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讀書就夠了——為什麼你做不到學以致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理論與實踐.jpg
十幾年時間,一路讀到研究生,我有一個最大的遺憾,那就是讀書期間竟然沒有人教會我讀書的正確方式。
什麼是讀書的正確方式,說來也簡單,就是四個字——學以致用。
這四個字耳熟能詳,但是很長時間都沒有真正理解。
01.什麼是學以致用?
學以致用,聽起來很簡單,就是要把學到的知識和實際應用結合起來。
對於學到的東西,要經常揣摩思考,真正的理解其中的含義,然後按照理論要求在實踐過程中具體的應用。
毛主席說,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親口去嘗一嘗。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這個思,一定不僅僅是頭腦中的反覆思考,更要在實踐中去應用,把這個思考變成自己的行動。
道理聽起來好像很簡單,理解起來也並不難,但是有多少人把這四個字真正不打折扣地用好了呢?
當你讀書的時候,有沒有想到書中的知識和現實生活有什麼聯繫?
當你學到一個比較難的知識點,會不會想著要去把它進行通俗化的解釋,並進行實際的運用?
當你閱讀完一本書的時候,有沒有想過自己的哪些行為可以被書中的知識所改進?
如果你從來沒有問過自己這些問題,可能你還不是太清楚什麼是學以致用。
02.學以致用的威力
有一個91年出生的小伙子,大學畢業前憧憬著如何去BAT巨頭應聘,進入網際網路公司大展宏圖,但是不幸的是,他在所有公司的面試中都被刷掉了。
之後,在讀研究生期間,他做了一個公眾號,專攻深度商業分析文章。
儘管他工作時間不長,但是他文章的深度和對營銷的深刻洞察,卻超過很多工作十幾年的營銷老司機。
去年他的自媒體公司,以估值過億被百度收購,他本人也被百度聘為副總裁。
對了,他就是李叫獸,是不是很勵志的逆襲故事。
他的爆款文章《你為什麼會寫自嗨型文案,x型與y型文案的區別》《為什麼你有十年經驗,但成不了專家?》,關注營銷的人一定看過。
那麼李叫獸身上最突出的特質是什麼呢?我認為就是學以致用。
舉一個小例子,曾經看過他的一個專訪,其中講到他初中時,儘管不是最身強力壯的,但卻是班上打架最厲害的一個人,他是怎樣做到的呢?
他買來很多格鬥擒拿之類的書,回家認真研究,並把戰術要點,反覆操練之後,真的發現,幾乎沒有一個同學能打得過他。
這是他第一次通過學以致用獲得了成功。
此後,一發不可收拾。
李叫獸能寫出那樣有深度的營銷領域文章,首先在於他讀過大量的心理學、營銷學、管理學、決策學等各方面的書籍。
但是,他讀過不僅僅是讀過,而是通過自己的深度分析和大量的練習,把這些知識變成自己的思維習慣和思維方式。
知乎上人提了一個問題《李叫獸是如何搜集和整理信息的?》,李叫獸現身說法,詳細介紹了自己學以致用的思考方式。
而我們大多數人則是,看完書往旁邊一扔去,該怎麼幹還是按照自己的習慣去干。
我們和李叫獸之間還差著一萬個學以致用。
03.學以致用的誤解
也許你會說,道理我都懂,我也知道要學以致用,但是我就是沒辦法做到學以致用,我也學了很多知識,為什麼就用不起來呢?
其實,你並不一定真的懂哦。
對學以致用,有三個誤解需要我們注意。
001.誤解之一:學了就能致用
不少人讀了很多的書,也能夠把書裡面的知識,倒背如流,在談天說地的時候,非常的博文廣識,讓大家覺得很佩服,但在具體工作中,卻往往能力不足、捉襟見肘。
紙上談兵的趙括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也是典型代表。
那些從蘇聯回來的喝了一肚子洋墨水的留學生,以王明、博古為代表,一肚子馬列主義經典著作,在現實面前卻敵不過毛澤東山溝里的馬列主義。
論馬列經典著作毛澤東讀的不多,但是他卻能寫出《矛盾論》《實踐論》這樣的哲學著作,並把這些理論很好地應用到中國革命的實踐中。
是王明、博古他們不想學以致用嘛,當然不是,他們也想把馬列主義,應用到中國的實踐中,但是為什麼用應用不好?
