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名將錄:田單,臨危受命一己復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說田單這個人之前先說說齊國當時的情況吧,當時齊國齊湣王一時腦熱帶兵滅了宋國,因為宋國當時是重要交通樞紐,宋國被齊國占領,很大程度上這威脅到了其餘五國的國家安全,這自然引得五國不滿,其中主要是燕國和秦國,特別是燕國,齊對燕國可是有滅國之仇的而齊國是唯一能與秦抗衡的國家,所以倆國都賣力的煽動其餘三國伐齊,在各自利益的面前六國形成了合縱準備黑吃黑,共同狙擊齊國。

齊國和五國聯軍在濟西發生了一場大戰,結果是齊國軍隊被擊敗,齊國戰敗後其餘四國見好就收退了兵而燕國則接連拔了齊國七十座城池,把齊國吃的就剩下莒和即墨了,而在那不久楚將淖齒又把齊湣王殺了,老大死了,地盤也沒了可以說當時的齊國已是名存實亡,即將從人們視線中消失.

故事講到這我們的男主人公在幹什麼呢?人家此時正在逃亡到即墨的路上,到即墨之前即墨大夫就很自覺的犧牲為田單讓位了,身持主角光輝的他自然而然被眾人推舉當上了城守。

剛剛上任田單就打出一套組合牌,先是穩內,雷厲風行的集齊七千壯卒加強防務,加固城牆做好了持久戰的準備,然後開始走心,大打感情牌,和將士同甘共苦,同食同住同勞動,毫無領導架子上到前線親自巡邏,巡城過程中分食給守城將士,甚至將家人編入隊伍,得到了城內軍民的信任緩和了即墨城內緊張的氣氛,初步穩定了人心。

當然這些是遠遠不夠的,打仗不是靠一腔熱血就能贏得,要以少勝多,必須最大程度削弱敵軍戰力,怎麼削呢?當然是老辦法,用屢試不爽的反間計,田單派人去燕國散播樂毅的謠言,說樂毅遲遲打不下即墨是為了找機會在齊國稱王,燕王聽了這種言語馬上派騎劫來取代樂毅,而機智的樂毅被替換後為了保命跑去了趙國,這反間計成功趕走了名將樂毅,還打擊了燕軍士氣為以後的軍事行動打下了基礎。

可能很多人會問,怎麼反間計老套路為什麼老是屢試不爽呢?這裡解釋下田單反間計為何成功,其一 帝王猜忌心重,容不得任何威脅 其二 長達五年的戰事讓本來國力就不強的燕國承受了巨大的消耗,所以此時必須有人去打破僵局,這點和長平之戰趙惠文王替換廉頗一樣。

經過這一套組合牌,即墨情況好轉很多,樂毅這老對手走了,敵軍士氣大打折扣,剩下的就是給突圍營造氛圍,進一步提高已軍士氣,打擊敵軍士氣,於是城中百姓吃飯時在院子擺出飯菜祭祖,實際上是為了吸引飛鳥進城下來吃食,而田單對外宣稱這是神跡這,每當發布命令,便宣稱為上天的旨意,這成功迷惑了燕軍讓燕軍不敢大膽進犯,古代人嘛,最信的就是神鬼之說,這舉動不但讓燕軍心生敬畏,也讓給了百姓心靈支柱和信仰讓他們更為團結,不久即墨城上下真的認為自己受神的庇佑而信心大增從而真正擰成了一條繩子。

當然成了繩子也難以捆住圍在外圍虎視眈眈的野獸,還需要一樣東西--火,怒火,田單再用計謀讓燕軍將戰俘割鼻,還讓燕軍挖城裡人的祖墳,割鼻就算了祖墳還給人挖了誰能忍的了,此舉引起了守城士兵無盡的怒火,紛紛摩拳擦掌要決一死戰,這把火是徹底燒著了,這時田單還覺得不夠保險,再叫城內富豪給燕軍將領送金銀財寶麻痹燕軍說即墨將降破城時希望保一家老小安全,然後藏起了精銳士兵,把傷殘病弱放在城牆看望,燕軍一看即將占領即墨,紛紛沉浸在回家領戰功的喜悅中,徹底放鬆了警惕。

天時地利人和都站在田單一邊,此時的田單還是有些不放心,再出一計--火牛攻城,讓牛披上華麗的衣物,牛角綁上刀劍,牛尾綁上蘆葦,深夜裡派人點燃牛尾上的蘆葦,數千頭牛尾巴著火疼的從四面八方沖向毫無防備的燕軍軍營而五千精銳士卒跟在其後一起殺敵。

燕軍一看這些著火怪物,第一反應就是跑路,結果引起了連鎖反應恐懼瀰漫到整個軍營導致發生了踩踏,可憐燕軍大將騎劫就死在這場大逃亡中,而田單乘熱打鐵,一直追擊敵軍,走到哪哪就起義燕軍被裡應外合的軍隊打得節節敗退,短短几個月便收復了七十座城池成功復國。

而我們的英雄田單呢?被封安平君,一時間此壯舉成為了各國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在齊國的聲望無人能比,這也引起了齊王的猜忌和不滿,不少奸臣趁機添油加醋導致田單逐漸被冷落排擠,最後趙國用五十七座城池換來田單,田單心灰意冷的去了趙國安度餘生,善始善終也算是好歸宿。

最後談談我對田單的看法吧,他隻身復國的壯舉在整個戰國甚至是整個華夏民族歷史中都是不可複製的,單憑這一點就足夠千古留名了,無需用過多華麗的辭藻去描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歷史上的即墨之戰復國後的齊國

齊國在東周時期一直都是東方的大國、強國,到了戰國後期,基本上形成了秦國和齊國兩強的局面,甚至在秦國的齊湣王還曾同秦國的秦昭襄王並稱為東西二帝。

收國土田單用計,縱火牛劍走偏鋒

田單,本是齊國王族遠支,名不見經傳。齊泯王時期,燕王為替父報仇,聯合趙、楚、韓、魏,起五國雄兵拜樂毅為將,勞師動眾出征齊國。樂毅作為一個被諸葛亮推崇嚮往的人物,自然是不負眾望,一路攻城克池連戰連...

戰國名將錄-完美戰神樂毅

樂毅在戰國歷史上是有名的軍事家,政治家,配五國相印,更是讓曾經弱小的燕國日漸強大,領軍伐齊,更是連下齊國七十餘城,創下了一月之內攻下城池最多的記錄。後人評價有:「古之所謂將才者,曰儒將、曰大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