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於以實造名,又善於以名促實丨鬼谷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原文】 循名而為,實安而完,名實相生,反相為情。

故曰:名當則生於實,實生於理,理生於名實之德,德生於和,和生於當。

【譯文】 依照名分去考察客觀事物,依照客觀事物的實際來確定事物的名分。

名分與實際互為產生的條件,反過來又互相表現。

所以說,名分與實際互為依賴,相輔相成。

名分是從客觀實際中產生出來的,客觀實際取決於人們對客觀事物的正確認識,人們對於客觀事物的正確認識,又是名分與實際相吻合而得到的,這兩者相吻合則取決於事物名副其實的得當。

精髓典要;

鬼谷子關於「名實相生,反相為情」的理論,其實就是歷史上絕大多數政治家、思想家都主張的「德才兼備」原則。

「名」為外在的名分,「實」則為實際的才能。

人人都希望能夠脫穎而出,能夠成才,但如何才算是成才,成才的標準是什麼呢?答案很簡單,做一個德才兼備的人。

只講德,不講才,有德無才的人,沒有專長和能力,工作成績平平庸庸;只講才,不講德,有才無德的人,只會鑽空子,損害他人的利益。

毫無疑問,這兩種人都不受歡迎。

德和才猶如支撐人字的撇和捺。

沒有「德」字這一撇,不成其人,沒有「才」字那一捺,人難自立。

修德以養才,修才以養德,德才互動,品學兼優,才是成功之選,成功之道。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也是這樣,只有內在的才智、學識與道德、品質達到一定的高度,才能讓周圍的人以尊敬和敬佩的眼光來審視你,這時的你才能算是這個世界上的一個強者。

1

諸葛亮受劉備「三顧茅廬」之請,出山擔任劉備的軍師。

這時,他只有26歲。

劉備高興不已,將諸葛亮奉若上賓,並時常跟部將們說:「得孔明,我如魚得水。

但以關羽、張飛為首的眾多部屬心中多有不服。

此時的諸葛亮只是教練民兵,尚未展示才智,三千兵馬一直迴旋於新野彈丸之地。

不久,探子飛報說,曹操派大將夏侯惇、于禁領兵十萬,殺奔新野而來。

劉備急忙將眾將召集在一起,商量禦敵的對策。

關公和張飛嘲諷說:「讓『水』去抵抗好了。

諸葛亮知道眾人不服自己,便向劉備要了上方寶劍,升堂調度:「關羽領一千人在豫山埋伏,敵軍來就放過,只等南面火起,就可驅兵出擊,從後面燒毀他們的糧草。

張飛帶一千人去安林背後埋伏,看南面火起,便可出擊。

關平帶五百人,預備引火之物,到博望坡後等候,到初更天敵人到來,便可放火。

樊城趙雲速回,讓他作先鋒,交戰時只要敗,不要勝。

主公自帶一支軍隊作趙雲後援。

你們各按計劃行事,不得有誤。

「我們都出戰,不知軍師做什麼?」關羽冷冷地看著諸葛亮,質問道。

「我坐守縣城。

」諸葛亮坦然回答。

張飛大笑道:「什麼?讓我們都出去跟敵軍廝殺,你留守在縣裡好生自在?哈哈,倒不如我陪軍師一起。

諸葛亮喝道:「寶劍在此,違令者殺!」

關、張冷笑而去,諸將都心裡疑惑不定,劉備心中更是疑惑不安。

諸葛亮說道:「主公不要擔心,今天便帶兵到博望山下屯駐。

明日黃昏,敵軍必到,主公便棄營撤退,見火起就回軍掩殺。

我在此準備慶功宴等你。

且說夏侯惇、于禁率大軍到達博望後,趙雲領兵來戰,夏侯惇與之交戰幾個回合,趙雲且戰且退。

夏侯惇大笑道:「諸葛亮居然敢派出這等人馬與我對陣,不等於是驅狗羊同虎豹決鬥嗎?虧得徐庶在丞相前誇口說諸葛孔明如何了得,我看他也是蠢物一個。

部將韓浩說:「將軍,趙雲急於撤退,恐怕有埋伏。

夏侯惇說:「敵軍兵力如此微弱,就是十面埋伏,我怕什麼!」

直追至博望坡,劉備領兵來戰,幾個回合後,同趙雲一起撤退。

夏侯惇對韓浩笑道:「哈哈,這就是所謂的伏兵嗎?繼續追擊劉備,今晚不踏平新野,我誓不收兵。

天色漸漸黑了下來,夜風也越來越大。

夏侯惇發現兩邊都是蘆葦的狹窄山路,準備撤兵時。

這時,後面的糧草燒起了大火,兩邊蘆葦也著了火,一時間,四面八方都是火,風大火猛。

夏侯惇、于禁和韓浩返回救糧草,卻見劉備和趙雲回軍趕殺,便往博望坡奔回,卻被關羽的軍隊攔住廝殺,又有張飛伏兵。

曹軍頓時大亂,自相踐踏,死者不計其數。

眾將依計一直殺到天明,劉備才勝利收兵,直殺得曹軍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夏侯蘭死於馬下,韓浩奪路逃脫,夏侯惇收拾殘部,狼狽返回許昌。