最關鍵的原因,毛澤東是從中國的實踐革命實踐中成長起來的領袖,是在基層最接地氣的實踐中摸爬滾打出來的,他知道,理論的重點和理論的痛點,知道哪些地方能用理論解釋、哪些地方不能用理論解釋,哪些地方還需要拓展理論,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的,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中。
把治國理論,應用好的可以得天下;把商業理論用好的,可以在事業上闖出一番天地。
002.誤解之二:去做就是致用
那麼你也許會問,為什麼李叫獸這樣沒有實踐經驗的人,也能寫好深度的營銷文章,而那些工作很多年的人卻寫不出來呢?這又涉及到我們對學以致用的另一個誤解。
那就是——去做就是致用。
看過一個知識點,簡單對照著就去做了,這樣的行動,並不是致用,即便做了一百次、一千次,如果沒有深度反思,就始終是低水平重複。
李叫獸雖然沒有太多的實踐經驗,但是,他善於反思,而且是深度反思。
這種深度反思能力可以很好地彌補實踐經驗不足的問題。
這種深度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需要進行長期的練習。
所以,要致用還需要對知識進行現實轉化。
這種現實轉化就是要能夠,通過知識激活你自己的體驗,引發你自己對這個知識的經驗性的反思,一切學習不進入經驗性的反思層面,就永遠不可能指導你的行動。
003.誤解之三:看什麼都像釘子
學到一個理論時,有一種人就像手上拿到了一把錘子,發現所有的東西都像釘子,什麼東西都想用錘子去錘一錘,實際上,這並不是真正的學以致用,而是教條主義。
只會機械的使用理論,最終會適得其反。
04.學以致用的內涵
那麼學以致用的真正內涵是什麼?我想可以分兩個方面來理解。
001.學以致用首先要真學
要真正的把知識書本上的知識,與自己的實際體驗,與其他領域的知識進行連結,通過形成知識與經驗的網絡,激活你頭腦對問題的思考。
怎樣做到這一點?你可以對照成人教育學的五大公理看看自己的學習存在什麼問題。
一是自我導向。
成人學習不再有老師給你進行督促,而是你需要自我診斷學習需求,規劃、實施、評估自身的學習。
有效的成人學習一定是主動參與,而非被動接受的。
二是關聯經驗。
經驗是我們的財富,特別是自身的經驗,是最有效的實踐知識,能夠把過去的經驗與當下的知識聯繫起來的能力,是你是否能夠真正學習的重要能力。
三是強調實踐。
這個實踐有三個衡量標準,就是你的學習內容與你的社會角色、工作崗位、所面對的問題之間的關聯度如何?關聯度越高你實踐應用的可能性就會越大。
四是聚焦於解決實際問題。
當我們從學生時代畢業之後,我們一定要確立一個觀念,那就是對知識要講究立即應用。
這樣我們的學習才能從以學科知識為中心轉變為以問題為中心。
五是內在驅動,成人學習一定是要受到內在因素驅動,這些內在因素包括希望解決問題、提升能力和自我實現,如果說,你在成人階段的學習,還要依靠考試、證書等等外物來驅動,那麼你的學習一定是低效率的。
002.學以致用一定要巧致
如何巧致?這就需要學會引導促進,也就是拆書幫所說的I(Interpretation)。
拆書幫有一個公式——
I(引導促進)=以學習者為中心+激活經驗+促動參與+催化應用
其中關鍵就是,要學會通過I,進行反覆的體驗和反思,從而將知識與自己的實際聯繫在一起,進而改變自己的行為,將知識應用到工作與生活當中去。
拆書幫將這個體驗和反思的過程,稱之為「拆為己用」,用字母表示就是A(Appropriation)。
拆書幫有兩種形式可以實踐這個理念:
一種是自己讀書的時候。
你是學習者,也是拆書家,你自己進行引導促進,幫助自己做到反思與應用。
另一種則是一群人一起拆書,有一位拆書家和一群學習者,拆書家進行引導促動,幫助學習者做到反思應用。
05.學以致用,你還需要做到⋯⋯
001.相信並行動
說來也許有點不可思議,阻礙很多人學以致用的第一個障礙,竟然是並不相信學以致用真的能夠有什麼用?
這些人看到書上的知識,總會覺得那不過是書本的經驗,對於實際來說不一定管用。
所以,就根本不會去行動,更談不上學以致用,並取得良好的效果了。
比如,買過《這樣讀書就夠了》的人有很多,但真正的去實踐拆書幫的讀書方法的人又有多少呢?
002.空杯心態
很多時候我們看到一個知識,很容易會覺得學到了、掌握了,實際上不去運用你就並沒有真正掌握它。
當我們背記下一個知識,並不代表我們擁有這個知識,只有當我們發揮出它的作用,對自己的人生產生價值,這個知識才是真正有用的。
在這個學以致用的過程中一定要保持虛懷若谷的狀態,始終保持好奇心,保持去探索的興趣。
正如賈伯斯所說的——keep hungry keep foolish.
003.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可以說是學以致用的雙胞胎。
任何知識要想達到很好的致用效果,一定是經過長時間刻苦的、有技巧的,並且能夠取得反饋並加以改進的練習過程。
沒有刻意練習就不可能形成學以致用的能力。
任何一類知識,都必須通過大量的練習才能夠從顯性知識變成你的默會知識,成為你思考和行為習慣。
就像你看了再多的寫作理論,如果不去寫、不在反思中寫作,你永遠也不可能成為一個作家。
覺得有用就點個讚吧,歡迎關注我,進行深度交流!
一個簡單的閱讀方法,每天為你的寫作加分
小鄭是我們單位的一位同事,國內名牌大學畢業,頭腦靈活、工作能力更是超強,最近卻為寫一篇簡單的短文,跑來求教於我:「我實在是沒辦法了,這幾天我才體會到什麼叫絞盡腦汁,苦思冥想,夜不成寐」。我真的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