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才是孫策遇刺的幕後主使,三點理由可以證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孫策遇刺這件事上歷來眾說紛紜,有人說刺客是郭嘉派的,正因為刺客是他派出的,所以他才敢和曹操打包票說孫策必死於匹夫之手。

也有人說,孫策遇刺純屬是個偶然事件,並沒有什麼人刻意去主使。

對這兩張說法小編都不太贊同,我認為在孫策遇刺這件事上孫權是有很大嫌疑的,他才是真正的幕後主使,理由有以下三點。

第一,刺客是如何掌握了孫策的行蹤而事先在江邊埋伏的呢?當時孫策雖然名義只是個討虜將軍,但事實上他確實江東的土皇帝,而這幾個刺客只是許貢普通的門客而已,有的史書上甚至直接稱他們為『家奴』——很明顯,他們的社會地位很低。

裴松之雖然很欣賞他們的忠義,很讚賞他們的人格,但是,裴松之還是稱他們為『無聞之小人』,即社會地位十分卑微的人。

幾個社會地位如此低刺客,又怎麼可能會如此清楚的知道孫策這個江東之主的行蹤呢?打個不很恰當的比方,美國總統明天會去哪裡,具體到哪條街哪個屋,平民百姓能提前刺探到不?完全不可能!所以,一定是某個有能力獲得孫策行蹤信息的人,把孫策的行蹤透漏給了許貢的門客!好讓他們提前去埋伏,從這一點來看,孫權無疑是最大的嫌疑人。

第二,孫策遇刺後,孫權是最大的獲益人。

孫策是有兒子的,他的兒子名叫孫紹,當時才十歲左右。

如果孫策不死,孫權這輩子怕是當不了江東之主的。

為了上位,孫權只能冒險一搏,許貢的門客要為主報仇,孫權則要乘機上位,兩家各取所需,一拍即合。

孫策臨終時果然把江東交給了孫權,不交給孫權又能交給誰呢?孫紹當時還是個十歲的孩子,在當時的亂世是根本守不住孫氏基業的,搞不好連小命都要丟掉。

第三,孫權稱帝後僅僅追諡孫策為長沙桓王。

公元229年孫權稱帝,孫權稱帝後追諡孫堅為武烈皇帝,而孫策僅僅被追諡為長沙桓王。

要知道江東的地盤差不多都是孫策打下來的,孫權並沒有開闢多少疆土,他從孫策手中繼承了江東基業然後做了皇帝,怎麼說也要追諡孫策為皇帝吧,然而孫權僅僅追諡孫策為長沙桓王,這就擺明了他孫權繼承的是他老爹孫堅的基業,和孫策沒什麼關係。

如果當初孫策遇刺孫權完全沒有參與的話,他幹嘛要這麼做呢?

綜合以上三點來看,在孫策遇刺這件事上,孫權幕後主使的嫌疑最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歷史上的今天

200年5月5日,東漢末年著名將領孫策被刺客淬毒身亡孫策(175-200),字伯符,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區人。破虜將軍孫堅之子,吳大帝孫權長兄。東漢末年割據江東一帶的軍閥,漢末群雄之一,三國...

孫策後代 歷史上孫策被誰殺的

孫策的後代是誰沒有享受到榮華富貴的孫策,在弱冠之年便擔起大任,即使有才能,成為當時的一方軍閥。但由於天妒英才,使他還未成就,就早早的過世了。不過,儘管孫策英年早逝,但他在家庭這方面,還是挺美滿的...

東吳孫權的大哥孫策到底是誰暗殺的?

孫策,字伯符,破虜將軍孫堅長子、吳大帝孫權長兄。東漢末年割據江東一帶的軍閥,三國時期孫吳的奠基者之一。人稱「小霸王」。孫堅去世時,孫策僅有十七歲,他接管江東後,屈事袁術。公元197年,袁術僭越稱...

三國24名將:小霸王孫策

一呂二馬(趙)三典韋,四關五趙(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神槍張繡與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

孫策之死疑點重重,和孫權無關,和曹操有關

小霸王孫策是江東猛虎孫堅的長子,孫堅死後,當時年僅17歲的孫策以傳國玉璽換取袁術的支持加上父親的舊部,東渡長江連敗揚州刺史劉繇,會稽太守王朗及吳郡嚴白虎等地方實力,一步步平定江東並在和荊州劉表的...

孫策之死或是曹操所為?

孫策(175年——200年),字伯符,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江東猛虎」孫堅的長子,「東吳大帝」孫權的兄長,東漢末年割據江東一帶的軍閥,漢末群雄之一,三國時期孫吳的奠基者之一。《三國演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