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中箭,關羽腦袋中箭沒死,為什麼張郃膝蓋中箭卻死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張郃,字儁(jùn)乂(yì),是河內名將。

他本是袁紹手下大將,與顏良、文丑、高覽並稱為「河北四庭柱」。

後來他受到了袁紹謀士郭圖的誣告,無奈之下轉投曹操。

在曹魏期間,他南征北戰,立下了不少功勞,成為了「五子良將」之一,並以用兵巧變、善列營陣,長於利用地形著稱。

一般來說,這等名將不外乎兩個結局,要麼得以善終,要麼戰死沙場。

張郃是不幸的,他的結局是第二種,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時候,他受司馬懿之令,率大軍追擊,被一箭射中右膝,不幸身亡。

《三國志·張郃傳》記載:「亮還保祁山,郃追至木門,與亮軍交戰,飛矢中郃右膝,薨,諡曰壯侯。

」眾所周知,膝蓋並非人體要害,就算被射傷此處,也很難出現生命危險,為什麼張郃就這樣戰死了呢?畢竟關羽被射中前額之後,都照樣能夠水淹七軍,降于禁,斬龐德啊。

而且關羽一事,並非被神化,而是的的確確發生過的,《三國志·龐德傳》記載:「後(龐德)親與羽交戰,射羽中額。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難道關羽比張郃更得上天的眷顧?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小編認為,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狀況,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關羽的頭部有頭盔遮擋,卸掉了部分力道

古代的武將,上戰場拼殺,一般都會全副披掛,頭盔更是必不可少的裝備。

因此關羽被龐德射中的時候,應該是戴了頭盔的。

箭矢穿透頭盔之後,再射傷關羽的前額,造成的危害已經非常小了,所以關羽在受傷之後,幾乎沒有受到任何影響,依據能夠威震華夏,打得曹操,想遷都避其鋒芒。

當然張郃上戰場,也會穿戴盔甲,但是盔甲的作用只是保護要害,對於膝蓋這等不致命的地方,估計很少有人對特意去保護。

因此張郃的膝蓋中箭,與關羽的額頭中箭,完全不是一個概念,這是實實在在的一箭。

也就是說,無論如何,張郃的傷勢,都會比關羽的傷勢重。

二、與武器有關

《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亮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

」說到木牛流馬,大多數人都不會陌生,這是諸葛亮在北伐的時候,為了解決糧草運輸問題,而發明的一種交通工具,它的發明為蜀軍提供了物資保障。

那麼連弩又是什麼呢?裴松之在為《三國志》作注時,引《魏氏春秋》之言,作出了解釋:「又損益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連弩又被稱之為元戎,其箭頭的材質為鐵,箭矢長約八寸,而且能夠十箭連發。

這等武器,殺傷力非常大,諸葛亮在北伐的時候,絕對不會將其束之高閣,因此我們不難推斷出,箭傷張郃膝蓋的弓箭,並非普通的武器,而是威力巨大的連弩。

被這種武器射傷,就算不會痛死,也會因失血過多而亡吧?

反觀被龐德射中前額的關羽,他所中的箭矢應該只是普普通通的弓箭。

畢竟他受傷的時候,別說龐德手中沒有連弩,諸葛亮手中有沒有都不一定。

不過,根據魏略的記載,張郃可能是被司馬懿害死的,那麼也有存在一種可能,那就是張郃重傷回營,得不到及時的救治,最後感染而死。

本文所有史料均來自於《三國志》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傳說中的諸葛連弩

古代中諸葛連弩,也稱諸葛弩,是古代的一種武器,因為傳說是三國時期諸葛亮發明的,故稱諸葛弩。它一次能連續發射十支箭,是一種具有代表性的連發式連弩。由於這種連弩發射準確、殺傷力大、打擊範圍大,但是...

威力堪比AK47?成為無數人的嚮往?

古云:「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想做一名合格的ADC遠程兵,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能「千里之外取人首級」的遠程神兵!那麼在古代,遠程武器哪一種最強呢? 提到遠程武器,大多數人第一反應肯定會想到弓箭,沒錯...

諸葛連弩是一個什麼東西 諸葛連弩是真的嗎

諸葛連弩誕生於三國時期,它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它是被諸葛亮發明出來的,它也成了當時帶有科技的器物,一經使用威力很大,同時諸葛連弩也體現了諸葛亮的智慧。那麼諸葛連弩是一個什麼東西呢?在歷史上諸葛...

關羽兩次中箭,其中一次險些死去!

關羽是三國名將,是萬人敵,在萬軍中斬殺袁紹大將,河北名將顏良,關羽斬其首還,袁紹大軍居然無人能抵擋,這在正史中是有明確記載的。關羽雖然勇猛,但是,關羽一生,史書也明確記載曾兩次中箭,其中一次,差...

諸葛連弩:古代兵器的傳奇與諸葛亮有何關係

根據古書自製諸葛連弩的新聞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也著實讓本就極具神秘感的諸葛連弩引起了大眾的好奇心。諸葛連弩是否真的存在?具有巨大殺傷力的弩又是怎樣發展的呢?諸葛連弩的傳說作為中國古代軍事史上的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