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趙光義為什麼敢在皇宮大內殺掉自己的大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公元976年(開寶九年)十月二十一日夜,宋太祖趙匡胤召見他的親弟弟晉王趙光義進宮,趙光義從小跟隨哥哥征戰,兄弟二人感情很好,是夜,二人屏退左右,開始飲酒,伺候皇帝的宮人們怕皇帝叫自己時聽不見,不敢離得太遠,但是皇上發話了,又不敢離得太近。

這個距離是相當不容易把握的,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突然宮人們遠遠的看到,窗內燭影搖動,一個人影一會起身,一會又俯身,突然是一聲斧擊聲,然後一切歸於平靜。

第二天,趙光義急招宰相趙普進宮,宣稱太祖已經駕崩了,這位結束了唐末以來百年軍閥割據局面,開創大宋朝三百年江山的曠世明主就這樣不明不白的走完了他的人生路程。

趙匡胤的一生有兩大重要歷史事件,一個是成就帝業的陳橋兵變,還有一個就是讓他失去帝位,丟掉性命的燭影斧聲。

這兩個事件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它們都是政變,而且是在中國歷史上相當成功又精彩的政變,代價小,見效快。

陳橋兵變,趙匡胤黃袍加身之後,回到開封,滿朝文武,只有一個大臣反對,因此可以看出,當時的趙匡胤是多麼的眾望所歸,這次政變之所以能這麼成功,無外乎以下幾個原因,1、掌握兵權,2掌握了很多大臣,3、皇帝年幼。

當了皇帝的趙匡胤吸取了五代時武將掌握軍權的教訓,又神話般的通過杯酒釋兵權,解除了跟隨他的武將們的軍權。

這本是無可厚非的事,而且他的做法,比起劉邦和以後的朱元璋來,也是相當仁義了。

但是這又產生了一個副作用,就是把跟隨他的大臣了武將都得罪了,兄弟們給你披上黃袍,可不是為了回家種地的。

這就使得很多大臣對皇帝不滿了,但是,這幫大臣武將也不敢發作,只能乖乖交出權利,直到那個人的出現。

十幾年後被封為晉王的趙光義成了開封尹,掌握了開封城內兵馬大權,很多大臣便紛紛倒向了他。

趙光義身為陳橋兵變的參與者很了解其中的流程,陳橋兵變的成功條件,他已占其二。

手中掌握的權利,又有群臣支持,加上人的慾望,這讓他自信心爆棚,以至於在重兵保衛的皇宮大內就敢殺掉自己的親哥哥,成功的複製了一出陳橋兵變的好戲,可以說這場燭影斧聲就是陳橋兵變的翻版。

而且他比陳橋兵變還成功,趙光義繼位後滿朝文武,竟沒有一個人反對。

這裡不討論趙光義的行為是否正義,應該說人到了這一步,都會想更進一步。

趙匡胤最大的錯誤就是太仁慈太信任他這個弟弟,給了他兵權,又對他招攬大臣視而不見,以至招來這場殺身之禍。

從這一點看,趙光義就做的很好,趙光義即位後,先是逼殺了趙匡胤的長子德昭,幾年後幼子德芳也神秘身亡。

直到一百多年後,宋高宗趙構由於不能生育,沒有親兒子,大臣們才建議在太祖後人中尋找繼承人,但是被趙構嚴詞拒絕了,直到有一天趙構做了一個夢,據說是夢到太祖把他帶到了當年的太祖太宗飲酒的宮殿,讓他看到了燭影斧聲的全部景象,他這便把皇位傳給了趙匡胤的七世孫趙昚,宋代的帝位才又重新回到了太祖一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燭影斧聲中,趙匡胤真是被親弟弟謀殺了嗎?

燭影斧聲中,趙匡胤真是被親弟弟謀殺了嗎?宋太宗趙光義接了老兄宋太祖趙匡胤的班,當皇帝這種事情吧,兄終弟及,在歷史上還真不多見,一般皇帝老子哪個不不想著傳位給自家兒子啊,更何況,當時老趙兒子趙德昭...

百川論道|趙匡胤

文 | 百川趙匡胤,史稱宋太祖,男,漢族,927年3月21日生,壽命50歲。屬相豬,星座白羊座, 河北涿州人。960年,他在陳橋驛發動兵變,黃袍加身,代周稱帝,成為宋朝的開國皇帝,定都開封。

從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到斧聲燭影

我們都知道宋太祖趙匡胤,中國北宋王朝的建立者,是今河北人。原在後周任禁軍軍官,周世宗柴榮時官至殿前都點檢,周世宗英年早逝後,恭帝即位,主幼,960年,他以「鎮定二州」的名義,謊報契丹聯合北漢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