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留給兒子的八十六字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諸葛亮《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怠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

年與時馳,意與歲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諸葛亮寫給兒子的這封家書,只有短短八十六字,但是對於為學做人有非常精闢的忠告。

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慧,在今天的科技時代,仍有其參考價值。

一、寧靜的力量

靜以修身。

諸葛亮忠告兒子,寧靜才能修養身心,靜思反省。

如果不能靜下來,則無法保持清醒的覺知。

現代人大多數終日忙碌,雜念叢生,我們是否應在忙亂中靜下來,反思人生的方向?是否每天給自己留出一段安靜的時間,傾聽內心的聲音?

二、節儉的力量

儉以養德。

諸葛亮忠告兒子要節儉,以培養自己的德行。

《論語》中說:「一簞食,一瓢飲,回也不改其志。

」保持簡樸的生活,就不會成為物質的奴隸。

少欲知足,放下過多的貪慾,對身心健康都有好處。

三、淡泊的力量

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忠告孩子要放下功利之心,才能獨立而行,實現自己的理想。

同時,還是要靜下心來,才能夠細心謀劃未來。

四、學習的力量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學習需要靜定身心,才能事半功倍。

聰慧過人的諸葛亮並不認同天才論,他相信才能是努力學習的結果。

無論在工作或學習中,我們是否平靜專注、全心全力?修行中說的「靜能生定,定能生慧」,也是這個道理。

五、立志的力量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諸葛亮忠告兒子人生要立志,不願意努力學習,就不能增加自己的才識。

但如果沒有樹立遠大的志向,學習的過程中,就會缺少前行的決心和動力。

六、精進的力量

怠慢則不能勵精。

凡事必須努力精進,才能不斷進步。

有人說萬法皆空,何必努力呢?其實佛法說的是「因上精進,果上隨緣。

」這如同儒家所說的「盡人事,聽天命」,凡事必須盡力而為,但對於結果則不必執著,隨緣即可。

七、性格的力量

險躁則不能冶性。

心態如果太過浮躁就不能夠陶冶性情。

一個人的性格好壞,往往影響一生的命運。

所以諸葛亮提醒兒子要保持淡定,在「勵精」的同時,也要注重「冶性」,陶冶情操,養成良好的性格氣質。

八、時間的力量

年與時馳、意與歲去。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與其為了過去而悔恨,不如抓緊現在的時間好好用功。

都說要學會「時間管理」,其實時間是無法被管理的,每人每天二十四小時,不多也不少,唯有管理好自己,善用每分每秒,讓我們全然地活在當下。

九、警醒的力量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諸葛亮警醒兒子說,如果任時光飛逝而無所作為,最好變得和世界脫節,才悲嘆蹉跎歲月,此時已於事無補。

所以我們要懂得居安思危,正如普賢菩薩警世偈所說,是日已過,命亦隨減,但念無常,當勤精進,慎勿放逸!

十、簡單的力量

諸葛亮寫給兒子的一封信,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文至簡而義至深。

以最精簡的文字表達清晰的思想,這是文字般若的最高境界,如同我們持誦學習的《心經》,以二百六十字涵蓋大乘般若之精要。

這也是我們所要學習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的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怠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歲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

諸葛亮寫給兒子的一封信,86個字寫出處世方法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怠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歲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

諸葛亮給兒子上的十堂課—每個家長都該看看

諸葛亮寫給兒子的一封信,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但是對於為學做人有精簡而且具體的忠告。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慧,在今天的科技時代,原來仍然有其參考價值。年輕時聽人說:「真正的智慧,可以超越時空,歷久常新...

如何賞析諸葛亮誡子書

諸葛亮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怠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  年與時馳,意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