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有一個成語,很多人都不陌生,就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

這句話是說三國時代吳國大將呂蒙,吳國將軍呂蒙出身行伍,小時候家境貧寒,除了學武術之外,沒有進過任何私塾,讀過書。

有一天,吳主孫權把呂蒙叫到身邊,關心地對他說:「如今你是朝廷中將,既有名望而且又有權勢,但是君要知道在戰場上只講武功、勇力是不行的,你還應該多讀點書!」

聽了孫權的話,呂蒙下定決心,堅持天天讀書,有時候到很晚。

書讀得多了,見識也提高了很多。

一天,魯肅去呂蒙的駐地看望他,席間呂蒙問魯肅:「你受朝廷重任,駐防路口,與關羽為鄰,有什麼謀略以防不測?」魯肅隨便回到:「哦,到時候再說吧!呂蒙站起身,一本正經地說:關羽如同熊虎,不能不防呀!我這理由五條妙計……」

魯肅聽完呂蒙五條妙計非常高興的說:我以前只知道你有武功,現在才知道你有淵博的學識。

你再也不是從前那個吳下阿蒙嘍!

呂蒙也哈哈大笑起來: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

就同呂蒙一樣,其實任何人都在發展變化中,人不能永遠不變,辯證法也說過萬事萬物都在變化發展,在螺旋中上升。

任何事物都應該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不能用老眼光看人看事。

人都在發展,不是向好的方向,就是像壞的方向,任何人都不可能在原地不動,我們所能做到的就是:讓自己向好的方向發展,讓自己向成功前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士別三日 當刮目相看 的歷史典故

「士別三日」呂蒙原是一介武夫,經孫權勸學後,漸有學識,魯肅稱士別三日,「非復吳下阿蒙」。現以「士別三日」形容大有長進,煥然一新,即更刮目相待。現在的人,進步很快的意思。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出自於哪裡?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常用來表示"別人已有進步,應該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的意思,那麼,這個說法最早出自哪裡,又是用來形容誰的呢?"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語出史書《三國志·吳志·呂蒙傳》,最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