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精銳的特種兵:5000人乾死30萬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核心提示:令人驚訝的是,敗兵之將馬超剛來到成都城下,劉璋嚇得立刻投降。

是馬超武藝超群、智謀出眾?不是。

劉備部下的張飛、趙雲並不亞於馬超,諸葛亮的謀略他更比不了。

三國時期,曹操的騎兵在北方可謂鮮有敵手,其精銳「虎豹騎」長坂追擊戰,一晝夜行 300 余里,把劉備殺得幾乎全軍覆沒。

可是,公元 211 年,當曹操的30大軍(實際兵力約10萬)在陝西潼關遇上馬超不足五千人的西涼兵時,竟被殺得大敗而逃。

在馬超和他的西涼兵面前,曹軍居然如此狼狽。

西涼兵究竟是一支什麼樣的隊伍?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爆發時,涼州武將為維護東漢朝廷統治、鎮壓黃巾起義,立下「安危定傾」之功。

後來把持朝政的董卓早年就是一個西涼兵的首領,他率領的西涼兵能征慣戰,聲名較大。

在東漢末年朝廷一派混亂之際,他被召回京城洛陽,誅滅把持朝政的宦官集團,趁機控制了京師,獨攬朝權。

可是中原的士人對涼州武人卻有著極大的種族文化歧視,不肯與之為伍。

袁紹逃離京師,迅速組織起關東十餘路諸侯,起兵討伐董卓。

董卓的倒行逆施,使更多的人起而反抗,最終,被他的親信呂布所殺。

董卓被刺殺後,董卓的老部下率西涼兵攻打呂布把守的長安城,僅10天就攻破了城池。

如此強悍的涼州兵團靠外部力量是很難將其打垮的。

可以說,東漢王朝正是被羌胡化的涼州兵團所滅亡。

涼州兵極具戰鬥力。

袁紹為首的「十八路諸侯」興兵討伐董卓,真上陣卻都畏縮不前,只有曹操有種,領幾千兵衝上來,立刻被涼州兵殺得丟盔棄甲。

但是涼州兵團雖然製造了戰亂,並沒有統一中國,建立新的王朝。

這主要是因為羌族社會部落眾多,但每一部落都自行其事,各有打算。

涼州兵團浸染了羌人這種風氣,也註定他們群龍無首,互不服氣。

此外,殘暴嗜血的羌胡之風還荼[tú]毒了整個中原。

董卓將整個洛陽城以及附近二百里內的宮殿、宗廟等大批建築物全部焚火燒毀。

昔日興盛繁華的洛陽城,瞬時之間變成一片廢墟。

董卓死後,漢獻帝逃回洛陽,沒有宮殿,只能住在一個官員的破舊住房裡。

沒有糧食,尚書郎以下的官員只好自己去挖野菜,有的吃了幾頓野菜,就倒在破牆邊餓死了。

涼州軍團的作用還遠不止搞垮一個帝國,砍掉幾百萬顆腦袋那麼簡單。

蜀漢能夠參與到三分天下中來,與曹魏對峙數十年,也多虧了涼州將領。

公元211年劉備調來諸葛亮、張飛、趙雲,全力進攻劉璋守備的成都。

但成都城防堅固,尚有精兵三萬人,軍民都準備死戰抵抗。

此時,恰好馬超新敗於曹操,前來投奔劉備。

令人驚訝的是,敗兵之將馬超剛來到成都城下,劉璋嚇得立刻投降。

是馬超武藝超群?是馬超智謀出眾?不是。

劉備部下的張飛、趙雲的威猛並不亞於馬超,諸葛亮的謀略他更比不了。

劉璋害怕的其實是馬超在羌人中的崇高威望。

馬超出生於羌胡雜居的涼州,其祖母就是羌女。

馬超的到來,讓劉璋覺得這個仗再也打不下去了,只好開城投降。

馬超投奔劉備,未建寸功,即被封為平西將軍,這個官職比之關羽的蕩寇將軍還要高。

當劉備自立為王,由劉備手下120名臣工向漢獻帝上表時,表文的第一名領銜者居然也是馬超,諸葛亮、關羽、張飛、黃忠等人皆名列其後。

馬超的地位如此之高,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馬超的羌胡背景對於蜀漢立國太重要了。

三國鼎定之後,諸葛亮六出祁山,企圖奪取涼州,再以涼州、益州兩州為後盾進取中原。

有馬超、馬岱兄弟在,涼州軍民對蜀漢政權的印象是相當不錯,而曹魏卻對這一地區的管理相當頭痛。

諸葛亮大軍一到,涼州的三郡立即叛魏附蜀。

但是,令後代史家嘆息的晉代「五胡亂華」從這個時候已經開始了,對漢民族來說簡直是一場災難——神州沉淪,幾近亡種。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備為何不重用馬超?

馬超是三國時期難得的虎將,《三國演義》和《三國志》都說他勇武不在呂布之下。曾經打的曹操都丟盔棄甲,以致他說出「馬超不死,我死無葬身之地」。也是蜀漢的五虎上將之一,可謂一世豪傑,十分英雄,是當時難...

重讀三國︱他勇武可比呂布,劉備為什麼不用?

馬超是三國名將,《三國演義》和《三國志》都說他勇武不在呂布之下。曹操曾與馬超的涼州軍鏖戰數年、頗受挫折,以致他說出「馬超不死,我死無葬身之地」。這樣一個將才投奔求賢若渴的劉備,卻被閒置棄用,為什...

假如這五位武將不死,統一三國的或許是蜀漢了

蜀漢五虎上將是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劉備在他創業時,分別得到他們五個,這五人為劉備三分天下立下汗馬功勞,可以說如果沒有他們五位上將,劉備想三分天下是不可能的。如果他們五位上將不死的話,哪...

趣評三國九大猛將

受《三國演義》影響,人們往往對三國猛將很感興趣。民間廣為流傳的三國武將排名為: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七黃八夏九姜維。下面具體解析一下他們。NO.1 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