:

一、曹魏政權的立嗣環境

曹魏政權在曹操時期還隸屬於漢朝,所以他的很多大臣還是漢臣,他們十分恪守和遵循漢朝禮制,所以曹魏立嗣自然會受到漢制的影響,即「嫡長子繼承制」,曹操原配是丁夫人,無子,曾經撫養曹操的長子(其他姬妾所出)曹昂為己子。

但是曹昂被張繡所殺後,丁夫人離開了曹操。

曹操立卞氏為正室夫人,曹丕是卞氏所生,總排行第二,此時就成為嫡長子,在宗法制度下就是名正言順的繼承人。

當時是亂世,立嗣一個不慎就有可能引發大地震,袁紹、劉表的敗亡都有廢長立幼的因素在裡面,曹操不可能不考慮這一點。

二、曹操向大士族妥協的結果

曹操不喜曹丕,其實是因為擁護曹丕的基本都是舊漢臣和大族,而曹操因為出身低微,他一直都有重用寒族,抑制豪族的士族理想,所以曹操很是反感。

曹操一生都想洗清竊取漢室的污名,所以很希望自己的繼承人能夠仁德敦厚,可曹丕與曹操不管是在御臣權術上還是殺伐謀略上很是相似,看見曹丕,曹操仿佛看見了低配版的自己,所以導致他很是不喜歡曹丕。

可惜到了晚年,曹操深知曹魏政權還是必須要仰仗士族勢力,為了維護政權穩定,所以只能妥協選擇代表大族利益的曹丕。

老驥伏櫪的曹操

三、曹丕深諳帝王權術

所謂帝王權術,簡單說來就是君主要善於御臣,懂得力威,獎懲。

曹丕在這一項技能上遠遠超過了曹操的其他兒子。

曹丕的個人能力,雖然文不如曹植,武不如曹彰,但是當魏王甚至皇帝這份職業有沒有文學素養不重要,會不會武功更不重要,政治權術才是最重要的。

從曹丕把司馬懿招致麾下,同時重用賈詡來看,曹丕比曹植更會洞察人才。

同時為了得到父親曹操的賞識,曹丕多次三番的表現,如出征哭泣等,很懂得隱忍和裝腔作勢。

在三國這樣的亂世當中,要想成為一個政治家,則必須懂得駕馭臣子,收服人心,曹丕雖然文才武功並不突出,但綜合能力卻很了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曹操兒子那麼多,曹丕憑什麼能上位?

作為東漢末年亂世梟雄,曹操不僅有強大的文臣武將團隊,還有龐大的「父子兵」——史載的曹操兒子竟有25人之多!當然,兒子們之間也是有競爭的,比如大家了解的曹丕(魏文帝)、曹彰(威王)、曹植(陳思王)...

驚天騙局——曹操立嗣

東漢末年,天下紛爭不休,最後留下的贏家卻只有魏蜀吳三家諸侯。那麼曹操作為一方諸侯,為了自己基業的穩定,自然也就需要設立繼承人了。我們經過了各種三國電視劇的薰陶都知道曹操是多麼的好色,他的兒子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