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會擁兵20餘萬,為什麼謀反敗如此迅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熟讀三國後期歷史,由於司馬氏奪權專政,曹魏造反的歷史記錄相對比蜀漢和東吳多,其中最為典型的淮南三叛,嚴重延緩了司馬氏篡魏的步伐。
除此之外,還有一次叛變,一個足智多謀的將軍,手握20多萬重兵,卻僅僅造了三天的反就失敗身死。
這位將軍不是別人,正是鍾會。
那麼鍾會擁兵20餘萬,為什麼謀反敗如此迅速?
鍾會當時應稱得上奇才,生長於名士之家,自幼才華橫溢,上至皇帝、下至群臣都對他非常賞識,曾被司馬師稱讚為「王佐之才」。
他出仕後的經歷也很亮眼:曾參與平定兩次淮南叛亂,在平叛過程中屢出奇謀,被人比作西漢謀士張良,可謂出了不少風頭;幫助司馬昭粉碎了魏帝曹髦的奪權企圖,成功成為了司馬氏的心腹;公元260年升遷為司隸校尉,官位雖然不高但很有實權,朝廷大小事無不插手;公元263年魏國發動滅蜀戰役,被任命為大軍的主將,而且手握20餘萬重兵。
為什麼謀反敗如此迅速?鍾會的是否有謀反之心,根據他人對鍾會的評價【在事縱恣】【挾術難保】【見利忘義】是極可能有的。
還有可能加上姜維的挑唆,更加蠢蠢欲動。
三國志里說明了鍾會謀反的原因,「鍾會心懷不軌……鍾會最怕的是鄧艾。
鄧艾被收押後,鍾會馬上趕到成都,統率大軍,威震西蜀。
自認為功名天下無比,不願再屈居人下。
加之猛將精兵都控制在自己手中,於是舉兵反叛。
」
鍾會下決心謀反還是因為收到司馬昭【恐鄧艾或不就徵,今遣中護軍賈充將步騎萬人逕入斜谷,屯樂城,吾自將十萬屯長安,相見在近】的書信——這封信該解讀成「鍾會你不作死回來還可以好好當你的司徒」,還是「今日自引兵來,是疑我也」呢?鍾會選擇了造反。
然而鍾會先前並沒有做什麼準備,所以一敗塗地。
其次,鍾會謀反不成功,最直接的原因在於魏將不從命時沒有直接斬殺他們【或謂會:「可盡殺牙門騎督以上。
」會猶豫未決。
】而這些魏將也不是無名人氏啊。
【鍾會構造反亂……逼脅眾人,皆使下議,倉卒之際,莫不驚懾。
相國左司馬夏侯和、騎士曹屬朱撫時使在成都,中領軍司馬賈輔、郎中羊琇各參會軍事;和、琇、撫皆抗節不撓,拒會凶言,臨危不顧……】
鍾會的帳下督丘建,本屬於胡烈手下,鍾會喜愛並信任他。
丘建憐憫胡烈一人獨自被囚,就請求鍾會,讓他允許一名親兵進出取飲食,各牙門將也都隨此例讓一人進來侍奉。
胡烈欺騙親兵並讓他傳遞消息給兒子胡淵說:「丘建秘密地透露消息,說鍾會已經挖了大坑,作了數千根白色大棒,想叫外面的兵士全部進來,每人賜一白帽,授散將之職,依次擊殺諸將,埋入坑中。
」諸牙門將的親兵也都說同樣的話,一夜之間,輾轉相告,大家都知道了。
,於是士兵們自發組織起來,在正月十八這天發動了反叛亂的叛亂,鍾會及其一小撮造反集團很快就死於亂軍之中。
鍾會謀反為何敗的如此迅速,根本性的原因在於鍾會手下大多是關中人,心戀故土,鍾會也沒有想辦法安撫軍心,而是放任謠言流傳。
加上在聯繫舊部、打壓異己、構築工事、徵集糧食、據守城池等準備工作統統沒有做——或許來不及做——的情況下,就匆忙造反,此時作為鍾會頭號心腹共謀大計的人竟然是蜀國人姜維,而且沒有給予兵權。
加上在軍中沒有足夠的威望,也沒有獲取全軍上下的任何支持,失敗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三國謀士鍾會滅蜀建立奇功、最終竟謀反、慘死於兵變
鍾會字士季,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東)人。三國時期曹魏的謀臣、將領,太傅鍾繇(yáo)之幼子,鍾毓(yù)之弟,長期為司馬氏出謀劃策。在魏國官居要職,是三國後期 魏國重要的策臣與謀士、制定伐蜀計劃...
曹魏後期最出色的謀士鍾會滅蜀後為何要謀反
1鍾會在滅蜀之後,合併魏、蜀軍隊有二十餘萬。鍾會借刀殺人,又除掉了自己的死對頭鄧艾。現在沒有人能阻礙他,他本來就有野心,現在他掌握龐大的遠征軍,如虎添翼。他想建立更大的功業,再也不低三下四的聽從...
此人若造反成功,必將取代劉禪自立蜀主,三國歷史恐將改寫!
熟讀三國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在三國後期,曹魏的造反記錄比蜀吳要多得多,這是因為司馬氏的篡位專政。著名的造反有淮南三叛,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不會造反」的將軍,手握20萬重兵,卻造反失敗,僅僅三天,...
此人不死必成蜀主,剿滅魏吳一 統三國
鍾會,字士季,潁川長社(今中國河南省長葛東部)人,是太傅鍾繇的小兒子;魏國重臣鍾毓之弟。三國後期滅蜀的曹魏重要智將,歷來曾在魏國官居要職,包括有鎮西將軍,司徒,魏元帝時並封他為縣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