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的死因另有蹊蹺?趙匡胤一百多年前就為岳飛的死埋下了禍根!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提及岳飛,除了褒讚他高尚的民族氣節之外,惋惜和同情似乎更是我們的主流情感。

岳飛被趙構和秦檜君臣殘害當然是千百年來最讓人心寒的一樁冤案,但是岳飛的死並不是偶然,而是時代的必然,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岳飛是必須要死的。

我們說岳飛必須死,說的非常肯定,那麼導致岳飛必須死的原因又是什麼呢?仔細分析下來,無外乎這樣兩個方面。

第一個原因,恐怕跟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密切相關,甚至可以說趙匡胤是岳飛最終被殘害的元兇。

我們都知道,趙匡胤出身於軍人世家,因為家道中落,他就一個人跑出去風風火火闖九州,後來投靠在了後漢樞密使郭威的麾下。

沒過多久,郭威就起兵造反自己當了老闆,趙匡胤因為戰功卓著,所以很快就被郭威提拔了起來。

郭威的養子柴榮即位後,趙匡胤更加得寵,一躍成了後周朝的軍事一把手,在常人看來,這個時候的趙匡胤已經達到了人生的巔峰,但是上天卻給了趙匡胤一個更大的機會。

就在趙匡胤當著大官享受著權利的時候,後周世宗柴榮駕鶴西去了,他只有七歲的兒子柴訓登上帝位,遼國與北漢瞅准新帝登基的機會,大兵進攻,作為後周軍事一把手的趙匡胤臨危受命,帶領重兵出城迎敵,走到河南陳橋這個地方,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和眾多將領商量了一晚上,決定擁立趙匡胤為帝,而且不知道從哪裡弄了一件黃袍硬批到了趙匡胤身上,就這樣,幾乎沒怎麼流血犧牲,趙匡胤就相當漂亮的完成了一次改朝換代。

趙匡胤黃袍加身的親身經歷,再加上安史之亂以來,武將們擁兵自重的歷史教訓,使得趙匡胤形成了一種「臥榻情結」。

這種情結對內表現在他對武將的打壓,對外則表現為對其他國家的征伐,當時,他派兵攻打南唐,後主李煜曾派人來質問趙匡胤:「我南唐究竟做了什麼,要受到你宋朝如此不公平的對待?」趙匡胤直截了當的說道:「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由此可見,趙匡胤臥榻情結的強烈程度。

正是因為趙匡胤的這種情結,使得他對武將有了很大程度的懷疑和畏懼,所以他登基後先是「杯酒釋兵權」,回收了下放給武將們的軍權,然後又制定了「重文輕武、守內虛外」的基本國策。

這些基本國策也成了宋朝的一個傳統,到後來的南宋也嚴格的執行著這項國策。

所以,有宋一代,武將們的地位都是很低的,岳飛在戰亂中實力逐漸坐大,一度掌握了南宋朝將近五分之三的兵力,自然要成為趙構、秦檜等人打壓的對象。

所以他最終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殘害也就成了必然事件。

第二個原因是岳飛的性格,可以說岳飛之死很大程度是死於他的性格

其實剛開始的時候,趙構是很器重岳飛的,親自書寫「精忠岳飛」四個大字,製成錦旗賞賜給他,還準備把全國五分之三的兵力交給岳飛節制。

但是後來發生了幾件事,讓趙構的思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開始猜忌和疏遠岳飛。

一次,岳飛和趙構二人聊天,聊的正嗨的時候,岳飛突然對趙構說:「希望皇上以大局為重,儘快解決繼承人的問題。

」此話一出,氣憤驟變,儘管當時趙構非常信任和器重岳飛,但是他還是非常氣憤的呵斥道:「你手握重兵,皇位繼承人這種事需要你干涉嗎?」岳飛只好十分尷尬的退了出來。

當時是什麼情況呢?趙構受驚嚇過度,喪失了生殖能力,而且唯一的兒子才剛死不久,岳飛莽撞的扔出這個問題,不等於是在揭趙構的傷疤嘛,趙構的憤怒程度可想而知。

要是岳飛是一時說錯話倒還情有可原,但雷人的是,沒過幾天,岳飛又給趙構寫了一封奏摺,上邊再次提到了這件事,儘管岳飛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岳飛確實犯了一個皇家大忌:手握重兵的武將對皇位繼承問題感興趣。

這難免讓趙構對岳飛產生懷疑。

上邊的這件事沒過多久,南宋朝又發生了「淮西事變」,一個武將帶著四五萬人的大部隊集團叛變,投靠了其他朝廷,這讓趙構得到了一個很徹底的教訓:武將的危害到底有多可怕。

於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趙構就開始了對武將的集中清算。

其實,當時被一起打壓的還有「中興四將」中的另外兩個人,韓世忠和張俊,只不過這兩人有著很高的政治智慧,他們懂得明哲保身,所以逃過一劫,而岳飛只有一腔報國熱血,少了某些政治上的智慧,因此落得個必須死的下場。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趙匡胤能做皇帝,多虧了這個人替他背黑鍋

說起趙匡胤,我想幾乎所有中國人都耳熟能詳。趙匡胤是大宋王朝的建立者,也被稱為宋太祖,「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中的宋祖說的就是他。趙匡胤(927年-976年),出生於河南洛陽,祖籍河北保定,我國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