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手下善終的大牌名將,張遼排名第二,第一號稱天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熟讀三國歷史,曹操無疑是漢末最強大的梟雄,手下名將輩出,伴隨著的數十年的征戰殺伐,不少名將最終隕落戰場。

無論是被斗將的時候被斬殺,還是中箭而亡,總之難得善終。

那麼曹操手下善終的大牌名將到底有多少呢?

top 10 李典

李典,字曼成,曹魏名將,少時好學,拜讀《春秋左氏傳》等各種書籍,後隨伯父李乾跟隨曹操,在壽張打敗黃巾軍,又跟隨曹操攻打袁術,征討徐州。

後跟著曹操平定兗州的各縣有功,升遷為青州刺史。

建安五年(200年)之後,跟著曹操參加了官渡之戰,隨後平定了整個河北,用功加封為破虜將軍。

建安十四年(209年),李典與張遼、樂進在合肥駐紮,孫權指揮大軍圍攻合肥,李典聯合張遼,樂進破敵。

李典愛好學問,注重儒雅,從來不和別的將領爭搶功勞。

三十六歲時去世,屬於英年早逝。

魏文帝曹丕繼位後追諡號為愍侯。

正始四年(243年),李典得享從祀於曹操廟庭。

top 9 許褚

許褚,字仲康,曹魏名將,追隨曹操,自典韋戰死之後,主要負責曹操的護衛工作。

官渡之戰時發現欲謀害曹操者,將刺客全部殺掉。

渭南之戰時在身披重甲的情況下左手掩面,右手控船漿令曹操安然成功渡河,上岸才發現早已身中數箭,在與馬超、韓遂會面時只讓許褚相隨,期間馬超欲襲曹操,但聽聞許褚之名兼懷疑從騎就是許褚,便問曹操虎侯安在,曹操指著許褚,許褚怒視馬超以令他放棄。

