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受諸葛亮器重,常隨軍北伐,鎮守漢中力保蜀地平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小編最近停更了兩三天,今天繼續開寫。

前幾篇文章小編介紹了東吳的吳范和魏國的夏侯惇,夏侯淵等人,今天我們將視角回到蜀地,看看漢國中期的著名將領。

常看《三國演義》的朋友也許對漢國中後期的人物比較熟悉,主要有馬忠,鄧芝,張翼,廖化,姜維,諸葛瞻等人。

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是同為漢國中後期的著名將領,那就是王平。

根據《華陽國志》的一段評價「時人語曰:"前有王、句,後有張、廖。

咱們依舊按照我個人的習慣,參照《三國志》來了解他的一生。

一:投降至蜀,力諫馬謖

王平字子均,是巴西宕渠人。

他小的時候因為被寄養在了一位姓何的人,所以原來叫何平,長大後恢復了自己原來的姓氏叫王平。

他曾經和杜濩、朴胡等人在洛陽當官,還跟隨曹操一起討伐漢中。

但是在漢中爭奪戰中,王平投降了劉備,於是劉備封他為牙門將和裨將軍。

建興六年的時候,他屬於馬謖部隊的先鋒。

眾所周知馬謖在街亭之戰中將兵馬駐紮在山上,在駐紮之前全軍都有意見,王平感覺到軍事失誤後連連勸諫馬謖希望重新紮營布陣,但是馬謖依舊我行我素,最終導致街亭之戰大敗而歸。

在街亭之戰馬謖軍隊潰散時,王平所部非常冷靜,他知道部隊如果跟著一起潰散會對全軍受到更大的傷害。

於是他率領一千多人,組織起來以後擊鼓吶喊,張郃看到這個情況以後認為馬謖軍隊有伏兵,於是張郃就被王平騙了沒有繼續追擊。

王平看到張郃軍隊的進攻緩慢下來以後,慢慢地收攬部眾,循循漸退,以他最大的能力儘可能減小部隊損失。

敗軍撤回以後,諸葛亮斬殺了馬謖和張休,李盛等人,並將黃襲的兵權罷掉。

由於王平在整個街亭之戰的良好表現,於是被升為參軍,統領五部軍馬並料理軍營的內事,官位上他被升為討寇將軍,並封為亭侯。

二:北出祁山,統軍漢中

建興九年,諸葛亮繼續他的北伐事業,王平在那一次戰役中被安排在鎮守南圍地區。

當時司馬懿與諸葛亮針鋒相對,命令張郃進攻王平所部,這一對老冤家再次會面,但是王平在軍事方面也有一定造詣,在張郃大軍壓境時穩固防守,沒有給張郃一絲機會,在局部戰場並不占劣勢。

建興十二年,諸葛亮病逝,在大軍回朝時,魏延在軍中作亂,以王平為首的平亂小分隊成功的將魏延所部打敗,魏延最後被馬岱成功斬殺。

王平

在魏延作亂風波後王平升為典軍和安漢將軍,輔助吳懿鎮守漢中,不久後就被封為漢中太守。

鹼性食物年的時候,升為安漢侯並且正式替代了吳懿的位置,一個人管理漢中大小事務,自此王平的地位凸顯。

延熙元年,王平曾經跟隨蔣琬去了趟沔陽,在軍中任前護軍,在蔣琬府中做事。

延熙六年蔣琬回到了涪陵,後來封王平為前監軍,鎮北大將軍,繼續回到統帥漢中的任上。

三:擊退曹爽十萬大軍,智勇雙全

延熙七年,魏國的大將軍曹爽率領步騎兵十多萬進軍漢川,並且行軍速度極快,前鋒已經到達駱谷,軍情十分緊張。

此時漢中的守軍還不滿三萬,雖然救兵必至,但是短時間需要獨自死守一段時間。

無限緊急的情況下如何分配防守和預測防守重點成了首要任務。

魏軍來勢洶洶,很多武將都認為本方兵力不足,應該放棄關隘,死守兩座大城。

等對方有針對性進攻以後,再調派涪陵的兵馬將陽平關偷襲回來最終瓮中捉鱉。

但是王平卻認為漢中和涪陵太遙遠,如果輕易放棄漢中的關隘並不明智。

應該先派遣劉護軍和杜參軍屯兵興勢,自己為機動部隊。

如果敵人分兵進攻,自己則率兵救援,只要死守一段時間涪陵的援兵到達就可以平安守住。

王平

雖然當時各位將領和王平意見並不太一致,但是漢中的護軍劉敏支持王平,於是全軍就按照王平的戰略思想行事。

最後魏軍的進攻計劃和王平預想的一樣,在漢軍拒守陽平關成功後,借著涪陵援軍一道,反攻魏軍,曹爽率軍撤退。

漢中之困解圍。

當時漢國鄧芝主要鎮守國家的東面,馬忠鎮守南部,王平管轄北境,這三個人的鐵三角保衛了漢國安寧好多年,他們三個人也漸漸被天下人所知。

四:不善文學,過於謹慎

王平一生都獻給了軍旅當中,他卻不識字,能夠認識的也不超過十個字。

但是王平能夠口述讓別人代筆寫書,而且內容也都有一定道理。

王平學習的方法就是讓別人念史書,自己來聆聽。

王平雖然學問低但是能夠理解內容大意,並且闡述交流也不無道理。

王平遵守法度,為人一絲不苟,從不打妄語,即使從早上做到晚上,他都非常注意自己的坐姿,從不開玩笑,時刻嚴格要求自己。

但他也有不足的地方,根據記載他有時過於不自信,常常會做出讓人看出不自信的事情。

延熙十一年王平去世,他的兒子王訓繼承了王平的爵位。

在《三國志》中記載王平的事跡其實只有這些,並沒有《三國演義》中描寫的那麼豐富。

綜上所述王平最早是在魏國帳下,在漢中之戰時投降了劉備,並且不斷被重用。

在諸葛亮北伐前期還常常扮演某一軍隊前鋒的角色,但是在北伐後期王平已經能夠獨當一面,統領局部戰爭。

諸葛亮去世後,他治理漢中井井有條,曾抵擋了曹爽十萬大軍的針對性進攻,在軍事活動里起到了重要的決策作用。

他和鄧芝,馬忠三個人一起保證了漢國三面邊境安寧一時。

原創聲明:本文作者由全網統一帳號:「只聊三國」原創。

現已入駐:頭條號,網易號,百家號,大魚號,一點資訊號,企鵝號,公眾號。

其他平台均無授權,轉載請註明出處。

請君明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