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史上真正的8大名將,竟有一對是父子,你知道是誰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夥都知道,在唐玄宗時期設立的武廟十哲中有個三國人物入選,並受到皇帝表彰和祭祀,這個入選的人就是諸葛亮,不管現在所謂的專家學者怎麼質疑,那可都是經過幾百上千年歷史考驗過的,而能進武廟的人也絕對不是徒有虛名的,不服氣也沒有辦法!

當然,關於武廟十哲的評選我們在前面聊過了,先撂下。

這武廟在唐德宗建中三年,也就是公元782年,又增加祭祀了古今名將64人。

這第二期入選的人中有8個三國人物,我們一起看看都有誰:

魏徵東將軍晉陽侯張遼

張遼以武力過人被召為從事。

先後從屬丁原、董卓、呂布,及至呂布敗後才歸於曹操。

從曹操以後,遼隨軍征討,多有戰功,與關羽解白馬之圍,圍降昌豨於東海,攻袁尚於鄴城,斬烏丸單于蹋頓於白狼山,又討平梅成、陳蘭賊寇。

赤壁戰後,曹操留張遼、樂進、李典等守合肥,以御孫權。

後孫權果引十萬大軍入寇,張遼率八百步兵沖陣讓孫權軍喪失士氣,後孫權退兵,張遼觀察後令軍斷橋,追擊,差點活捉孫權。

威震江東,江東兒啼不肯止者,其父母以遼名嚇之。

被曹操拜為征東將軍。

曹丕稱帝仍令張遼守御孫權。

張遼屯雍丘,卻在此得病。

但張遼不負眾望,以抱病之軀擊退吳將呂范。

魏太尉鄧艾

鄧艾是母親帶大的,曹操破荊州被徙至汝南,後隨母至潁川襄城,讀陳寔碑文後改名范,字士則。

因宗族有相同者,故改為艾。

因口吃被改為稻田守叢草吏。

每當他看到高山大澤,總是規劃指點哪裡可以設置軍營。

為典農功曹時向中央匯報時因見司馬懿,得到賞識被闢為太尉府掾,遷尚書郎。

後著《濟河論》陳述淮南屯田的方案,實施後軍糧大增。

又與郭淮拒姜維於洮陽有功,賜爵關內侯,加討寇將軍。

司馬師新輔政,多納其計謀,乃分南匈奴為兩部削弱其勢。

改任汝南太守時政績卓著。

後遷兗州刺史,於討伐毋丘儉之役有功,進封方城鄉侯。

從陳泰解王經之圍於狄道有功,升為安西將軍,假節、領護東羌校尉。

拒姜維於長城後遷征西將軍。

又破姜維於侯和,姜維退保沓中。

司馬昭大舉伐蜀,鄧艾險渡陰平,降江由,敗諸葛瞻後,劉禪投降。

以鄧艾為太尉,增邑二萬戶,封子二人亭侯,各食邑干戶。

蜀前將軍漢壽亭侯關羽

關羽本字長生,亡命奔涿郡。

與張飛追隨劉備征戰,當劉備為平原相時,他們倆為別部司馬。

二人與劉備寢則同床,恩若兄弟。

稠人廣坐則侍立終日。

隨同曹操和劉備討呂布於下邳,事後為朝廷封為中郎將。

當劉備襲殺曹操的徐州刺史車冑後,以關羽鎮下邳太守。

曹操東征破劉備,關羽被俘,被拜為偏將軍,對他禮遇很優厚。

白馬之戰時關羽萬軍中刺敵主帥顏良,被封為漢壽亭侯,報了曹操之恩後便告辭,尋找劉備。

長坂之戰劉備敗北,抄近路赴漢津與關羽的數百隻船匯合至江夏。

赤壁之戰孫劉聯軍勝利後,關羽在其後的江陵之戰中絕北道,阻隔曹操的援軍,為周瑜能攻下江陵創造有利的條件。

事後遙領襄陽太守、拜為蕩寇將軍。

諸葛亮等人入蜀增援劉備,關羽便鎮荊州。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被拜為前將軍,假節鉞。