當曹操去世時許褚哭至吐血,曹丕其遷作武衛將軍,負責宮中安全。

曹叡繼位時封其為牟鄉侯,不久去世,諡曰壯侯。

top 8 文聘

文聘,字仲業,南陽宛人,曹魏名將,本來是荊州劉表的大將,後降曹。

曹操仍舊讓他守衛江夏,使其典北兵、鎮荊江。

文聘也不負曹操所望,守御荊城之際,多次引兵阻遏關羽之師,攻其輜重,燒其戰船,立下莫大之功,成為曹操倚為屏障的大將之一,威名遠播。

公元226年(黃初七年)秋八月,文聘以寡敵眾。

打敗孫權,名震敵國,使孫吳不敢進犯。

自然死亡,追諡曰壯侯。

公元243年(正始四年),文聘得享從祀於曹操廟庭。

top 7 臧霸

臧霸,字宣高,魏國名將,早年曾雄霸一方,公元198年(建安三年),曹操討伐呂布時,臧霸等曾帶兵往助呂布。

呂布被擒後,臧霸隱身匿藏,然而曹操點名搜索,尋得臧霸,一見之下大悅,便使臧霸招降吳敦、尹禮、孫觀、孫觀之兄孫康等,往見曹操。

曹操以臧霸為琅邪相,又各任用吳敦等,割青、徐二州委任於臧霸。

臧霸在曹操與袁紹、孫權等諸侯的戰役里,戰功赫赫,官至鎮東將軍。

曹魏建立後,臧霸被封為執金吾,領有食邑三千戶。

魏明帝時又加封五百戶,自然死亡,死後追諡為「威侯」。

公元243年(正始四年)七月,臧霸得享從祀於曹操廟庭。

top 6 樂進

樂進,字文謙,曹魏名將,以膽識英烈而從曹操,隨軍多年,南征北討,戰功無數。

從擊袁紹於官渡,奮勇力戰,斬袁紹部將淳于瓊。

又從擊袁譚、袁尚於黎陽,斬其大將嚴敬。

不久樂進別擊黃巾、雍奴、管承,皆大破之。

從平荊州,留屯襄陽,進擊關羽、蘇飛等人,擊退其眾,南郡諸郡的山谷蠻夷都前往樂進處投降。

後來從曹操征孫權,假進節。

曹操回師後,留樂進與張遼、李典屯於合肥。

又以樂進數有軍功,遷右將軍。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逝世,諡曰威侯。

正始四年(243年),樂進從祀於曹操廟庭。

top 5 曹洪

曹洪,字子廉,曹魏名將,曹洪早年隨曹操起兵討伐董卓。

曹操於滎陽兵敗失馬時,曹洪捨命獻馬,並救護曹操,使其免於厄難。

後多隨軍征伐,平兗州、征劉表、討祝臂。

官渡之戰時,曹操令其駐守本陣。

漢中之戰時,與曹休在下辯抵禦劉備,破斬吳蘭、任夔,逼退張飛與馬超。

曹丕即位後,拜曹洪為驃騎將軍。

曹丕後因私事尋釁,欲處死曹洪,因卞太后求情,將其免死,貶為庶民。

魏明帝曹叡即位,拜曹洪為後將軍,更封樂城侯。

太和四年(230年),復拜驃騎將軍。

太和六年(232年),曹洪逝世,追諡恭侯。

正始四年(243年),從祀曹操祖廟。

top 4 夏侯惇

夏侯惇,字元讓,曹魏名將,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將領之一。

多次為曹操鎮守後方,曾率軍民阻斷太壽河水,築陂塘灌溉農田,使百姓受益,功勳卓著。

初平四年(193年),曹操征陶謙,留夏侯惇守濮陽。

可是張邈、陳宮叛迎呂布,曹操的家眷都在鄄城,夏侯惇率軍隊輕裝前往救援,正好與呂布的軍隊相遇,雙方交戰。

夏侯惇與荀彧、程昱力保三城,反攻呂布時卻被流矢射傷左目,敗北而回,從此被人稱為「盲夏侯」。

歷任折衝校尉、濟陰太守、建武將軍,官至大將軍,封高安鄉侯,追諡忠侯。

青龍元年(233年),得以配享太祖(曹操)廟庭。

top 3 徐晃

徐晃,字公明,曹魏名將,本為楊奉帳下騎都尉,楊奉被曹操擊敗後轉投曹操,在曹操手下多立功勳,參與官渡、赤壁、關中征伐、漢中征伐等幾次重大戰役。

樊城之戰中徐晃作為曹仁的援軍擊敗關羽,因於此役中治軍嚴整而被曹操稱讚「有周亞夫之風」。

曹丕稱帝後,徐晃被加為右將軍,於公元227年病逝,諡曰壯侯。

正始四年(243年),徐晃得享從祀於曹操廟庭。

top 2 張遼

張遼,字文遠,曹魏名將,曾從屬丁原、董卓、呂布。

下邳之戰後,歸順曹操。

此後隨曹操征討,戰功累累。

與關羽同解白馬圍,降昌豨於東海,攻袁尚於鄴城,率先鋒在白狼山斬殺烏桓單于蹋頓,又討平遼東柳毅、淮南梅成、陳蘭等。

濡須之戰後,曹操任命張遼、李典、樂進等守合肥。

張遼多次擊退孫吳進攻,在建安二十年(215年)的合肥之戰,張遼率800將士衝擊孫權十萬大軍,打到了孫權的主帥旗之下,令孫權聞風喪膽,吳軍披靡潰敗。

後以七千之眾大破十萬大軍,差點活捉孫權。

經此一役,張遼威震江東,聲名大噪,「張遼止啼」也成為民間流傳的傳奇故事。

曹丕登基後,仍令張遼守御孫權。

黃初二年(221年),張遼屯駐雍丘,染病。

張遼大病期間,孫權依舊對其非常忌憚。

黃初三年(222年),張遼不負眾望,抱病擊破吳將呂范。

同年在江都病逝,諡剛侯,享年五十四歲。

正始四年(243年),張遼得享從祀於曹操廟庭。

top 1 曹仁

曹仁,字子孝,曹魏名將,從曹操多年,為魏朝立下汗馬功勞。

破袁術,曹仁所斬獲頗多,大破陶謙軍及陶謙部將呂由,攻克句陽,生擒呂布的部將劉何,官渡之戰中,在隱強打敗劉備軍、雞落山之戰又戰勝袁紹軍。

赤壁之戰兵敗後,曹仁鎮守江陵與周瑜拖了一年之久,為曹操重整旗鼓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渭南破馬超,破反將蘇伯、田銀、侯音,襄樊之戰中擋住了關羽的進攻,與徐晃共攻破陳邵,進軍襄陽,魏國建立後曹仁拜車騎將軍,統率荊州、揚州、益州軍事,晉封陳侯,曹丕代漢建魏,封曹仁為大將軍,又遷大司馬,不久卒於軍中,時年五十六歲,諡曰忠侯。

青龍元年(233年)五月壬申日,曹仁得享從祀於曹操廟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魏國十虎將

 三國時曹魏名將,以膽識英烈而從曹操,隨軍多年,南征北討,戰功無數。不但曹姓、夏侯姓人才輩出,外姓將領更是國士之才。正是因為有了這麼多名將的存在,赤壁之後魏武才敢和蜀吳同時三線作戰而不落下風。...

三國中,哪些大將得以善終?

漢末三國時期,名將輩出,有的戰死沙場,馬革裹屍,比如孫堅、張郃等,有的被暗殺,比如孫策、張飛等,有的被擒後被殺,比如呂布、關羽等,但也有很多大將得以善終,其中,有十位比較著名,他們都是誰呢?這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