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自嘆不如的高人,特瞧不起劉備,三招搞定空空如也的國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諸葛亮是三國中當仁不讓的第一謀士,一身傲骨,能入法眼的人才在他眼中可謂寥寥無幾,但是有一個人卻讓諸葛亮打心底敬佩,讓劉備費盡周折網羅靡下,而且公開場合表示:「運籌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遠矣。

」《三國志.劉巴傳》

劉巴何許人也,他出生荊州官宦家庭,大家也許覺察到,劉巴和劉備都姓「劉」,但是劉巴的出生比劉備好,劉備在起事前也就一「織席販履」,通俗說就是販賣床上用品竹蓆的小販子。

出生好而且特有才,劉巴從內心就看不起劉備,劉備到荊州投奔劉表,當時劉巴在荊州名氣很大,劉備讓他的侄子周不疑拜劉巴為師,劉巴連正眼都不看劉備一眼,堅決推辭了。

在赤壁之戰前夕,劉備兵敗長坂坡後開始逃難,荊州所有有頭有腦的士族都跟著劉備跑,唯有劉巴一個人往北去投靠曹操,看來劉巴是真討厭劉巴,寧可跟隨「明為漢相、實為漢賊」的曹操,也不願意跟隨成天仁義道德掛在臉上的劉備。

曹操本就是愛才之人,對名士劉巴的加盟自然喜出望外,讓他擔任自己的特別助理,但是劉巴走背運擋不住。

隨著赤壁之戰曹操的慘敗,劉巴只好獨自隱居了。

劉巴占領長沙、零陵等地方後,發現劉巴也在此地,求賢若渴的劉備又去拜訪劉巴,才發現劉巴逃跑了,這次跑得太遠了,跑到了交趾(今天的越南)。

劉巴逃到越南仍然存在的一個心結,就是怕劉備找到他,他改名易姓為張,假如當時有整容,劉巴肯定不計一切代價改頭換面,看來瞧不起劉備深入到骨子裡了。

同樣愛才的劉璋親自派人到越南去請劉巴,劉璋本是親曹派,與劉巴的想法切合,所以劉巴跑到劉璋帳下做謀士。

劉巴入帳劉璋的益州後,第一件事就是參謀劉璋不要接納劉備:「備,雄人也,入必為害,不可內也」。

但是劉璋沒聽進劉巴的話,結果益州很快被劉備收入囊中。

人才到任何時候都是吃香的,劉備圍攻益州對三軍下令:「誰敢加害劉巴,滅三族。

」最終,士兵捉住了無處可逃的劉巴。

劉巴有才,但是走投無路也識相,劉備再次盛邀加盟,諸葛亮又多次寫信相邀,畢竟腦袋是擺在第一位的,只好借坡下驢向劉備謝罪歸附。

這下諸葛亮開心了,自從劉巴當副手後,自己工作量大為減輕,劉備稱漢中王后,劉巴晉升為尚書令,等於是常務副總理,處理日常政務。

據考證,劉巴與諸葛亮、法正、李嚴、伊籍「共造蜀科」,也就是共同立法治理國家,可見,劉巴確實有能耐。

領導最擔心的是什麼?當時的劉備剛剛奪取益州,但是國庫空空,部隊要吃飯,老百姓更不能餓肚子,否則自己這個領導搞不好要下台。

劉備問計劉巴,劉巴的回答讓劉備這個領導感到春風拂面:「小事一樁,三個動作搞定。

三個動作包括:其一鑄值百錢銅板通行;其二統一全國物價;其三實行公賣制度(也就是官方建立市場,讓老百姓平等交易,收取稅收。

)

劉備從之,幾個月後國庫開始逐步充實,劉備終於不擔心吃飯軍餉問題了。

劉備稱帝第二年,天妒英才,39歲的劉巴病逝。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讓劉備追得最辛苦的人其實不是諸葛亮,而是他

熟悉三國的人都知道劉皇叔信義著於四海,許多謀士以及良將都投奔了劉備。這才讓他從一個編草蓆的人變成了一個割據一方的軍閥。然而誰會嫌自己底下的人才多呢?就像考完試知道分數的時候你會嫌自己的分數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