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守、退:實力強勁的董卓為何選擇了退守涼州、遷都長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二月,董卓軍挾持漢獻帝、朝廷公卿及洛陽的百姓,在步兵和騎兵的驅趕、逼迫下遷往長安。

由於當時糧食缺乏,餓死者,相互擁擠踩踏導致受傷、死亡者及由於秩序混亂而引起的相互搶掠械鬥至死者無數,屍體遍布沿途大道,景象甚為悽慘。

董卓還下令將洛陽洗劫一空,並焚燒了洛陽。

一目目觸目驚心的景象......連董卓都免不了舟車勞頓。

那麼,董卓為何要大費周章、如此「勞苦」的從洛陽往長安遷徙呢?

董卓遷都的大背景是以袁紹為盟主的關東聯軍的進犯,董卓軍不外乎三種應對方式:攻、守、退。

先來看看攻。

要麼直接武力對攻,要麼離間瓦解。

一交戰,就折了華雄,縱有悍將呂布也不能戰勝,後來雖有徐榮的光輝戰績,但董卓軍也讓孫堅打的銳氣盡失,胡軫、呂布、甚至董卓親自出馬都被孫堅打敗。

董卓親自出兵和孫堅在眾皇陵地帶交戰,董卓敗走,退兵駐守黽池,在陝地集結兵馬。

孫堅進攻洛陽宣陽城門,又攻打呂布,呂布又戰敗逃走。

孫堅於是打掃皇室宗廟,填補被挖開的各處陵墓,分兵出函谷關,到新安、黽池之間,以截斷董卓後路。

董卓對長史劉艾說:「關東諸將戰敗幾次了,干不出什麼名堂了。

只有孫堅有點氣,各位將軍要小心。

」於是派東中郎將董越駐紮黽池,中郎將段煨駐紮華陰,中郎將牛輔駐紮安邑,其餘中郎將、校尉分布在各縣,以抵禦山東的軍隊。

來硬的不行,就來軟的,收買他們,但孫堅、曹操根本不買帳,瓦解不了。

進攻不行那就守。

關東聯軍的兵力大約在二三十萬,但董卓在洛陽兵力不足、主力兵力也不容樂觀。

當初,董卓進京時,步騎兵不過3千,自己嫌兵少,怕不被遠近各處所服,大約有四五天總是夜裡偷偷把軍隊從城裡開出來在附近紮營,天亮後卻大張旗鼓回城,使人以為西邊的軍隊又到了,洛陽城中無人知道。

不久何進和他弟弟何苗先前率領的軍隊都歸順了董卓,董卓又讓呂布殺了執金吾丁原而兼并了他的部眾,董卓軍隊大大增多。

其實,董卓真正在洛陽的兵力,恐怕真的只有這麼多。

3千自己的精銳加上何進、何苗、丁原餘部,我猜測,應該不會超過10萬人。

最關鍵的是,真正可以推心置腹並委以重任的,就是董卓自己帶來的3千精銳。

董卓心裡自然沒有底。

那麼,董卓到底有多少真正屬於自己的人馬呢?請看下面:

《後漢書•董卓傳》:張溫當時也派了董卓領兵3萬討伐先零羌,董卓在望垣北被羌胡包圍,糧食斷絕,進退困難。

於是在渡過的河上築了一道堰,裝作捕魚,卻悄悄地從堰北後撤回軍隊。

等到賊寇來追他,放的水已經深了,不能渡過。

當時各路軍隊敗退,只有董卓軍隊完整無損地退回,駐紮在扶風,封他為簾鄉侯,食邑一千戶。

這裡講述的是董卓保住3萬官兵的功績。

依我來看,董卓把這3萬官兵駐紮在扶風,這些官兵是他賴以起家的原始資本。

那麼兵力不足,能否從大本營涼州調兵呢?恐怕也不行。


首先,涼州主要防範著邊疆遊牧民族的進犯,不能大量調兵,就是調了兵也不能產期駐紮在司隸,在外不回;

