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關羽的陵墓被盜過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關羽墓在哪裡?關林相傳為埋葬三國時蜀將關羽首級的地方,位於河南省洛陽市老城南7公里的關林鎮。

明萬曆年間始建廟、植松。

清乾隆時又加以擴建,形成現今的規模。

關林總面積約百畝左右,古柏蒼鬱,殿宇堂皇,隆冢巨碑,氣象幽然,為洛陽市著名的古建築及遊覽勝地。

關羽墓

1780餘年來,關林因厚葬關羽首級而名聞天下。

這裡峻宇連甍,古柏森然,淄素入廟,視為嚴宮,形成了濃厚的關公文化氛圍。

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在漢代關廟的原址上,擴建成占地200餘畝、院落四進、殿宇廊廡150餘間、規模宏遠的朝拜關公聖域。

兀立於廣場上的「千秋鑒」樓,為舊時「燈影鑼鼓話興亡」的所在;分立於大門兩側的明代石獅,赳赳而踞,具有凜然不可侵犯的威嚴。

極富封建意味的大門鑲嵌著81顆金色門釘,體現了關林的崇高地位和關羽的身後榮耀;立於儀門左右重達3000餘斤的鐵獅,是明代善男信女敬奉關公的遺物,雖歷400餘載風風雨雨,依然肅穆含威;儀門「威揚六合」匾額為慈禧太后御筆,端莊厚重,彌足珍貴;連接儀門和拜殿的石獅御道為海內外關廟所獨有,甬柱頂雕石獅104尊,百獅百態,圓潤生動,毫無石刻的生硬之感,代表了乾隆時期中原石刻藝術的最高成就。

關林的主要建築均在中軸線上,舞樓(又稱千秋鑒樓)、大門、儀門、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坊、奉敕碑亭(八角亭)、關冢,構成了關林巍峨宏大的建築格局。

其主體建築上的龍首之多,為中原之最。

建於康熙年代的奉敕碑亭,結構端莊,八角亭彩飾華繁、木雕精美,全為木榫勾結。

大殿

始建於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面闊七間,進深三間,高26米。

廡殿頂,琉璃瓦覆蓋,五脊橫立,六獸揚威。

正門上,有12幅明代浮雕木刻。

說的是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等故事。

二殿

五開間,廡殿式,門上懸掛著「光昭日月「匾額,是清光緒帝御題。

殿中塑關羽怒視東吳像,左側站著手棒大印的關平、右側站著手持大刀的周倉。

二殿左右各建有一座硬山式的陪殿,左為張候殿,右為五虎殿。

三殿

三殿硬山式,面闊五間,規模較小,內塑關羽夜讀春秋像、關羽出行圖和睡像,故又稱寢殿。

石坊

寬10米,高6米,三門道。

正額題「漢壽亭侯墓「五字,坊上題聯甚多,均是歌頌關羽之作,書體皆為明清書法,值得欣賞。

八角亭

建於清康熙五年(1666年),構築奇巧,別具一格。

亭內有龜跌座石碑一通,高4.8米,碑頭雕龍,額題「勒封碑記「四字。

碑的正面書題「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林「,為歷代帝王對關羽的最高封號。

舊時帝王墓稱陵,王侯墓稱冢,百姓墓稱墳,聖人墓稱林。

關羽被尊為「武聖「,故其墓稱「關林「。

關林俗稱關帝冢。

相傳,孫吳殺害關羽之後,怕劉備起兵報仇,遂以木匣盛關羽首級,送往洛陽。

企圖嫁禍於曹操。

曹操識破其計。

刻沉香木為軀,以王侯之禮葬於城南。

關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0年經整修,設立了「洛陽古代藝術館」,在兩側廊房內陳列洛陽出土的眾多石刻、碑誌精品。

2006年05月25日,關林作為明至清時期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關羽葬身何處?

關羽是三國著名將領,位列蜀漢「五虎上將」之首,逝世於公元220年。關羽死後頭葬在河南洛陽,身子葬在湖北當陽。現在洛陽、當陽各有一處關羽墓,民間盛傳,關羽「頭枕洛陽,身臥當陽,魂歸故里。」所以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