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備考:這些誤區要避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考 生剛剛進入高考的備考階段,心態和方法相當重要。

這決定了高三一年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果,從而直接影響到高考的結果。

當前很多考生都提出這樣的問題:「為 什麼我比別人勤奮,而成績總是沒有明顯提高呢?」這些考生除了學習方法需要調整之外,高考專家還要提醒考生注意不要陷入以下七種複習誤區:

誤區一:對自己沒有準確定位,好高騖遠

很 多考生對自己的實際能力沒有清醒的認識,高估自己的水平,在複習過程中一味地鑽難題,忽略基礎知識,追求巧解偏題怪題,忽略通性通法。

其實,能力是在掌握 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與基本方法的前提下逐漸形成的。

現行高考中對基礎知識的考查占70%,這就要求考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抓基礎,只有根基牢固,才可以談提 高能力。

誤區二:面面俱到,一味求全

對於每個考生而言,無論從全局的角度,還是從單科的角度,都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況且,由於高考試卷受卷面、考試時間的限制,不可能涉及所有知識點,必定是有重有輕,有主有次。

因此,考生在備考的過程中,要注意對重點知識的複習。

重點突出,主次分清,複習效果才會好。

誤區三:學習無計劃,盲目跟從老師

高 三複習一般有近一年的時間,學生要做很多事,學習鞏固知識及提高能力並重。

老師是按全體學生的水平為標準進行複習指導的,但考生之間的基礎有差異,學習方 式和理解能力不盡相同,所以每位考生應該根據自己的特點,擬定出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明確每天的學習任務,合理地安排時間,且一定要完成計劃。

誤區四:零敲碎打,死記硬背

高 考題目的設計思想常常定位在知識與知識之間的橫向聯繫以及各類知識與技能的綜合應用上。

在第一輪複習中,一定要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並且學會歸納總 結知識點和常用的基本方法,了解各部分知識之間的聯繫與轉化,只有這樣才能有利於綜合能力提高和知識的靈活應用。

《考試大綱》中明確指出了減少記憶型的題 目,增加能力型、應用型以及綜合型的題目。

靠死記硬背、犧牲速度換取高分的時代不存在了。

在複習過程中要注意重視思維能力的培養。

誤區五:題海戰術,追求數量

有 這種錯誤思想的考生不在少數,他們認為做題越多,見過的題類就越多,對解題越有利。

其實,並不是做題越多越好,多買幾本參考書就能產生效果。

題是要做,但 要有針對性地做題,明確思路,掌握規律,熟悉方法是最重要的。

若做到一題多解,舉一反三,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去做題,學習成績會提高更快。

考生們 要從題海里走出來,做對一道題,就掌握一道題。

做題時,更重要的是反思一下「為什麼做對了,為什麼做錯了」。

這比大量重複做題要有用。

誤區六:審題粗心,解題方法僵化

解 題實踐表明,條件預示可知並啟發解題手段,結論預告需知並誘導解題方向。

解題之前認真讀題目,正確領會題意,通過思考仔細推敲,抓住問題的實質,從題目本 身獲得儘可能多的信息。

有了一審慢才能有二做快,審題不細緻,不全面,必然會導致快解不快,甚至出現錯解或誤解。

所以要做到審題慢而細,做題快而准。

在解 題過程中,往往會思維定勢化,只以單一的思維方法解決問題,不能從多角度、多層次、多方面去考慮問題,把特殊問題一般化,或把簡單問題繁雜化。

如果在學習 中注意掌握多種解題方法,掌握多種解題思路,經常進行靈活多變的一題多解的訓練,思路拓寬了,解決問題的辦法自然就會更多、更合理。

誤區七:本末倒置,以強補弱

一 般來說,考生各個學科之間有強有弱,這很正常。

但是一部分考生企圖進一步強化強科,花更多時間和精力於此,做題進一步提高強科的成績,彌補弱科得不到的 分。

表面上看似乎有一定道理,其實這個複習策略大錯特錯。

正確的戰略安排是強科更強,弱科強。

比如,某考生數學原來能考120分,滿分150分,提升空間 只有30分,而且提升起來有困難;外語原來只能考90分,還有60分的提升空間,提高起來也相對容易。

在進入總複習後,要對較薄弱的學科和學科內比較薄弱 的環節,進行一次全面的摸排。

利用周六、日,參加弱科、弱項的強化和針對性輔導十分必要。

特別提醒:大數據精準定位高考目標!

鎖定專業:簡單的性格測試,了解適合自己的專業

定位大學:根據分數推薦適合的院校,初步定位高考目標

修正高考目標:根據月考成績,結合優志願系統及時修正分析歷3-5年專業錄取數據和當年招生計劃,精準定位大學和專業,幫助考生以最經濟的分數上最理想的大學!

關注微信:youzy_cn 優志願每天都會推送最新高考資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高三地理第一輪複習誤區,高三地理如何複習

1高三地理第一輪複習誤區誤區一:對自己沒有較準確的定位,好高騖遠。很多學生對自己的實際能力沒有清醒的認識,高估自己的水平,在複習過程中一味地鑽難題,忽略基礎知識,追求巧解偏題怪題,忽略通性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