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真的只剩下了錢?——兩宋2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宋據說是經濟最繁榮的一個朝代,卻重文輕武,北宋被金滅國,還承受了那靖康恥,,他到底為一個何之國家?

說句老實話,感覺老外比較喜歡宋朝,因為宋朝比較接西方講的近代的民族國家。

美國孟菲斯大學教授孫隆基說道:「在我們探討宋朝是否世界『近代化'的早春,仍得用西方『近代化'的標準,例如:市場經濟和貨幣經濟的發達、都市化、政治的文官化、科技的新突破、思想與文化的世俗化、民族國家的成形,以及國際化,等等。

這一組因素,宋代的中國似乎全部齊備,並且比西方提早五百年。

」陳寅格、錢穆也都認為,宋朝是中國文化的巔峰時期。

文化

「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

」這是陸放翁對自己生活的嚮往,同時也是自盛唐以來文人對自己的最高要求準則,尤其大唐一朝多出邊塞詩人,這是在其他朝代所不顯著的特點,據統計,唐以前的邊塞詩,現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詩》中所收的邊塞詩就達兩千餘首。

湧現了著名的邊塞詩派,代表詩人有高適、岑參、王昌齡、李頎,高適《燕歌行》、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等七言長篇歌行代表了盛唐邊塞詩的美學風格,即:雄渾、磅礴、豪放、浪漫、悲壯、瑰麗。

除此之外,盛唐大詩人李白、杜甫都寫過邊塞詩,這些邊塞詩成為他們的代表作的一部分。

據說李白在當時的文人圈裡大概劍術第一,在武士圈裡絕對文彩第一。

唐朝尤其是唐初,尚武之風還是很盛的, 從高祖到玄宗,一直在對外作戰,到了玄宗已經是大唐向外進取的巔峰時期,所以整個社會都尚武,尚邊功。

邊塞詩人慷慨激昂很正常。

而且那時候遊俠風也很盛行, 五陵少年,長安遊俠兒,簡單來說就是整個社會的年輕人都在搞搖滾,搞古惑仔。

以好勇鬥狠為樂事。

唐代文人崇文尚武,而到了宋代,文人二字慢慢的變成了讀書人,不再尚武,可能跟當時重文輕武的國策有關。

雖然像柳開、王曾、張詠、陳堯咨、陸遊、陸九齡、辛棄疾等等文人,都武藝不凡,其中辛棄疾更試過帶著五十人直闖五萬人的敵營拿下叛將。

但大多塵暗舊貂裘。

但是,宋朝為什麼是這樣的政策。

因為宋朝建立之前地方割據,都是因為駐守地兵力強大,武裝鬥爭激烈。

宋太祖趙匡胤在這種情況下建立宋朝,自然導致朝廷重文輕武。

也就導致後期宋朝被滅。

宋朝剛剛建立時期,人民飽受戰爭之苦,自然也不願意打仗,這也是宋朝重文輕武的原因之一。

各種歷史記載總結出來,宋朝大概就是這樣一個重文輕武的社會體制。

朝廷文臣內鬥爭風,甚至帶兵打仗的將領也時常因為「出力不均」的問題勾心鬥角,出其不意的插你兩刀。

整個朝廷乃至整個國家的氣氛都帶有很濃的鬥爭和理論學術的氣氛。

宋朝不是輸在國力上,是輸在了官僚體制上和心理上,仗可以打輸,如果你自己都覺得自己沒救了,甘願做人家奴才,那你死了也沒人憐惜。

有些東西絕非一支猛藥能夠救得了的,因為他從內到外的潰爛,岳飛有感慨,孫傳庭也有感慨,曾國藩亦是。

陳寅恪先生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宋朝文化之昌盛是空前絕後的,不過也正是因為宋朝藏富於民,其文化才會取得這麼高的成就。

說到宋朝的文化,我們最先想起來的就是宋詞,但除了文人墨客之外,民間甚至「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現在的流行音樂與宋詞比起來,只能說弱爆了。

除了宋詞之外,理學在宋朝產生,宋詩遠超明清,「說話(評書)」是明清小說的源頭。

宋朝是中國文化的巔峰時期。

但在毛澤東眼中的"宋祖"趙匡胤"稍遜風騷",因為他是武將出身。

在漢唐時期中原王朝不斷通過武力與和議維持著與周邊少數民族國家對峙局面,趙匡胤建立了一套不同於漢唐的體制,改變了開拓向外、宣武播文的方針。

代之為強內虛外、沉潛向內為特點的重文輕武的文治靖國策略。

在"文治靖國"的方針支配下,專制政權的獨裁和殘忍有所消解,士人大談建國治國方略,產生了范仲淹、王安石等具有偉大思想和理想的改革家。

當時各種思想得以兼容並蓄,並形成了多種學說。

中國四大發明有三大發明就是在宋朝這裡產生的,就是火藥、指南針和印刷術,這三個發明對世界影響巨大。

1620年英國著名哲學家培根在《新工具論》中指出:「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這三大發明在世界範圍內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狀態都改變了。

」宋朝的文化和科學技術都是世界尖端。

飲食文化是中國文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為以食為天"。

美國生態人類學家尤金•N. 安德森在《中國食物》中說,宋朝時期,中國的農業和食物最後成形。

食物生產更為合理化和科學化。

中國偉大的烹調法也產生於宋朝。

唐朝食物很簡樸,但到宋朝晚期,一種具有地方特色的精緻烹調法已被充分確證。

別的不用說,東坡肉你總該知道。

一日三餐在宋代才普遍起來(但也有部分人家只吃二餐),這隻有在農業產量大為提高、食物變得豐富並且有了夜生活之後,才可以實現的。

宋人對於飲食是非常講究的。

富貴人家,「凡飲食珍味,時新下飯,奇細蔬菜,品件不缺」,甚至「不較其值,惟得享時新耳」。

為了嘗到新鮮,不惜金錢。

城市下層人也能從飲食店找到物美價廉的食品,據《夢粱錄》記載,「更有專賣血髒面、齋肉菜面、筍淘面、素骨頭、麩筍素羹飯,又有賣菜羹,飯店兼賣煎豆腐,煎魚、煎鯗、燒菜、煎茄子,此等店肆乃下等人求之粗飽,往而市之矣」。

宋朝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文化最發達的時期,與外國的文藝復興意義相同,宋朝從皇帝到士人,對琴棋詩畫幾乎無一不通。

瓷器也是世間一絕,宋朝的百姓可以說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最幸福的百姓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宋太祖趙匡胤為何能和秦皇漢武唐宗並肩齊名

趙匡胤,宋王朝的開國皇帝,廟號宋太祖。出生於洛陽夾馬營,祖籍河北涿州。公元948年,投後漢樞密使郭威幕下,屢立戰功。公元951年,郭威稱帝,建立後周,趙匡胤任禁軍軍官,周世宗時官至殿前都點檢。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