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兵精糧足的劉表最終沒有成為割據一方的勢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劉表在東漢末年也算是位風雲人物。

但終其一生,僅能守土自保;身死之後,荊襄八郡即轉手他姓,樹倒鳥散為天下笑。

在曹操、劉備、孫權等的光芒下,劉表又實實在在只是一名配角。

其中原因何在?

是因為荊州土地貧瘠、經濟落後?不是,荊州八郡「沃野萬里,士民殷富」,「財谷如山」;是因為荊州軍事地理位置差、交通不便?不是,正如諸葛亮《隆中對》所言,「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又有長江天險,乃「用武之國」;是因為荊州軍事力量薄弱?也不是,劉表手下不僅有「帶甲十餘萬」,而且「蒙沖鬥艦,乃以千數」,擁有一隻強大的水軍。

劉表有上述的有力條件,但依然碌碌無為,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劉表步袁紹後塵,廢嫡立庶,使集團內部形成派系,徒然內耗。

再加上劉表幼子軟弱無能、未戰即降,更加速了荊州割據勢力的覆滅。

其實人才任用上的失敗才是劉表沒有大作為的根本原因。

陳壽即說他「有才而不能用」,有親身經歷的王粲也說「士之避亂荊州者,皆海內之俊傑也;表不知所任,故國危而無輔」。

東漢末年,中原地區戰爭頻繁,而荊州地區相對較為安定,一時間許多中原的豪族大姓,衣冠士族都舉家南下,落戶荊襄。

江上荊楚才俊,荊州可謂群賢畢至,人才鼎盛。

但劉表又用了多少呢?我們可以簡單羅列兩份名單,比較一下。

一份是劉表核心集團的成員,根據《三國志》、《後漢書》的記載,大概有:南郡中廬的蒯良、蒯越兄弟,襄陽地區豪族,劉表的主要謀臣。

從事中郎義陽人韓嵩,別駕零陵人劉先,東曹掾北地人傅巽。

襄陽地區豪族的代表蔡氏集團,包括劉表妻蔡氏的弟弟蔡瑁及外甥張允。

以及各自擁有獨立部隊的守邊大將文聘、黃祖。

可以看出這是一個以姻親關係為紐帶,以襄陽地區豪族勢力為核心的統治集團。

另一份是當時荊州地區在野及不被重用的人士的名單。

如後來歸附曹魏的司馬芝、裴潛、和洽、王粲、桓階、邯鄲淳、徐庶等;歸附蜀漢的諸葛亮、龐統、魏延、黃忠、馬良、蔣琬、廖化等;以及歸附東吳的甘寧等。

以上還只是粗略地列舉,但無論從人數還是成色上,後一份名單者都遠遠超過前一份名單。

劉表難道是真眼瞎麼?他是否不思進取,從不吸納人才?

其實,雖然劉表不曾想吞併天下,但還是有一定的政治野心的。

他常常以西伯侯自居,也想稱霸一方,並曾派遣賴恭、吳巨企圖奪取交州地區。

可劉表志雖不大但才更稀鬆,對於爭霸,「非不為也,是不能也」。

劉表表面上也願意任用人才,但一方面,很多人並不看好劉表的政治前景,來了荊州也有意迴避,並不買劉表的帳,如毛階、杜襲、和洽等;另一方面,即使他將人才收於帳下,但由於他的氣度等原因,人才並不能得到充分任用,甚至反對他,如張羨等。

我們可以看看「七子之冠冕」的王粲在荊州的境遇。

王粲是在「西京亂無象」的情況下南下荊州避難的。

他和劉表有較深的淵源。

首先,他們都是兗州山陽郡高平縣人。

第二,劉表與王粲的祖父王暢都是漢末的「清流」,王暢是「八俊」之一,劉表是「八顧」之一,而且王暢任南陽太守時,劉表還受學於他。

恩師的孫子兼同鄉來投奔自己,按理該予以重用吧?但實際是,劉表提出了不重用王粲的三個理由。

第一個理由是「貌寢」,說白了就是說王粲太醜了。

相貌在劉表這類「名士」眼中是十分重要的,何況劉表本人就是一個身高一米八幾的帥哥。

第二個理由是「體弱」,是指王粲的氣質柔弱。

前兩個理由還罷了,關鍵是第三條,「通侻」。

「通侻」也寫作「通脫」,裴松之解說道:「通侻者,簡易也」,也就是簡慢、曠達、不拘小節。

《世說新語·傷逝》說王粲「好驢鳴」,即喜歡聽驢叫聲,這是王粲「通脫」的一個典型例子。

這種曠達不羈的作風是與劉表這一類「名士」的固有觀念水火不容的。

作為皇室宗親和「清流」、「名士」,劉表心目中的人才應該是姿貌偉岸,神采奕奕,進退有據,篤行達禮之人。

換言之,劉表更看重外在「虛」的東西,而不是把能力放在第一位。

再來看看武將甘寧。

甘寧是從益州敗逃入荊州的。

他最先帶領著他的私人精銳部隊來投靠劉表。

結果只能「居南陽,不見進用」。

劉表之所以不重用甘寧,根本原落在雙方的身份上。

劉表的身份已如前述,那甘寧是何許人也?《甘寧傳》說:「少有氣力,好遊俠,招合輕薄少年,為之渠帥;群聚相隨,挾持弓弩,負毦帶鈴,民聞鈴聲,即知是寧。

人與相逢,及屬城長吏,接待隆厚者乃與交歡;不爾,即放所將奪其資貨,於長吏界中有所賊害,作其發負。

至二十餘年。

」注引《吳書》也說:「寧輕俠殺人,藏舍亡命,聞於郡中」。

由上述兩段史料可以看出,甘寧首先是「有氣力」,能「挾持弓弩」,武藝高強;並且「招合輕薄少年,為之渠帥」,擁有一隻精銳的私人部隊;而且平日裡做的是殺人越貨、「藏舍亡命」的勾當。

他是所謂的「遊俠」。

作為冠蓋高門的劉表對「遊俠」之徒甘寧是輕視的,而之所以連利用都不利用,是因為荊州的北大門南陽郡與東大門江夏郡早已分別被軍閥張繡與黃祖所盤踞。

已有人看家護院,對「坐談客」劉表來說,甘寧只如同一塊雞肋罷了。

我們還可以把劉表的用人與曹操、劉備、孫權橫向作一比較,來看看其中的差異。

劉表不能忍受「通脫」的風尚,務虛不務實,只重用地方豪族實力派。

而曹操則不計小節,高舉「唯才是舉」的大旗,並且打擊地方豪族勢力;對待隱居的高士,劉表傲慢愚鈍,人謂水鏡先生為「奇士」,劉表見後竟說:「世閒人為妄語,此直小書生耳。

」而劉備則禮賢下士,三顧諸葛亮於草廬,終成鼎足之勢;劉表總端起自己的「名士」架子,瞧不起有社會地位低而有實才的人。

孫吳政權則因出身微寒,沒有種種條框的約束,敢大膽提拔像甘寧這樣的遊俠之士。

而三國演義中所描述的劉表含有較多的杜撰問題。

劉表誠然是個帥哥,誠然「黃中通理,博識多聞」,但他「外寬內忌,好謀無決,有才而不能用,聞善而不能納」。

在這個群雄逐鹿的亂世里,「英雄」行得,「奸雄」行得,「梟雄」也行得,但那種標榜聲氣、游談無根的「名士」派頭行不得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