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老師又列了書單,你選的書孩子都看了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每逢寒暑假,專家和老師們,包括很多機構或公眾號,都會誠意推薦假期閱讀書單。

大多數家長們都帶著孩子一起按照書單來選書。

讓人有些好奇的是,這些書孩子都愛看嗎?

最簡單的方法,在書店裡逛一圈,寒假裡哪些書受孩子歡迎基本就一目了然了。

《哈里·波特》、《冰與火之歌》系列都被專門搬到「熱門書籍」選購區,堆了半米高的書,不到10分鐘便被學生拿了個精光。

「科幻偵探」類書架旁也同樣火熱。

不過這裡讀者的年紀看起來要小一些,基本上是小學生。

可能是因為沒有經濟自主權,小學生們大都不太會購買,在書架邊流連了一會兒,就訕訕地轉身離開,去找在其他書架前選書的父母。

今年入選全國各地多所高中的寒假書單的《天龍八部》無人問津,兩個小時,一本沒賣出去。

不少中學生坦言:對《天龍八部》不感興趣。

有部分中學生連這部武俠巨著的作者都沒聽過,當場反問:「金庸是誰?」

比較鬱悶的是「兒童科幻讀物」一欄的小讀者們。

「孩子們再喜歡這些書也沒用,家長不給錢,孩子們也沒轍。

」書架旁一名挺有經驗的導購員告訴記者,「放寒假後,每天來『科幻讀物』書架前流連的學生都有四五十個,但一天往往只能賣出八九本。

據錢江晚報的一項調查顯示,家長們都喜歡聚在世界名著、經典讀物系列的書架前,精挑細選。

在他們看來,孩子喜歡的「閒書區」顯然不如這些書本有營養。

四大名著、《駱駝祥子》、《靜靜的頓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城南舊事》……只見所有的熱門經典書籍,都被放到「世界經典讀物」書架前的「推薦區」,很多家長一邊對照著手中的書單,一邊挑選。

相反,沒有被列入書單的經典名著,特別是國外名著,幾乎無人問津。

例如,高爾基的《海燕》、羅曼·羅蘭的《約翰·克里斯多夫》等。

反倒是「小學作文大全」和針對低年段繪本這類書,風頭蓋過了那些名著。

五年級學生小是《怪物大師》的忠實書迷。

但這個寒假,他必須得看完《紅樓夢》等十幾本名著。

自從期末考試結束,他被要求每天看一個小時書,還得和爸媽交流自己看書心得。

「其他名著還好,就是《紅樓夢》實在看不懂,開頭就看得頭暈眼花,看完頭幾章,還是不知道寫的是啥。

」小楊吐槽:「看《怪物大師》、《查理九世》就不一樣了,情節刺激又帶感,看完一章還想接著看。

看來,學生不僅和老師的眼光不太一致,和爸媽挑書的眼光更是大相逕庭。

現實中,常常出現家長給孩子精心挑選的書,孩子不買帳的情況。

最後歸結原因:我家孩子根本就不喜歡閱讀。

殊不知,這是走進了閱讀的誤區。

誤區一

帶著功利性目的的閱讀

閱讀的目的有很多,積累字詞、獲取知識當然是其中很重要的幾種。

但我們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過早強調將兒童的閱讀活動作為他們獲取信息和知識的主要工具,而忽略了興趣和能力的培養。

尤其低幼兒童,閱讀興趣的培養才是第一位。

過分功利性的目標,只會扼殺兒童對閱讀的興趣。

誤區二

缺少明確思路,盲目跟暢銷

這幾年國內的童書市場很火爆,每年都有很多新書上市,很多網站、公眾大號都會推出各式各樣的暢銷排行榜和購書推薦,讓家長們眼花繚亂。

但有多少是適合孩子的呢?兒童閱讀最關鍵的問題就在於書的適宜性,即在最適宜的年齡段提供給孩子最適宜的圖書,家長朋友們不能迷信「排行榜」,盲目跟隨時髦,錯失經典,而錯選一些包裝優於內容的書籍。

誤區三

拔高閱讀難度,專啃大部頭

我們常常會遇到這種囧境:在孩子選書時,自己覺得好,孩子根本不買帳。

硬逼著孩子一上來就看大部頭名著,結果常常是越看越討厭,徹底遠離了閱讀。

不能只依靠自己的閱讀經驗來選那些傳統的經典名著給孩子讀,也不管跟孩子當下的年齡和過去的閱讀經驗是否吻合。

過度拔高閱讀難度,只會對兒童的成長起到揠苗助長的作用。

誤區四

閱讀領域過於集中,只讀特定題材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閱讀興趣和閱讀口味,閱讀時有所偏好是很正常的。

