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賢若渴的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準備完成統一大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求賢若渴的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準備完成統一大業

劉備投奔劉表後,劉表雖然熱情接待了他但生性多疑的劉表卻不對劉備予以重用。

劉備見劉表不能禮賢下士,心裡非常鬱悶,他意識到寄人籬下終非長久之計,自己必須找機會單幹,而此時自己最缺的就是一位能為自己出謀劃策的謀士,於是劉備向襄陽名士司馬徽請教。

司馬徽說道:「臥龍和鳳雛,得一可得天下」劉備問臥龍和鳳雛指的是誰,司馬徽告訴劉備是諸葛亮和龐統。

不久後,諸葛亮的好友徐庶來投奔劉備,向劉備舉薦了諸葛亮。

劉備說既然諸葛亮是你的好友,那就請他一起來吧。

徐庶告訴劉備諸葛亮是不會自己來的,您必須親自拜訪他,才能使他成為您的謀士。

為了求得賢才,劉備決定親自去諸葛亮居住的隆中請諸葛亮出山。

劉備前後去了三次諸葛亮的住所,前兩次都沒有見到,第三次才被諸葛亮接待,這就是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

諸葛亮,字孔明,琅邪陽都縣(今山東沂水)人,他的父親諸葛珪是漢末兗州泰山郡丞,諸葛亮懷有遠大的抱負,他在隆中耕讀,其實是希望能遇到明主、施展才幹的。

劉備輾轉周折,終於見到了諸葛亮。

劉備讓身邊的人暫時迴避,獨自對諸葛亮說道:「漢朝已經衰敗,奸臣把持朝政我打算伸張大義於天下完成統一大業。

但我才智短淺,屢遭失敗,不知你有沒有什麼好計謀?

請葛亮見劉備態度誠懇,便向劉備分析了天下大勢,以及實現統一的戰略方針。

諸葛亮說道:「自董卓叛亂以來,四方豪傑並起。

曹操打敗袁紹後已經擁有百萬大軍,又挾天子以令諸侯,沒人能與他匹敵。

而孫權占據江東地區,地勢險要,民心歸附,賢能之士都為他賣命,因此可以與東吳聯合,而不能吞併他們。

荊州地區北有漢水,南面直通南海東面連接吳郡、會稽郡,西面可通巴蜀之地,是兵家用武的好地方。

然而荊州劉表卻不懂得利用這一有利條件,所以我們想立足就要取得荊州,作為第一個根據地。

荊州西面的益州地勢險要,沃野千里,號稱天府之國,但益州牧劉璋軟弱,不知如何治理。

那裡的有識之士都希望能得到一位賢明的君主,您求賢若渴,招攬天下英雄豪傑,如果能占據益州,據險而守,對外與孫權結盟,對內整頓吏治,發展生產,待時機成熟,便率軍隊出川直搗中原,那時統一大業就可完成,漢朝王室就可復興了。

這就是諸葛亮著名的《隆中對》,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天下大勢,劉備聽後非常高興,他意識到諸葛亮是個有大智慧的人,於是真誠地邀請諸葛亮出山輔佐自己,諸葛亮答應了劉備的請求。

諸葛亮來到軍中後,立即幫劉備整頓擴充軍隊,當時劉備只有數千兵馬,諸葛亮建議劉備收羅那些沒有登記戶籍的遊民,挑選強壯者充兵。

劉備用這個辦法,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將軍隊擴編為數萬人在頻繁的接觸中,劉備與諸葛亮的友誼也日益深厚。

就在劉備和諸葛亮招兵買馬之時,曹操已經將利劍指向了荊州。

曹操打敗袁紹後,北方再無對手,隨著曹操實力的增強,他的野心也更大了。

此時曹操將目光投向南方,他打算把盤踞在荊州的劉表和江東的孫權全部消滅,以達到統一全國的目的。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親率大軍攻打荊州,行至半途,劉表突然病死,他的兒子劉琮繼承了荊州牧的職位。

得知曹操大軍來襲後,膽小的劉瓊嚇得半死,他背著劉備偷偷向曹操投降。

而此時劉備正駐守樊城,對於劉琮投降的事,他事先一點也不知道。

所以當曹操大軍逼近時,他自知無力抵抗曹軍,於是率軍匆忙向江陵撤退。

在撤退途中,劉備又收容了許多劉表的軍隊和逃難的百姓,所以行軍速度很慢,諸葛亮見此情況便命關羽先率一萬水軍由水路退往江陵,占據這塊根據地,以免曹操抄了自己的後路。

而曹操得知劉備逃往江陵後大驚,生怕江陵被劉備占領,因此親率五千精銳騎兵緊緊追趕,最後在當陽東北的長坂坡追上了劉備。

由於敵強我弱,劉備不得不拋棄士兵、百姓和輜重,帶著諸葛亮和關張趙等人逃跑,退到長江南岸的樊口駐紮下來。

曹操沒有再去追殺已成喪家之犬的劉備,而是決定乘勝渡江攻打孫權。

面對曹操的征討,孫權早已做好了準備。

劉表死後,孫權就派出重要謀士魯肅以弔孝的名義到荊州,並要其乘機說服劉備聯合抗曹。

魯肅到達江陵邊界時,劉琮已經投降,魯肅遂和劉備、諸葛亮在長坂坡會面,雙方經過會談,在兩家聯合抗曹之事上達成共識,劉備還派諸葛亮與魯肅一起去柴桑面見孫權,共同商定聯合抗曹大計。

諸葛亮見到孫權後,詳細分析了當時的局勢,並指出只要兩家聯合作戰是可以打敗曹操的。

於是孫權召集部下商議破曹大計,名將周瑜的進言使孫權最終下定決心聯劉抗曹,赤壁之戰由此展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赤壁之戰經過

赤壁之戰可以是包括東漢丞相曹操南下後一連串戰役;亦可單指於長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說今嘉魚東北)所發生的戰事。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爭之一,也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

盡顯風流 盪氣迴腸的三國「義」(三)

才秀明達的孫權江東稱雄三國時期在江東稱雄的孫權是孫堅的次子。孫堅原是袁術的部將,後來被劉表所殺,長子孫策代領部曲。公元195年,孫策因不能受到袁術的重用,遂在袁術的允許下,帶領部下千餘人渡江向江...

赤壁之戰,曹操失敗的原因

赤壁之戰,是指東漢末年, 孫權 、 劉備 聯軍於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長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帶大破 曹操 大軍的戰役。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之一,是三國時期"三大...

「赤壁之戰」

曹操統一北方後,於公元208年秋天率 兵30萬號稱80萬,南下攻打荊州。當曹操 的軍隊還沒有到達時,劉表就病死了。他的 兩個兒子一4長子劉琦、次子劉琮向來就不 和睦,在劉表臨終前幾個月,劉琉出任...

這場戰爭最終奠定了三國格局

赤壁之戰,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之一,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標誌著中國軍事政治中心不再限於黃河流域。孫劉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