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這一招讓魏國吃了大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自古道: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一句話說盡了千年歷史。

整個封建時代,都在遵循這一規律運轉,所有朝代概莫能外。

每一個大一統王朝之後,隨之而來的必然是戰火紛飛,軍閥混戰,每一段兵荒馬亂的亂世,最後都要重歸一統,有一個強大王朝重新崛起。

漢朝三百年江山,到東漢末年,分崩離析,漢室傾頹。

三國紛爭固然精彩紛呈,然而山河百戰,終歸明主,大一統局面遲早要到來。

高瞻遠矚的蜀漢丞相諸葛亮,對此心如明鏡一般。

而且他深知,這個收拾殘局再創一統的新帝國,必將與蜀漢無緣。

因為這一切,早在兩件事之後就已註定。

第一件事是關羽丟失荊州。

荊州作為蜀漢最為關鍵的戰略支撐點,是蜀漢平天下的前提和保證。

荊州在三國中獨特的地理位置,對於蜀漢的弱小國力,是個極好的彌補。

荊州在手,北可威脅曹魏,南可威脅孫權,兩家時刻如芒刺在背,誰都不敢忽視這近在咫尺的威脅。

可惜關羽未能守住。

第二件事則尤為重要。

荊州失守引發惡性連鎖反應,劉備盲目興兵,違背聯吳抗曹的基本方略與東吳開戰,結果損兵折將,蜀漢國力大損。

經過這兩次折騰,蜀漢北伐中原的規劃徹底泡湯。

諸葛亮在《後出師表》中鮮明流露了這種思想,「然不伐賊,王業亦亡」8個字,千載之後讀來,都讓人心酸。

不過諸葛亮可不是聽天由命的無能之輩。

他深知自己死後,蜀漢兵微將寡,劉禪無能,可能會出現最壞局面,因此早做打算,及早動手,培養出了蜀漢的統兵大將姜維。

姜維無論忠心還是能力,都無疑是諸葛亮的最佳接班人。

姜維在諸葛亮的大力提攜下,很快成長起來,坐到了執掌蜀漢兵權的關鍵崗位上。

這看似平淡而正常的一招,卻蘊含無限殺機。

諸葛亮死後,姜維克復國力衰弱、劉禪掣肘的諸多不利因素,苦苦支撐。

最後還是因雙方實力懸殊,魏將鄧艾和鍾會聯手攻破天險,蜀漢滅亡。

魏國君臣志得意滿之際,巨大的危機已悄然生成。

懷抱刻骨仇恨的姜維,連續採用詐降計、離間計,利用魏將內部矛盾,挑動鍾會的野心,使得鄧艾被殺,鍾會反叛不成,死於亂兵之中。

姜維雖然功敗垂成,卻一箭雙鵰,用自己生命為代價,讓魏軍自相殘殺,成功剷除了魏國兩個最強將領,使得魏國遭受到意外重創。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解析姜維哪裡人 姜維詐降避禍是什麼事情

姜維是誰姜維是誰?看過三國演義和三國志的朋友應該都不陌生,姜維(公元202年-264年),字伯約,天水冀縣,漢族人。三國時期的蜀漢名將,軍工官銜達到大將軍。死後追封為「開明王。」關於姜維的背景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