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夷陵之戰,若劉備帶上趙雲和魏延,還會有白帝城託孤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熟讀《三國演義》的朋友都指定,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不顧諸葛亮等人的反對,摔兵70多萬,揮師南下討伐東吳孫權,這就是著名的「夷陵之戰」,最後以劉備的失敗而告終,此戰是三國歷史的轉折點。

很多朋友了解三國來源於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而「演義」比較不是正史,夷陵之戰在三國正史上的確有的,但並不完全像小說中的那樣,今天我們說的是正史,不是小說。

倘若夷陵之戰時,劉備帶上趙雲和魏延,他還會慘敗嗎?

我們先看看劉備伐吳都帶了哪些人,根據《三國志·先主傳》記載:「先主忿孫權之襲關羽,將東征,秋七月,遂帥諸軍伐吳。

孫權遣書請和,先主盛怒不許,吳將陸議、李異、劉阿等屯巫、秭歸;將軍吳班、馮習自巫攻破異等,軍次秭歸,武陵五溪蠻夷遣使請兵。

由此可知劉備帶了吳班、馮習,把東吳的陸議、李異、劉阿打敗,當劉備吞兵秭歸時,孫權來使求和,劉備不答應,看來劉備為報兄弟之仇,是下定了決心!

我們接著看,《三國志·先主傳》又記載:「二年春正月,先主軍還秭歸,將軍吳班、陳式水軍屯夷陵,夾江東西岸。

鎮北將軍黃權督江北諸軍,與吳軍相拒於夷陵道。

後十餘日,陸議大破先主軍於猇亭,將軍馮習、張南等皆沒。

先主自猇亭還秭歸,收合離散兵,遂棄船舫,由步道還魚復,改魚復縣曰永安。

從這裡可以看到,第二天春,劉備也率軍到了秭歸,吳班和陳式水軍駐紮在夷陵,劉備進軍後,在夷道猇亭紮營,黃權在江北夷陵道與吳軍對峙。

結果陸遜擊敗了劉備,馮習和張南戰死,劉備丟盔棄甲,倉惶逃往魚復,並把魚復縣為永安。

在正史《三國志》中,我們可以看到,劉備在夷陵之戰中帶了吳班、馮習、陳式、張南等將領,最後失敗逃到了永安(劉備是在永安託孤給諸葛亮,小說中改成白帝城),劉備隨身帶的將領們跟趙雲和魏延比起來,其實是差了很大一截的。

趙雲久經沙場,武藝高超為當世罕見,而且為人心思縝密,後被諸葛亮北伐中,趙雲的箕谷之戰可見其智勇無雙;魏延也是蜀中良將,堪稱五虎上將之下第一人,他不僅善養士卒,而且勇猛過人,他鎮守漢中近十年,從沒出國任何問題,可見其軍事才能不弱。

如果夷陵之戰時,劉備帶上趙雲和魏延,結局肯定不一樣了,很可能根本不會輸,就算輸,也不會輸得一敗塗地,後來更不會有白帝城(永安)託孤這回事了。

那麼劉備為何不帶上趙雲和魏延呢?有人知道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歷史上劉備怎麼死的,劉備墓又在哪裡

說到劉備我們都不陌生,但是 對於劉備的死因,想必很多人都有所了解,著名的白帝城託孤的故事你又知道多少呢。劉備的死或多或少的都跟東吳有關係,當時,關羽和張飛都已經相繼死去,而且死的原因都和東吳有關...

夷陵之戰慘敗:趙雲不參加夷陵之戰的原因

趙雲之所以沒有參加夷陵之戰,不是因為劉備不信任他,不重用他了,相反,劉備雖然親自率兵伐吳,然而,益州的戰略布署,一清二楚,馬超和魏延北面防魏,諸葛亮和太子鎮守成都,趙雲督江州,因此,雖然有夷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