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五代十國冒出近60位帝王,只有他最特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五代十國並非指一個朝代,而是指介於唐朝滅亡至北宋建立這一段特殊的歷史時期(907-960年)。

在這50餘年的時間裡,近60位帝王亂轟轟你方唱罷我登場。

這其中,

奇葩、另類、極品帝王更創歷史之最。

諸多帝王中,後周開國皇帝郭威、即後周太祖,以他的「七宗最」獨占鰲頭。

那麼,究竟他都有哪些逸聞趣事呢?

最幸運: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郭威三歲左右時,父母先後離世,他由姨母韓氏撫養,十八歲時又到潞州投奔故人常氏。

自幼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養成好鬥、擅賭、又好飲酒的習慣,此外,他還是一

名殺人犯。

但風景常出現在命運的拐角。

黃河孟津渡口的那場雨,讓郭威遇見了一生摯愛的「白富美」,並從此改變人生——他遇見的,就是他的結髮妻子柴氏。

柴氏年輕時,為後唐莊宗李存勖的妃嬪。

李存勖在宮廷政變中被殺後,宮中放出大批宮女及妃嬪。

柴家聽到姑娘被放出的消息,父母雙雙來迎接愛女,地點就在黃河孟津

渡口。

但一連數日,風雨不停。

柴家一家人只好停留在旅店,待雨停了再走。

就在這個時節,柴氏的「真命天子」郭威隨緣來臨。

可以說,柴氏對郭威是一見傾心。

雖然他只是一名馬鋪卒吏,甚至衣不蔽體;雖然父母堅決反對,「汝帝左右人,歸當嫁節度使,奈何嫁此乞人?」但柴氏仍然義無反顧地

在旅店與這個出身貧寒、效命行伍的戴罪之人結為夫妻,並將自己積蓄的巨資(傳說達五百萬緡),一半留給父母,一半贊助自己的丈夫。

多年以後,當郭威成為皇帝時,柴氏已經故去。

但郭威並沒有忘記她的恩與情,下詔追封柴氏為聖穆皇后,並且從此不再冊立皇后。

最勵志:麻雀也能飛上青天

由於郭威年輕時在脖子上刺了一隻飛雀,所以人們又叫他郭雀兒。

成婚後,柴氏發現郭雀兒喜歡飲酒、賭博,且任俠妄為、不拘小節。

於是,她苦口規勸丈夫,並說了很

多諸如君貴不可言、前程無量之類的鼓勵語。

隨著妻子勸諫良言奏效,加之郭威「性聰敏,喜筆扎,及從軍旅,多閱薄書軍志戎政」,他開始逐漸專心於成就一番大事業,性格也變得沉穩起來。

在五代那種亂世,這種

智勇雙全的人才當然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角兒了。

於是乎,一系列「牛人」、「大咖」都對郭威青眼相加。

從潞州留後李繼韜,到一代戰神後唐開國皇帝李存勖,到後唐明宗李嗣源,再到後晉開國皇帝石敬瑭,最後到後漢開

國皇帝劉知遠,郭威的上級變了一個又一個。

在這期間,郭威也從一個普通士卒干起,從低級軍官到高級將領,直到擔任樞密使、鄴都留守、天雄軍節度使,統管數州軍、政、財大權,成功逆襲。

最終,郭威黃袍加

身,榮登帝位。

最會演:一波三折的黃袍加身

乾祐二年八月,郭威凱旋迴朝,後漢隱帝犒勞賞賜甚是優厚。

但郭威卻借花獻佛,將功勞歸於當朝將相、甚至天下方鎮、州縣官員。

從此,朝廷內外人心多歸向郭威,但他也成為了後漢隱帝的眼中釘、肉中刺。

就在後漢隱帝下發密詔欲誅他的關鍵時刻,郭威先前收買人心的舉動見成效了。

皇帝派去的人臨陣反戈,「將校皆憤然效用」,利劍齊齊指向後漢隱帝。

不過,以「清君側」為名入京師後,郭威並沒有立即稱帝,而是讓劇情再飛了一會兒。

他先是默認手下縱兵大掠,以此作為對將士們參與兵變的獎勵,同時也讓京師人人自危。

在適當時候,他出來穩定局面。

而後,郭威又請出太后,下令立劉知遠的侄子劉贇為嗣,派大臣去徐州迎接。

但同時,他又秘令王峻,派人在途中將劉贇殺死。

在朝野內外混亂交加的這個時候,郭威自己則以北伐契丹為名帶兵北上,在澶州「遜避無由」黃袍加身。

郭威黃袍加身這場戲,可以說誠意十足,八年後宋太祖趙匡胤的戲

份,恐不足其十一。

據歷史記載,當時的現場直播場面為:

諸軍將士大噪趨驛,如牆而進,帝閉門拒之。

軍士登牆越屋而入,請帝為天子。

亂軍山積,登階匝陛,扶抱擁迫,或有裂黃旗以被帝體,以代赭袍,山呼震地。

(趙匡胤黃袍加身就是學習了郭威的做法)

