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無大將,皆因孔明做的這事不地道,為證明自己,逼反一員大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熟讀三國歷史的朋友都知道,魏延的能力不在姜維之下,魏延,字文長,義陽(今河南桐柏)人。

  

魏延最初在劉璋手下為將,在劉備進漢中攻打劉璋的時候,由於久聞劉備乃仁義之君,於是開城門迎備,但劉備沒能進來,他被迫投了長沙太守韓玄麾下。

  

關羽戰長沙和黃忠對陣,二人彼此相互欣賞惺惺相惜,被當時的長沙太守韓玄生疑,準備問罪於黃忠,魏延出於義憤刀劈韓玄,救出了黃忠。

獻出了城池。

  

本來棄暗投明主動獻城,這是值得厚賞的事情,可丞相諸葛亮卻認為魏延頭有反骨,說魏延「殺主獻城乃不仁不義之舉。

」要殺魏延,還是劉備求情才放過了魏延。

其實我認為這是丞相諸葛亮和劉備唱的一齣戲,二人分別做黑臉和白臉,目的無非就是警示魏延以後做事小心,不要在出賣主子了。

  

以後果然魏延忠心劉備,劉備入川時魏延因數有戰功被任命為牙門將軍,劉備攻下漢中後又將其破格提拔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鎮守漢中,成為獨當一方的大將。

魏延的地位後來超過了張飛。

  

魏延鎮守漢中近十年,之後又屢次隨諸葛亮北伐,功績顯著。

期間魏延多次請諸葛亮給他統領一萬兵,另走一路攻關中,最後與諸葛亮會師於潼關,如同韓信那樣「兵出子午谷」。

但諸葛亮一直不允許。

  


為什麼諸葛亮一直打壓魏延,難道僅憑「面相」諸葛亮就看出了未來,就斷定魏延將來必反嗎?

其實我覺得是諸葛亮故意逼反了魏延,他這要做無非證明他的眼光毒,謀略遠。

首先魏延投靠劉備比姜維早的多,並且在劉備活著時候,也受到了劉備器重。

這其中沒有看出魏延有什麼不臣之心,但隨著劉備的去世,諸葛亮越來越疏遠魏延,直至諸葛亮命喪五丈原後,他把兵書戰策交給了姜維,把軍中的指揮權交給了姜維,要知道姜維是曹魏投降過來的將士,他的母親和家人都還在魏國呢,諸葛亮憑什麼斷定魏延會造反,而姜維為何就不會反叛呢?   

對魏延的不信任也就算了,諸葛亮死後,在魏延周圍布下了許多眼線,好像睜大眼睛尋找魏延造反的蛛絲馬跡,這樣做豈不是本末倒置,用結果反推原因。

諸葛亮處心積慮的布置馬岱斬殺魏延,說實話,魏延的造反(注意不是謀反)是諸葛亮逼迫的結果。

是姜維、張儀、馬岱所樂見的事情,當魏延實在忍無可忍造反時,他始終沒有投降魏國的意思,可見魏延壓根沒有要謀反的心思。

諸葛亮能反推結果,我從魏延始終沒有投降魏國反推,魏延是對不公平對待的強烈反抗,如果諸葛亮善待魏延,如果諸葛亮像劉備那樣善待魏延,試想魏延能造反嗎?

一樣都是棄暗投明來的將領,為什麼姜維就比魏延高尚,為什麼做的同樣的事情,魏延就有反骨?諸葛亮做的這件「卸磨殺驢」的事有點不地道。

  

【撰文:秉燭讀春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魏延為何會造反?到底怎麼死的?

魏延(?-234),字文長,義陽(今河南省信陽市溮河區三里店)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以部曲身份隨劉備入蜀,因屢立戰功而深受劉備信任,劉備稱漢中王后拔魏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蜀漢建立後升...

魏延為什麼寧願被殺,也不投降魏國?

魏延是三國蜀漢名將,在劉備時代,魏延受到重用,鎮守軍事要地漢中,成為獨當一面的大將,鎮守漢中多年,一直確保漢中無事。劉備死後,在「五虎上將」相繼凋零的情況下,魏延成為蜀漢的重要將領,一直跟隨諸葛...

如果魏延遇不到諸葛亮,魏延該會怎樣?

魏延,字文長,義陽人,身材魁梧,相貌英俊。他最初自襄陽投奔劉備未遇,於是投奔長沙太守韓玄。韓玄因為他傲慢無禮,不肯重用。關羽在攻打長沙的時候,與韓玄部將黃忠交戰,二人意氣相投,不料黃忠因此被韓玄...

孔明為何總是和魏延過不去 答案令人吃驚

魏延(?-234年),字文長,義陽(今河南省信陽市溮河區三里店)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深受劉備器重。劉備入川時因數有戰功被任命為牙門將軍,劉備攻下漢中後又將其破格提拔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