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群雄之-劉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劉備,諡號昭烈皇帝,史家又稱為先主。
根據《三國志·先主傳》,劉備是漢朝的宗室,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
他為人謙和、禮賢下士,寬以待人,志向遠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為世人稱讚,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公元221年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史稱蜀或蜀漢,占有今四川、雲南大部、貴州全部,陝西漢中和甘肅白龍江一部分。
公元223病逝於白帝城。
終年63歲,諡號昭烈帝,廟號烈祖,葬惠陵。
後世有眾多文藝作品以其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廟為紀念。
劉備雖然是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但是他父親早死,家境貧寒,與母親賴販草鞋、織草蓆度日,生活非常艱苦。
劉備從小就志存高遠,在爾虞我詐的三國亂世中,他以卓越的品質、謙遜的作風招攬了一大批至死不渝的忠志之士(如關羽、張飛、糜竺、簡雍、孫乾等),雖然他一生遭遇多次挫折,但最後以堅韌不拔的毅力,終成大事,建立蜀漢,從一個賣草鞋的變成昭烈皇帝,其一生是充滿傳奇色彩的。
劉備賣草鞋的故事:劉備在沒當皇帝以前,是一個一個很窮的人,沒有正式的工作單位,沒有讓人看得起的社會職業,也沒有一位江湖大佬欣賞他,可以說,劉備是三國里無產階級的形象代言人,他的前半生是靠賣草鞋來支撐生活乃至理想信念的……
草鞋是窮人穿的,劉備能在這上面賺錢?不好說……但從側面可以看出,生活給劉備的選擇性不多,生於亂世,卻胸懷天下,還要堅持自己仁義的道德底線,這是很難的,尤其是對於一個時刻以中山靖王后代自居的皇叔草根而言,現實的殘酷與玄幻理想的衝突………保持內心不為外物所擾的寧靜,這是需要人生經歷與智慧的。
劉備作為一個優秀的政治家、軍事家,他的優點是多方面的,如愛民愛材、寬厚仁義、知人善任,待人公正真誠。
《三國志》評論劉備「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盡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
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不二,誠君臣之聖公,古今之盛軌也。
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俠,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看,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竟利,且以避害云爾。
」
他能將一大批優秀的政治、軍事人材收為己用。
最典型的範例就是諸葛亮,據《三國志》記載,劉備臨終前遺言諸葛亮:「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
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諸葛亮卻在大權在握時,念念不忘完成劉備的遺志,最後在北伐的戰爭中「鞠躬盡瘁,死而後己」。
劉備的政治品格特點,是中國傳統的政治思想理念的體現。
孔、孟的政治主張強調「德治」,強調「仁政」,告誡統治者要「以德服人」,要用自己的人品、高尚的道德來影響臣民,征服百姓。
劉備在複雜的政治鬥爭實踐中領略到遵循儒家政治思想理念對於角逐天下的重要性,十分注意自身品德人格的修養,樹立賢德之君的風範,臨終時仍不忘留下遺詔告誡劉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正是這個「惟賢惟德,能服於人」的基本政治理念,鑄成了劉備一生受人敬重的政治品格,成就了劉備的一生霸業。
三國之蜀漢 備終不為人下 其謀未可測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221年----223年在位3年,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販草鞋、草蓆為生。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諡號昭烈皇帝,史家又...
關羽兵敗荊州劉備為何不救
對於蜀漢政權來說,關羽失荊州是一個致命傷。它使得諸葛亮精心設計的《隆中對》戰略規劃未能實現,興復漢室最終也成了泡影,蜀國因此一蹶不振。關於蜀漢在荊州戰役中為何不發救兵的問題,《三國志》中沒有記載...
就屬這位皇帝最能哭了,無人能比
大家對他肯定一定也不陌生,他就是劉備,三國時期蜀漢的開國帝王,諡號昭烈皇帝,史家又稱為先主。三國時期非常有名的政治家。劉備的祖父劉雄被舉為孝廉,官至東郡范令。劉備的父親劉弘早亡,少年劉備與母親...
劉禪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嗎?蜀漢在劉備和劉禪後還有皇帝嗎?
大多數人對於蜀漢的了解是來自與《三國演義》,不過對於哪些對歷史有研究的學者,《三國志》是不可不看到,那麼蜀漢到底有那幾位皇帝呢?劉備(公元161年-223年),漢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
三國最大謎團:關羽慘敗荊州劉備為何不救
對於蜀漢政權來說,關羽失荊州是一個致命傷。它使得諸葛亮精心設計的《隆中對》戰略規劃未能實現,「興復漢室」最終也成了泡影,蜀國因此一蹶不振。關於蜀漢在荊州戰役中為何不發救兵的問題,《三國志》中沒有...
堅忍不拔,終成大事的劉備!
1、劉備(公元161年7月16日—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諡號昭烈皇帝,史家又稱為先主。根據《三國志·先主傳》,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