此外,契丹似乎在得知敵人有如此受人擁戴之領袖後,害怕了,居然主動撤兵。

於是,所有將士返回汴京,太后隨後下令由郭威監國。

大家高高興興過了年以後,次年正月,郭威正式即帝位,廟號太祖。

最重口味:「一後三妃」皆寡婦

據《新五代史》記載,郭威有「一後三妃」,分別是柴氏、楊氏、張氏、董氏,四任正室在嫁郭威之前均嫁過人。

他的第二任正室更是在之前已兩次嫁人,兩次守寡。

清人趙翼也稱,郭威「統計前後四娶,皆再醮婦」(《二十二史札記》),即他的妻妾都是清一色的寡婦。

歷朝歷代娶寡婦的帝王並不鮮見,但大多是出於政治聯姻的需要,如劉備之吳夫人。

但像郭威這樣,四任正室均為寡婦,且毫無政治權力需要的,古今中外,恐怕是第一

人。

可以肯定的是,從後人記載來看,郭威的「一後三妃」都美而賢。

也許是其對「娶妻當娶德」的理念已近乎偏執,或是由於其從小失去雙親且由姨母養大,從而具有戀母情

結,總之,郭威的擇偶觀著實令人驚嘆。

最孤獨:贏了世界又如何

當郭威黃袍加身的時候,他也基本成了名副其實的孤家寡人。

柴皇后在他事業蒸蒸日上時已離他而去,「一後三妃」中,四任正室又沒有給他生下一個兒子。

其實原本郭威的妾是給他生了兩個兒子的:青哥(郭侗)、意哥(郭信)。

但在郭威外出征戰時,他的家人基本成了後漢隱帝的人質。

於是在他起兵反漢的時候,後漢隱

帝劉承祐把留在汴京的郭威親屬殺了個精光。

這場屠殺中,郭氏家族「嬰孺無免者」,其中包括郭威的第三任正室張氏、兩個兒子,還有其未成年的侄子守筠、奉超、定

哥,只有柴榮等極少數親人,因隨其出徵得以倖免。

從這點看,也許郭威真的未曾打算過起兵反漢,至少他還沒有準備好造反。

這種「信而見疑,忠而被謗」且無人相信和理解的委屈,可能更讓他感到孤獨。

最後,郭威身邊最親的人,只有外甥李重進、女婿張永德和養子柴榮。

郭威在最後將辛苦打下的郭家江山傳給了沒有血緣關係的柴榮。

(後周世宗柴榮)

最開明:體恤百姓廢苛政

史載:「五代各王朝,除後周以外,無不苛取於民」。

郭威幼年孤貧,他深知民間疾苦,因而即位後就大力改革前代腐朽政治,下令免除或減輕以前王朝所設的「牛租」、「省

耗」、「省陌」、「牛皮」、鹽酒等苛捐雜稅。

有人建言將天下營田出賣,「當得三十萬緡,亦可資國用。

但郭威說:苟利於民,與資國何異?」既然能對百姓有利,這跟對國家有利有什麼分別呢?

郭威隨後又果斷廢除「營田制」,使一般農民都得到了土地。

這對恢復當時殘破的農業生產,起了很大的作用。

最體現郭威仁德的,莫過於他對劉銖的處理。

權知開封府劉銖是屠殺郭威在京全部家屬的直接責任者,極其殘毒。

郭威即位後,並沒有亂殺無辜,而只是下令將劉銖斬

首,不僅赦免了劉銖親屬及親族,還賜給劉銖妻子莊宅一處,給予其生活出路。

他這種報怨以德的作法,震動了朝野,使長期以來「一人犯罪,誅殺親族」的好殺蠻風開始得到扭轉。

最節儉:紙衣瓦棺殮天子

古代的帝王大多不僅生前窮奢極欲,死後更要大造陵墓。

即使是多有賢名的君主,其死後也大多厚殮豐祭、大墓高墳。

可作為後周的開國皇帝,郭威不僅生前儉樸愛民,曾把後漢宮中玉器數十件碎之於庭,並說:「朕起於寒微,備嘗艱苦,遭時喪亂,一旦為帝王,豈敢厚自奉養以病下民

乎!」並嚴戒左右,「珍華悅目之物,無得入宮」,詔廢各地向朝廷進貢珍美食物等舊制。

郭威病重後,更遺詔柴榮:「陵寢不須用石柱、費人功,只以磚代之,用瓦棺紙衣。

亦不得用石人石獸。

只立一石,記子鐫字云:大周天子臨宴駕,與嗣帝約,緣平生好

儉素,只令著瓦棺紙衣葬。

一位封建帝王,遺詔自己的身後事:事事注意節儉,處處「不得差配百姓」,千萬「切不得傷他人命」,這在歷代君王中,也算是鮮見的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亂世廢妃,如何周旋於三位帝王?

在我國歷史上,除了武周王朝聖神皇帝武則天,改朝換代、皇位更迭,似乎一直都是男人們幹的事情。而就算是武則天本人,也在侄子魏王武承嗣、梁王武三思和兒子廬陵王李顯猶豫不決,最終在宰相狄仁傑的巧諫下,復...

五代十國歷代皇帝簡介

後梁太祖朱溫簡介 建立後梁,史上最流氓的皇帝朱溫(公元852—912年),原名朱溫,歸唐後賜名朱全忠,稱帝後又改名朱晃,原豐縣(第)一鄉艾村裡午溝集人。但這是一個籍貫尚存爭議的人物,現行史書中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