關羽乘漢水暴漲之機出兵襄樊,更在於禁七軍為水所淹乘船進攻,梁、郟、陸渾各縣的盜賊有些遠遠地領受了關羽的官印封號,威震華夏;曹操一度想遷都避其鋒芒。

蜀車騎將軍西鄉侯張飛

張飛年少時與關羽投靠劉備,三人恩如兄弟。

劉備被公孫瓚表為平原相後劉備以其為別部司馬。

袁術討劉備,劉備以張飛守下邳,但他與陶謙舊部曹豹發生衝突,招致丹楊兵開門引呂布破徐州。

娶十三、四歲的夏侯氏為妻。

曹操降荊州後引騎追擊,劉備於長坂敗逃,張飛引二十餘騎,拆水斷橋,終退曹軍。

從征赤壁和南郡之戰,後被封為宜都太守、征虜將軍、新亭侯。

入蜀討劉璋,於江州擒巴郡嚴顏,再定德陽、巴西等地。

劉備得益州後賜張飛金五百斤,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兼領巴西太守。

引軍迂迴至張郃軍背後,於瓦口擊敗他。

漢中之戰時屯下辯,但友軍吳蘭為曹洪所破,被迫退走。

劉備為漢中王,拜為右將軍,假節。

劉備稱帝,封張飛為車騎將軍,兼任司隸校尉,進封為西鄉侯。

吳偏將軍南郡太守周瑜

周瑜自幼與孫策交好,孫策於袁術麾下初崛起時曾隨之掃蕩江東。

後來回去鎮守丹陽。

袁術心慕周瑜的才幹,欲聘周瑜為將,但是周瑜以袁術難成大事而拒絕。

其後設法投奔孫策,為中郎將,孫策相待甚厚,又同時迎娶有「國色」之稱的二喬,成為連襟。

孫策遇刺身亡後,周瑜與張昭一起共同輔佐孫權,為中護軍,執掌軍政大事。

赤壁大戰期間,力主拒曹,而指揮全軍在烏林迎擊曹軍取得勝利。

赤壁大戰之後,周瑜諫議孫權將劉備安撫在吳郡,以美女和玩物消磨其意志,但孫權未採納。

孫權後來採納周瑜的諫議,擬出兵攻取蜀地,消滅張魯,然後消滅曹操,周瑜在江陵進行軍事準備時死於巴陵,時年三十六歲。

吳丞相婁侯陸遜

陸遜世代為江東大族。

建安八年,入孫權幕府,歷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帳下右部督。

建安二十四年,陸遜參與襲取荊州。

章武二年,孫權以陸遜為大都督,在夷陵火燒連營擊敗劉備,一戰成名。

黃武七年,陸遜取得石亭之戰的勝利。

黃龍元年,孫權稱帝後,以陸遜為上大將軍、輔佐太子孫登並掌管陪都武昌事宜後捲入立嗣之爭。

赤烏七年拜為丞相、荊州牧、右都護、總領三公事務,領武昌事。

吳武威將軍南郡太守孱陵侯呂蒙

少年時依附姊夫鄧當,隨孫策為將。

以膽氣稱,累封別部司馬。

孫權統事後,漸受重用,從破黃祖作先登,封橫野中郎將。

從圍曹仁於南郡,並於濡須數御曹軍,屢獻奇計,累功拜廬江太守。

在軍旅之時,亦發憤讀書,深為孫權、魯肅所倚賴。

後進占荊南三郡,計擒郝普,於合淝戰奮勇抵抗魏軍追襲,以功除左護軍、虎威將軍。

後又代魯肅守陸口,設計襲取荊州,擊敗蜀漢名將關羽,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勛殊隆。

吳大司馬荊州牧陸抗

陸抗是陸遜的次子。

陸遜死後,陸抗拜建武校尉,率遜眾還葬。

明年與恪換屯柴桑,又壽春勝魏,督西陵等地。

蜀亡,攻巴東羅憲,無功而返。

抗憂國憂民,鞠躬盡瘁。

數諫朝堂,厲眾治寡、安治亂,親賢遠宦戒於君。

守江陵與晉車騎羊祜英雄相惜;築圍牆退楊肇平西陵降步闡眾。

後上疏求敕薛瑩,任人唯賢。

又言休養生息,以待時機。

鳳皇二年,就拜大司馬、荊州牧。

三年夏,病重上疏,陳西陵利害,勸施仁治,重守西陵,以應急變,秋天卒。

以上8人,在人數方面,魏2人,蜀2人,吳4人。

而蜀國方面雖然只有兩名將軍入選,但因為有諸葛亮入選了十哲,所以並不比吳國差,只是對於魏國來說這個結果有點讓人想不到!另外,這8人中竟然還有一對父子,陸遜和陸抗,確實讓人意想不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