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酒釋兵權後,趙匡胤還幹了一件他自己都不好意思說的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趙匡胤

作為開國皇帝,在如何對待功臣這一問題上,趙匡胤應該說是非常仁慈的。

因為他沒有對這些功臣實行殺戮,而是通過一種溫和的方式讓這些功臣交出兵權。

而後,趙匡胤還把他們安排到一些富裕的地方去做官,並且把自己的妹妹和女兒都嫁給了這些功臣。

其對待功臣的方式,在中國史書記錄里,即便不是絕無僅有,至少也是難得一見。

所以,從這一點上說,趙匡胤是一個非常大氣的政治家,顯出一種恢弘大度的王者風範。

杯酒釋兵權

不過,杯酒釋兵權後,趙匡胤卻幹了一件他自己都不好意思說的事。

在趙匡胤時代,宰相的地位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趙匡胤為了進一步加強皇權,除了從權限制度上削減宰相的權力之外,在禮儀體制上也刻意予以打壓。

為此,這位對功臣相當大度的皇帝,卻很小器地對宰相耍了一個小花樣。

秦漢時期,宰相地位極為尊崇。

拜相時,皇帝要施以大禮。

在朝廷上,宰相有時甚至也皇帝一起接受百官的叩拜;皇帝如果在街上遇見宰相,雙方必須下車相互施禮;宰相生病時,皇帝要到相府探視等等。

隋唐時代,宰相的身份沒有那麼尊貴了,但是仍然可以面對面地坐在皇帝面前,品著香茗,商討國事,輕鬆而從容,這便是所謂的「坐論之禮」。

這種「坐論之禮」,對宰相來說是地位崇高的一種體現,但對皇帝而言卻是地位接近的一種體現。

對此,趙匡胤並不滿意。

於是,一天早朝,趙匡胤忽然對宰相范質和王溥說:「我眼睛有些昏花,看不清楚,你們把奏摺拿到我面前來吧。

」范、王二人不知是計,便離開座位,向前遞上奏摺。

結果,已事先經過皇帝授意的內侍們趁機將范、王二人的坐椅搬走。

對於這個意想不到的舉動,久經官場的范、王二人心領神會。

他們也不言語,就站著參加完了這一天的朝會。

從第二天起,范、王二人上朝都不再坐椅了,而是主動將奏摺遞交給皇帝。

不久,他們又聯合其他一些大臣共同向皇帝上疏,要求廢止傳統的「坐論之禮」,皇帝自然接受了這一建議。

從此以後,宋朝的宰相們就只能和尋常官員一樣,站在朝堂上與皇帝議事,遂成為制度,宰相的地位也逐漸下降。

那一年,趙匡胤大約35歲,眼睛昏花顯然只是個藉口而已。

後來,到了明太祖朱元璋及其以後的時代,宰相們就必須跪著伺候了。

大氣的趙匡胤,為了加強自己的皇權,就這樣對自己宰相們做了一件上不得台面的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