其次,邊章、韓遂、馬騰先後在西涼起兵叛亂。

《三國志•董卓傳》是歲(初平三年),韓遂、馬騰等降,率眾詣長安。

也就是一直到了初平三年(公元192年),韓遂、馬騰等才投降。

從186年叛亂開始,到192年叛亂結束,一直持續了6年之久,其間,韓遂等人之間逐漸爭權奪利,自相殘殺。

雖然自相殘殺,但隱患重重,局勢混亂,真的說不清誰哪一天和誰聯合作亂。

這也讓董卓憂心忡忡吧。

再者,黃巾餘黨「白波賊」作亂。

當初,靈帝末年,黃巾餘黨郭太等又在西河白波谷起事,轉而侵犯太原,接著攻破河東,百姓流亡到三輔,稱他們為「白波賊」,部眾10餘萬。

董卓派中郎將牛輔攻打他們,不能退敵。

等聽到東方討伐董卓的兵興起,董卓恐懼,就用鴆酒毒死弘農王,要遷都長安。

牛輔不能退敵,又沒有指明牛輔被擊敗,所以牛輔自然與「白波賊」僵持,一部分兵力被牽制。

黃巾餘黨10餘萬,戰鬥力固然不強,造成的影響也不會很大。

否則,這個事件在史書上就不能這麼一段帶過了。

但這件事對於當時的董卓來說,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大事。

本來就沒有完全在洛陽站穩腳跟,黃巾餘黨又來騷擾,真讓董卓頭疼。

在涼州大本營也不安穩的情況下,調兵來守司隸,固然能守的住司隸,甚至還能攻打關東聯軍,但變數也很大。

綜合算下來,也只能是退守涼州了。

謀士李儒也說:「關東州郡起兵之事,絕不可輕視,論兵馬,也不在少數。

弘農王雖死,袁紹等仍可找其他藉口繼續進軍洛陽。

而目前洛陽尚無天然屏障可守,為絕對安全保險計,還不如遷都長安為妥。

於是,董卓罷免阻撓遷都的司徒楊彪、太尉黃琬,又殺掉冒死規勸的城門校尉伍瓊,尚書周毖。

滿朝文武基本都搞定了,但還有兩個人梗在董卓心上。

一個是左將軍皇甫嵩,一個是河南尹朱俊。

二人曾都是董卓的上司,在士族和官僚中頗有名望。

這時,朱儁向董卓建議在洛陽作防守部署的計劃,董卓不聽,朱儁一怒之下罷官而去。

董卓也不阻攔,只暗中高興。

這下就只剩一個皇甫嵩了。

董卓耍了個花招,把皇甫嵩調到京師來做個城門校尉,打算借個名目把他殺害。

沒想到董卓跟皇甫嵩的兒子皇甫堅很好,便沒殺皇甫嵩,只讓他做了個議郎。

董卓把這些難對付的人殺的殺了,安排的安排了,然後下了命令,限期遷都。

他下令洛陽一百餘萬居民全部強迫遷居長安。

一時間,從洛陽到長安的大道上,擠滿了遷移的人潮車馬。

加上糧食缺乏,餓死者、相踵受傷死亡者及相互搶掠械鬥至死者無數,屍體布滿沿途大道,真是一幅觸目驚心的悽慘地獄圖。

董卓為了不讓關東軍占領洛陽,下令放火燒城。

所有的洛陽宮殿、官邸、民宅,等等,完全付之一炬。

兩百里方圓頓成焦土,雞犬不留。

董卓還想到洛陽城外有不少帝王和公卿大臣的墳墓,就叫呂布率領一隊人馬把那些大墳全都刨開了,把刨出來的金銀玉器及所有珍寶都運到長安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從十一路諸侯伐不臣,看董卓集團的軍事架構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春,董卓毒殺漢少帝,激起了天下的不滿,各地群雄起兵,打出討董的旗號。關東各軍閥一致推薦袁紹為盟主,號令聯軍征討董卓。其中,參加討伐董卓的聯軍據《資治通鑑》記載實有十一路。...

漢末權相董卓為何被殺:打心腹呂布成導火索

孫堅進軍洛陽時,朱儁沒跟董卓一起西撤,而是留在洛陽迎接義軍。他們二人有舊交,孫堅曾是朱儁手下得力幹將,如今朱儁自然是孫堅的上賓。董卓、袁紹釜底抽薪,孫堅率領少量機動兵力調頭去收復豫、荊二州,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