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名將,岳飛和金朝只打了三年,而此人和金兵作戰有十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吳階,出生於1093年,是南宋抗金名將。

人物簡介

吳玠 (1093~1139)華夏志士, 三代守蜀,南宋抗金名將,於同時期的岳飛齊名,字晉卿,德順軍隴干(今甘肅靜寧)人,遷居水洛城(今甘肅莊浪)。

善騎射,曾讀經史,凡往事可師者,皆錄於座右,牆牖皆格言。

生平經歷

南宋偏安江南,金軍大舉進犯西北時,吳玠擔任涇原路兵馬都監、兼知懷德軍,在陝西都統制典珍的指揮下與金兵作戰,屢立戰功,升任忠州刺史。

建炎三年(1129年),朝廷任命大臣張浚為宣撫處置使,到陝西巡撫,非常看中吳氏兄弟,便把兄長吳玠提升為統制,胞弟吳璘提升為掌帳前親兵。

次年,吳氏兄弟同仇敵愾,在戰鬥中奮勇殺敵,大敗金軍主帥婁宿。

這一仗打得金國大將撤離喝丟盔棄甲,狼狽不堪,邊逃邊哭,大出洋像,在金軍中傳為笑話,金軍廣大士兵在私下裡,都以「啼哭郎君」譏稱撤離喝。

期間,吳玠、吳璘兄弟率領的這支宋軍,在陝西境內有效抗擊金軍,成為阻止金軍南下四川的勁旅,被南宋朝廷視為西北的柱石,最後把陝西戰場的軍事指揮大權完全交給吳玠,任命他擔任陝西諸路都統制。

吳玠在總結對金兵以騎兵為主力的作戰實踐時,發明了「駐隊矢」的新戰法,即以弓箭兵輪番群發而制騎兵的戰法。

紹興元年(1131年),金軍在主帥金兀朮的指揮下,以10萬大軍直撲陝西渭州、寶雞等地。

吳玠、吳璘兄弟率部迎戰,運用「駐隊矢」戰法,打敗金軍,兀朮本人也中箭,僥倖逃命。

朝廷獎勵吳氏兄弟,封吳玠為鎮西軍節度使,吳璘為涇原路馬步軍副總管。

第二年,又把陝西軍政大權全部交給吳玠,授他兼任宣撫處置使司都統制,節制興、文、龍三州軍事。

不久又加任檢校少保、兼利州路、階、成、鳳州制置使。

紹興四年(1134年)二月,金兀朮、撤離喝再次率10萬兵馬重新向陝西進攻,戰略目標則是拿下陝西,進軍四川。

吳玠、吳璘等將領分東西兩路阻擊金軍,經過2個月浴血奮戰,宋軍以少勝多,不僅守住原有陣地,還恢復了鳳、秦、隴三州土地。

捷報傳到宋京,朝廷再次破格提升吳玠為川、陝宣撫副使,檢校少師,奉寧、保定軍節度使。

吳璘也由防禦使升任定國軍承宣使。

吳玠由一個鄉村讀書人參軍,從保衛家園到捍衛國土,在陝西與金軍作戰10年之久,大大小小的仗打了無數次,身上傷痕累累,建立了卓越的功勳。

  紹興九年(1139年),宋金媾和停戰,宋廷為嘉獎吳玠在陝西的巨大戰功,授予他特進、開府儀司三司,升任四川宣撫使,仍然繼續節制陝西階、成等州軍務。

同年,吳玠病逝在陝南前沿陣地仙人關,享年47歲。

朝廷贈少師。

後追封為涪王,諡「武安」。

地方官民為了紀念他,在他去世的仙人關專門給他修建一座廟宇,命名為「思烈」,用以寄託人民的哀思。

史家在評論時認為:吳玠雖是一名軍人,但在戎馬倥傯中,仍然堅持讀書學習,尤其偏愛史書。

他把歷史上孫、吳等軍事名將的兵法都反覆熟讀,經典之處儘量記錄下來,用以指導自己的軍事實踐。

所以吳玠與一般武夫不一樣,他們視野開闊,高瞻遠矚,深謀無慮,管理部隊嚴而有恩,任用將領量能使用,官兵們都願意跟著他去赴湯蹈火,大有古代良將的風度

相關事件

南宋諸將中,唯有岳飛堅持一妻,且從不去青樓縱慾。

吳階曾花二千貫買了一名士人家(讀書人家)的女兒送給岳飛,岳飛以屏風遮擋問道:"我家的人都穿布衣,吃粗食,娘子若能同甘苦,便請留下,否則,我不敢留你。

"女子聽了竊笑不已,顯然不願。

岳飛便遣人送回。

部將諫阻說不要傷了吳階的情面,岳飛說:"而今國恥未雪,豈是大將安逸取樂之時?"吳階得知後益發敬重岳飛。

富平之戰,宋軍失利。

張浚接受吳玠密謀,以謀反的罪名將曲端交由康隨審問,誣告曲端在家中的房屋庭柱上所題寫的詩句:"不向關中興事業,卻來江上泛漁舟",是影射和攻擊高宗趙構的意思,曲端因而被捕投入恭州(今四川巴縣)監獄。

後因酷刑死於恭州獄中,年僅四十一歲。

後世評價

吳玠一生和金兵作戰的時間至少有十年(從建炎四年到紹興九年去世)。

而岳飛和金兵作戰的時間頂多三年(建炎四年和紹興十年這兩次戰爭)。

因為建炎四年起到紹興十年,和宋朝對峙的不是金國而是劉豫的偽齊政權。

  岳飛從建炎四年到紹興十年這幾年間對付的不是流寇就是偽齊的部隊。

這些部隊與金兵相比戰鬥力不可同日而語。

而吳玠一生抵抗的都是金國的正規軍(當然其中也有少量漢族的「簽軍」)。

特別是以上的三次大戰,令金人喪膽。

岳飛直接和金兵對抗的大規模戰役只有郾城和穎昌兩次。

所以說,論起武功,吳玠可能不如岳飛;但是論起抗金,吳玠應該是第一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