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在我國古代是軍事重地其實是必然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夫襄陽者,天下之腰膂也。
中原有之,可以並東南。
東南得之,亦可以圖西北者也。
故曰重在襄陽也。
而從來之善用荊州者,莫如楚。
楚都於郢,而其爭中原也,則在方城漢水之外,是今日襄陽以北地矣。
那麼襄陽在我國古代為何是軍事重地呢?
襄陽地理位置優越,南下方向,沿荊山(西)、大洪山(東)之間的宜城通道,一路可到荊州,進入廣袤的江漢平原,直抵長江。
然後向西可以扼守宜昌,等於鎖住了四川出川的三峽門口。
向東可以把江漢平原這個重要的經濟區掌握在手中。
而源自漢中的漢水過安康以後,在襄陽這裡朝東南流過去。
在古代運輸不便,有這麼一條河跟著,其意義不言而喻。
歷史上蒙古人就是打破襄陽以後順漢水入長江,攻取鄂州,南宋的防禦體系登時崩潰,可見襄陽的軍事地位。
江漢平原和中原通過南陽盆地連接,通過徐州與淮泗流域成為一體,如若征服江南,從采石磯上游順江而下是一條捷徑,古代江漢平原是有能力威脅中原的一個勢力之一,襄陽就處在這個地區的發力點。
襄陽就處在這南陽盆地到長江的流域的一個支點,如果占領這裡就可以順江而下,進可威脅南陽盆地,出武關占關中,或者北上伊闕占領洛陽,山西,陝西華北平原必爭之地。
襄陽依託南陽盆地,南陽盆地處於秦嶺西麓、伏牛山、方城山、桐柏山、大洪山和鄂西北山地之間,由漢水支流丹江、淅川、唐河、白河等河流沖積形成。
南陽盆地是關中、漢中、中原與湖北四者之間的一個旋轉門,四面都可進入,四面部可出擊。
以盆地腹地為中心,向西沿漢水幹流上溯,可以進入漢中地區;西北入武關可進入關中;由襄陽下漢水則可進入兩湖地區;由淅川河谷上溯可人伊洛河谷;其東面山地罅漏甚多,可以進入中原腹地。
南陽盆地具有東西伸展、南北交匯的特點。
無論是在南北之爭還是在東西之爭中,南陽都處在其對抗的前沿。
南北對峙之際,南方對抗北方的軍事防禦線通常從東南的長江入海口向西延伸到甘肅的東南部,南陽盆地南部的襄陽便處於這條漫長防禦線的銜接樞紐的地位。
襄陽和南陽這兩座重鎮代襄了南北雙方在這片地域內利害關係的對峙和膠著。
北魏與南朝在南陽與襄陽之間的角逐比較典型地反映廠南陽盆地在南北關係中的地位。
南北對峙時,南北雙方往往各據襄陽和南陽而分享南陽盆地。
而在東西之爭中,南陽盆地又是關中與東部地區之間的交爭之地。
潼關地勢險要.猶如關中的正門,武關之險不及潼關,且距長安路途偏遠,猶如關中的側門,由三川河谷入攻潼關較難,而由南陽盆地入攻武關較易,故東部勢力入攻關中,多不忽視由南陽入武關這條途徑。
襄陽能成為軍事重地的重要一點就是:它處於長江中游,是江南地區防禦鏈上的重要一環。
在我國南北對峙中,南京的敵人多從北方而來,陸地上的對抗講究守江必守淮,水路上的對抗講究保揚州必保荊州。
而保揚必保荊的原因就是長江的防禦作用,而一旦敵人占據了荊州,順江而下,南京就危險了,所以荊州很重要。
要想控制住整個荊州,襄陽的重要性就突出了。
襄陽是秦嶺—淮河這條線上中間薄弱的地方(江漢平原)的支撐點。
南北對峙的時候,無論誰想發動進攻,最佳方案不是去跨淮河,更不是去翻秦嶺,而是從江漢平原突破。
在江漢平原上的戰役,誰占有襄陽這個易守難攻的要點,誰就非常主動,各種戰術就更加容易,由此可見,襄陽能成為古代軍事重地是必然的。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關注「源稚生」。
本文系作者原創,不盡之處請指正,歡迎大家多多點讚和評論。
此地被譽為國之巨防,成魏蜀吳爭奪之焦點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獻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在西線曹操平定漢中,在東線張遼威鎮逍遙津,曹操的威勢達到了頂點,然而,在勝利掩蓋下的是暗流洶湧,殺機四伏。這段時間孫權和劉備的實力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