家長在為孩子選書時,可以從孩子感興趣的書籍入手,選擇這一類型中的優質圖書,然後延伸拓展,逐漸擴展閱讀領域。

誤區五

急於看到效果

閱讀應該是效果最不明顯的一項學習活動。

短時間內,它對你的數學分數及英語分數不會有任何的幫助。

甚至對你的語文分數都沒有提升作用。

很多父母就急了,你看那誰,上了幾個月的培養班,名次上升不少,你這讀了幾個月也沒啥效果,還不如去補課呢。

在目前分數線決定大學層次的當下,我們都愛高分。

但是不能為了高分而放棄閱讀。

因為多年後,愛閱讀的孩子,在身上積累的那些知識,會如同吃草的牛一樣,產出美味的牛奶。

誤區六

攀比閱讀 忽略方法和成果的積累

「同事家孩子一個寒假讀了10本書,看看人家這效率」,很多家長覺得好像讀的書越多,收穫就越多,閱讀能力就越強,其實不然。

如果只是追求閱讀數量的多少,而不關注閱讀過程和閱讀成果,讀完一本書在心靈和腦海中沒有留下點什麼,那跟沒讀並沒有什麼區別。

反而家長在孩子每讀一本書時多加引導,讓孩子學會運用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比如圈點批註、寫讀書感想等,讀完一本,能知道自己的收穫在哪裡。

日積月累之下,必然有所進益。

其實,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閱讀能力和興趣區別很大,專家建議,家長按這三個階段來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1

小學低段

良好閱讀環境、堅持親子閱讀

進入小學後,隨著孩子接觸的事物越來越多,影響和干擾孩子閱讀的因素也更多樣。

這一階段,如果家長不能及時提供支持和引導,或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很難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建議家長在家裡營造一個適合閱讀的環境,讓孩子能很容易進入到閱讀的狀態。

在書架的布置上,對年齡較小的孩子,建議擺放書籍時,將書皮朝外,而不是書脊朝外,並且一到三個月更新一次。

即便是孩子已具備自主閱讀能力,還是希望家長堅持親子閱讀。

一方面,當孩子遇到不懂之處時,家長可以及時提供支持,讓孩子越讀越有信心;另一方面,雙方以書為媒介,分享彼此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豐富交流的話題,借書讓教育自然而然發生。

2

小學中高段

選書是關鍵 觀點分享促知識構建

進入小學五、六年級,男女生對於閱讀書目選擇已有區分。

「男孩子更喜歡《明朝那些事兒》、《查理九世》等史料類、冒險類書籍;女孩子更喜歡《紅樓夢》、《城南舊事》等這種情感細膩的書。

這一階段,選書是關鍵,家長要充分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和興趣點。

可以嘗試藉助多種形式,將所讀內容表現出來。

如:家長和孩子分角色進行表演,並錄製小視頻,或者繪製思維導圖、進行文本擴寫等讓讀的內容進一步深化。

在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上,家長要以身作則。

如:家庭成員共同讀一本書,並開展客廳里的親子讀書會,家長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

「跟孩子一起讀完《三體》,我會從創業者的角度去分享我的感受,孩子會從故事情節的角度理解。

在互相交換觀點的過程中,家長幫孩子搭建起知識架構。

對書籍的交流可以貫穿整個閱讀習慣培養過程中,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可以在分享內容的深度上有所提升,但不要上綱上線,為獲取某種知識而讀書。

3

初中

家長少攀比 尊重孩子個體差異

根據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知心姐姐》雜誌的調查,對於「阻礙你閱讀的原因是什麼?」,五成孩子選的是「學業重,沒有時間和精力」。

這一階段,孩子已進入青春期,自我意識越來越多,在書籍選擇上形成自己的偏好,家長若過多質疑和干預,也會減弱孩子閱讀興趣。

建議對於初中尚未形成閱讀習慣的孩子,家長可以從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入手,先讓孩子「讀起來」。

再以此為支點,延伸至相似內容。

「有些孩子喜歡跳讀,能在短時間讀完多本書;有些孩子喜歡琢磨,對喜歡的書反覆閱讀很多遍。

同時,較早開展閱讀的孩子在涉獵的內容方面跟剛開展閱讀的孩子也有差別。

」閱讀本是因人而異的,家長儘量少攀比。

來源│新京報、錢江晚報

採訪專家:悠貝親子圖書館創始人林丹、勵步學術總監、閱讀項目負責人Wendy、北京師範大學實驗小學語文老師黃佩芬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這樣為孩子選書,才能培養孩子閱讀習慣

點上方藍字「成長閱讀匯」關注,領取中英文繪本、睡前故事音頻、英文原版分級讀物、phonisc自然拼讀、BBC精美動畫等。進育兒閱讀交流群請加微信beiba66。很多家長曾問起,希望能推薦一些對學...

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的閱讀,讓孩子愛上閱讀

怎樣為孩子投資才能合理、節約、見效大?許多年輕父母,往往孩子喜歡什麼就買什麼,沒有目的和計劃,錢花了卻收效甚微。知識智力投資給幼兒買智力啟迪性玩具,看科教電視,看圖識字,寓教於樂,孩子可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