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並不決定未來,有這些人出身卑微卻在史上成就了非凡功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殷商---傅說

傅說(fù yuè),傅氏始祖,古虞國(今山西平陸)人,生卒不詳,殷商時期著名賢臣,先秦史傳為商王武丁(約公元前1250年—前1192年在位)丞相,為「三公」之一。

典籍記載傅說本為胥靡(囚犯),本無姓,名說,在傅岩(一作傅險)築城。

武丁求賢臣良佐,夢得聖人,醒來後將夢中的聖人畫影圖形,派人尋找,最終在傅岩找到傅說,舉以為相,國乃大治,遂以傅岩為姓。

形成了歷史上有名的「武丁中興」的輝煌盛世。

《廣韻》等書認為傅說是傅氏的始祖

傅說,中國古代的一位政治家、軍事家和建築學家。

他作為商代宰相,輔佐殷商高宗武丁安邦治國,形成了歷史上有名的「武丁中興」,留有「非知之艱,行之惟艱」的名句,被尊稱為「聖人」。

而這位頗具傳奇色彩、奴隸出身的宰相,當年就隱居在如今的林州市的王相岩

春秋戰國----管仲

管仲(約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諡敬,春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潁上人(今安徽潁上),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經濟學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

被譽為「法家先驅」、「聖人之師」、「華夏文明的保護者」、「華夏第一相「。

齊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98年),管仲開始輔助公子糾。

齊桓公元年(公元前685年),管仲任齊相。

管仲在任內大興改革,即管仲改革,富國強兵。

齊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管仲病逝。

司馬遷:」管仲,世所謂賢臣,然孔子小之。

豈以為周道衰微,恆公既賢,而不勉之至王,乃稱霸哉?語曰: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

豈管仲之謂乎?

三國----諸葛亮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文學家。

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就在隆中耕種後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輔佐劉備建立蜀漢。

蜀漢建立後,諸葛亮被封為丞相、武鄉侯,對內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對外聯吳抗魏,為實現興復漢室的政治理想,數次北伐,但因各種不同因素而失敗,最後病逝於五丈原。

劉禪追諡其為忠武侯,後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

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

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

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

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 之內,咸畏 而愛之,刑政雖峻 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 而勸戒明也。

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

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五代十國-----劉裕

宋高祖武皇帝劉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輿,小名寄奴。

祖籍彭城郡彭城縣綏輿里,生於晉陵郡丹徒縣京口裡。

東晉至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軍事家,南朝劉宋開國皇帝(420年—422年在位)。

自幼家貧,初為北府軍將領。

自隆安三年(399年)後,對內平定孫恩和桓玄,消滅桓楚、西蜀、盧循、劉毅、司馬休之等割據勢力,使南方出現百年未有的統一局面;對外消滅南燕、後秦等國,降服仇池,又以卻月陣大破北魏,收復淮北、山東、河南、關中等地,光復洛陽、長安兩都。

即位後,又派兵南征林邑國,使其全境歸附。

永初元年(420年),劉裕代晉自立,定都建康,國號「宋」,史稱劉宋或南朝宋。

執政期間,吸取前朝士族豪強挾主專橫的教訓,集權中央,抑制豪強兼并,實施土斷,整頓吏治,重用寒門,發展生產,輕徭薄賦,廢除苛法,親自聽訟,振興教育,策試諸州郡秀才,舉善旌賢,並多次遣使訪民間疾苦,改善政治和社會狀況,終結了門閥專政的時代,奠定了南朝「寒人掌機要」的政治格局。

他對江南經濟的發展,漢文化的保護與發揚有重大貢獻,並開創了江左六朝疆域最遼闊的時期,為「元嘉之治」打下堅實的基礎。

被李贄譽為「定亂代興之君」,也被稱為「南朝第一帝」。

劉裕於晉哀帝興寧元年三月壬寅日(363年4月16日)出生,其時家境貧苦,母親更因分娩後疾病去世。

[6父親劉翹無力請乳母給劉裕哺乳,一度打算拋棄他,只因劉懷敬之母伸出援手,養育劉裕,才得以活下來。

劉裕長大後,為人雄傑,氣度宏大,身高七尺六寸,風神奇偉,不拘生活小節,侍奉繼母以孝順聞名。

[8]據載劉裕早年因家境過於貧寒,落魄到靠砍柴、種地、打漁和賣草鞋為生,有時為補濟家用而去賭博樗蒲。

由於一向貧窮,遭鄉里賤視,當時的人多不能賞識他。

不過,劉裕才能出眾,且有大志,當時出身琅琊王氏的王謐就十分敬重他,更曾向他說:「你應當會成為一代英雄。

明----朱元璋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國瑞,原名重八,後取名興宗,濠州鍾離人(今安徽鳳陽),明朝開國皇帝。

朱元璋幼時貧窮,曾為地主放牛。

1344年入皇覺寺25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元朝1356年被部下諸將奉為吳國公。

同年,攻占集慶路,將其改為應天府。

1367年命徐達、常遇春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號召,北伐中原,結束蒙元在中國的統治,丟失四百年的燕雲十六州也被收回。

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

後先平定西南、西北、東北等地,最終統一中國。

朱元璋在位期間鑒於元末的混亂,對各個方面都進行了改革,政治上廢丞相,設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分掌權力,進一步的加強了中央集權,嚴懲貪官和不法勛貴;軍事上實施衛所制度,北伐殘元;經濟上大搞移民屯田和軍屯,興修水利,解放奴婢,減免稅負,派人到全國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戶口等;文化上緊抓教育,興科舉,建立國子監培養人才;對外加強海外交流,恢復中華宗主國地位。

經過洪武朝時期的努力,社會生產逐漸恢復和發展了,史稱洪武之治

天曆元年(1328)朱元璋生長在濠州鍾離孤莊村的一個貧農家庭,其父為朱世珍,母為陳氏。

家裡排第四,家族兄弟排第八,所以叫朱重八,後改名朱元璋。

根據他自己寫的《朱氏世德碑》碑文記載:朱元璋這一朱姓宗族,出自金陵之句容(今江蘇省句容市),家住朱家巷,地屬通德鄉,朱元璋以上幾代人都以農業為生。

他的父親和祖父以及曾祖父等數輩人都是拖欠稅款者,在淮河流域到處躲債,想找一個地方做佃戶,能過僅能餬口的生活。

他在兄妹中是大難不死的最小的孩子,除了最大的孩子外,其餘孩子都因無力撫養而送人或嫁出。

由於家裡貧困無法讀書,朱元璋從小就給村裡的地主放牛為生。

所以無論出身如何,只要有毅力切努力,便可以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歷史上那一段段盪氣迴腸的「君臣佳話」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有君道,臣有臣道,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臣各自扮演了自己的角色,如能完美搭檔,則是國家社稷的幸事。有明君而無賢臣,有賢臣而無明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