待諸葛亮輕搖羽扇前來犒軍時,關羽、張飛一齊拜伏在車前,說:「以前是我們有眼不識泰山,今日一戰方知軍師不愧是英才啊,以後我等任由您差遣。

諸葛亮的確是英才,但是英才必須要由實際的能力來證明,方能名副其實。

火燒博望坡是諸葛亮出山後的第一戰,他通過精妙的智謀、精心的安排,使劉備的三千兵馬輕鬆抵禦了強大的曹軍,大獲全勝。

有了這樣的戰績,關羽、張飛等人自然對諸葛亮神機妙算心服口服。

2

企業名牌戰略的核心是「名實相生」。

通過實際操作,既要造就好的產品,即「實」,又要注意造就好的名聲,即「名」。

1985年海爾「砸冰箱」的故事,就是典型案例。

1984年,張瑞敏在青島創立了青島海爾冰箱總廠,致力於冰箱的開發和製造。

為了保證冰箱的高質量,創業的第二年,海爾就從德國引進了世界一流的冰箱生產線,走上了一條品牌之路。

誰知1985年12月的一天,張瑞敏收到一位海爾冰箱用戶的親筆信,信中反映他購買的那台電冰箱有質量問題。

職業敏感性告訴張瑞敏,這不是一件偶然的事件,肯定是批量生產的普遍性問題。

於是,他便立即召集質量檢查部門的中高層經理們突擊檢查冰箱儲備倉庫,結果發現倉庫的400多台海爾冰箱中有76台質量不合格。

張瑞敏隨即召集全體員工到倉庫開現場會,嚴肅地問大家:「我們海爾一向注重質量,但現在冰箱出現了嚴重的質量問題,你們說怎麼辦?」

當時多數人提出,這些海爾冰箱是外觀劃傷,並不影響使用,建議作為福利便宜點兒賣給內部職工。

當時一台冰箱的價格800多元,相當於一名職工兩年的收入。

但張瑞敏卻堅決地表示把76台不合格的冰箱全部砸掉,並掄起大錘親手砸了第一錘!還說了一句日後被海爾人銘記在心的話:「如果今天我們讓有缺陷的產品出廠,這些產品就不會有生命力,以後海爾也永遠無法成為名牌。

」 很多職工砸冰箱時流下了眼淚。

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月里,張瑞敏發動和主持了一個又一個會議,討論的主題非常集中:「如何從我做起,提高產品質量。

」「要麼不干,要干就爭第一」,成為每一個海爾人心中的品牌理念,有力地促進著海爾品牌的成長!

這個當時被不少人認為是「敗家」的砸冰箱事件,在社會上引起極大的震動,成為日後最知名的品牌傳播故事。

也正是因此,開啟了海爾「有缺陷的產品就是不合格產品」、以質量創品牌的序幕。

在1988年的全國冰箱評比中,海爾冰箱以最高分獲得中國電冰箱史上的第一枚金牌。

海爾沒有靠價格戰,沒有靠宣傳戰,而是靠質量贏得了消費者對海爾品牌的認可。

2004年1月31日,海爾第一次入選英國《金融時報》評選的「中國十大世界級品牌」。

2008年3月,海爾在《福布斯》「全球最具聲望大企業600強」的評選中排名13位,是排名最靠前的中國企業。

在《亞洲華爾街日報》組織評選的「亞洲企業200強」中,海爾集團連續五年榮登「中國內地企業綜合領導力」排行榜榜首。

如今,海爾冰箱已躋身世界級品牌行列,成為世界第四大白色家電製造商,是世界冰箱行業中銷量排名第一的品牌,其影響力正隨著全球市場的擴張而快速上升。

海爾冰箱一直追求高質量,正如海爾的一句經營理念所說的:「質量是產品的生命,信譽是企業的靈魂,產品合格不是標準,用戶滿意才是目的。

」這是它本身所具備的實力。

當遭遇不合格冰箱時,張瑞敏果斷地「怒砸海爾冰箱」,更是使海爾的「零缺陷」品牌理念深入人心,提高了知名度,取得了消費者的信賴。

反過來說,這種理念又督促著海爾人時刻嚴格把好質量關,最終創出了中華民族自己的世界名牌!

在打造品牌的過程中,海爾始終抓住了「名實相生」這個核心,善於以實造名,又善於以名促實,貫穿在海爾20多年的經營管理之中。

所以,它能夠獲得眾人的稱讚和信賴絕不是偶然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第十一章 曹操圖荊州!

卻說夏侯惇率軍追趕漢興王劉備和趙雲此時天色已晚,濃雲密布,又無月色;晝風既起,夜風愈大。夏侯惇只顧催軍趕殺已經追趕進了諸葛亮的埋伏圈之中。卻說夏侯惇的兩員副將于禁和李典兩人趕到博望坡窄狹處,看...

三國演義之諸葛亮初戰六千敗夏侯惇十萬大軍

話說曹仁南征敗給劉備之後,曹軍上下都開始不服。劉備有啥厲害的?無非是徐庶厲害。徐庶現在已經跟了曹操,那劉備還有什麼可怕的。就劉備那手下仨瓜倆棗,基本上不堪一擊。因此夏侯惇決定南征,替曹仁完成未完...

三國成語故事:初出茅廬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三十九回,發生在博望坡之戰期間,主人公是諸葛亮。原文如下:

諸葛亮出山第一戰,一戰成名

諸葛亮劉備集團第一智囊,劉備為了請出諸葛亮,三顧茅廬,一時成為一段佳話。諸葛亮出山後跟隨劉備,整頓軍馬,十分用心。而關羽和張飛卻一向瞧不起沒有氣力的諸葛亮,直到諸葛亮博望坡之戰後終於才知道了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