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為何不用張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張任璋手下的大將,此人弓馬嫻熟,而且頗知兵法,是劉璋非常信任的將領。

他最著名的戰例是殺死了劉備的副軍師龐統,讓劉備元氣大傷。


龐統求功心切,一路奪關斬將,只想爭得西川頭功。

鄧賢身死,泠苞犧牲,劉璋的軍隊正是士氣低落的時候。

吳懿、劉璝跟大家商議戰勝敵兵的方法,張任說:「城東南山僻有一條小路,最為要緊,我帶三千人埋伏在那兒,必有所獲。

諸公堅守雒城,勿得有失。

」忽報漢兵分兩路來攻城,張任帶著三千兵馬,抄小路埋伏在偏僻的山路邊。

魏延兵趕過來,張任叫大家不要驚動他,由他過去。

他就等著劉備來呢!來的人卻是龐統,只是騎著劉備的白馬。

張任把龐統當成了劉備,要置他於死地。

他說:「騎白馬的人一定是劉備,大家聽我的命令,不要放過他。

」張任下了命令,龐統桃代李僵,有來路無退路。

「只聽山坡前一聲炮響,箭如飛蝗,直望騎白馬者射來」。

可憐龐統死於亂箭之下。


不過即便如此,這麼英勇的將領,如果為劉備所用,照樣斬關奪隘,那麼劉備為何不用張任?

其一,劉備心有千千結。

龐統是劉備的左膀右臂,甚至是心頭肉,出征西蜀,劉備連諸葛亮都沒帶,只帶了一個謀士龐統,這龐統也很厲害,連獻妙計:「挑選精兵,晝夜兼行直接偷襲成都,可以一舉而定,此為上計計也;楊懷、高沛是蜀中名將,手下有精銳部隊,而且據守關頭,我們可以裝作要回荊州,引他們輕騎來見,可就此將其擒殺,而後進兵成都,此為中計;退還白帝,連引荊州,慢慢進圖益州,此為下計。

如果猶豫不前,將會有大難,不能在此地久留。

」後來劉備採取中計,果然取得理想的效果,這樣的人死了,當然讓劉備心裡不爽。


其二,張任對劉璋忠心耿耿,不願投敵。

張任被張飛押到劉備跟前,劉備說:「蜀中眾將,望風披靡,紛紛投降,你為什麼不肯為我做事?」張任怒目圓睜,恨不能一口將劉備吞到肚子裡去:「好女不嫁二夫,忠臣豈肯侍奉二主?」劉備心裡還是敬重張任,愛惜他是個人才,勸他:「別不識時務,只要你從今天開始,死心塌地為我做事,就可以饒你活命。

」張任說:「今天就是投降,爾後我也會變卦。

要殺要剮,不要等了,隨你們的便。

」大義凜然,慷慨赴死。


事實上,張任一死,也就讓蜀漢少了主心骨。

俗話說「西蜀無大將,廖化充先鋒」。

眾所周知人才凋零成為西蜀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實際上,早在殺張任時起就埋下了西川人士與西蜀劉氏離心離德的禍根。

四川因為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在戰火紛飛,刀兵四起的東漢末年一度遠離戰火。

劉璋雖然懦弱,卻也能把益州治理得井井有條依靠的是兩群人,文的靠以法正、許靖為首的一班謀士賢臣;武的仗著張任、李嚴、嚴顏為首的一班武將。

對於劉備的入川,益州文武是兩種截然相反的態度。

文官以張松獻地圖為代表是熱烈歡迎,劉皇叔的名望勢力,雄才大略,對於有政治戰略眼光的文人來說,更是「良木」,值得擇而棲之。

武將以張任為代表,從軍人角度,只知道保家衛國,大擺「鴻門宴」強烈牴觸劉備的入侵。

「攻城其次,攻心為上」,劉備進占西川原本就名不正,言不順,理應用懷柔政策安撫益州文武之心。

大概是因為龐統之死的刺激,亦或是對於自己的「仁義」在西川沒有取得他所期望的那種回應,劉備充滿了復仇心理,當泠苞詐降再次被擒時,劉備氣沖沖毫不猶豫地把他推出去斬首。

可惜!泠苞的降而復叛確實理虧,他再次被綁入中軍帳時臉上有慚愧之色,泠苞武功並不弱,可以和劉封、關平匹敵,如果劉備能給他一個機會,必定以死相報。

同時也可以彰顯劉皇叔的仁義,令人失望的是劉備沒有這樣的度量。


可見殺了張任,其實是堵死了西蜀的賢才之路,後來劉備諸葛亮招募的人物,大多是投降派,很少有鐵骨錚錚的漢子,這些人最後也慫恿劉備的兒子劉禪投降曹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揭秘:「鳳雛」先生龐統之死!

龐統(179年-214年),字士元,號鳳雛,漢時荊州襄陽(治今湖北襄陽)人。龐統小時候為人樸實,但是表面看上去並不聰明。時潁川司馬徽為人清雅而擅長識人,龐統二十歲時前去拜見。司馬徽坐於桑樹上採桑...

看三國:龐統真的不知道落鳳坡有伏兵嗎?

龐統死於出征西川的路上,路上有個地勢險要的地方叫落鳳坡,他的死就像是上天安排的一樣,但是龐統的死值得我們去仔細推敲.鳳雛可是與諸葛亮齊名,當時徐庶告訴劉備,臥龍鳳雛得一人便得天下,可見鳳雛不是一...

三國演義中龐統怎麼死的

[導讀]龐統是劉備門下能文能武的將能之士,深受劉備的重視。劉備得到東吳魯肅和諸葛亮的推薦之後,任用了龐統。龐統接受劉備的任職後,一心為劉備四處征戰。三國演義中龐統怎麼死的龐統是劉備門下能文能武的...

龐統真的死在落鳳坡嗎?

【開欄語】成都,乃至整個巴蜀地區,是三國蜀漢文化非常濃郁的地方。成都武侯祠、閬中古城、重慶白帝城等,每年迎來送往數以萬計的中外遊客。三國文化,成為巴蜀和中國,甚至全世界都知名的文化品牌。說起三國...

為什麼說龐統實際上是被劉備所殺?

當年的劉備劉皇叔求賢似渴,沒辦法卻只有兩個武將弟弟卻沒有可以替他出謀劃策的軍事,最終在賢人的點撥下認識到軍事的重要性。為了有個賢明的謀士而不惜四處尋訪,後來經過三國第一隱秘人水鏡先生的介紹(此...

三國中被低估的重要謀士——龐統

龐統(179年-214年),字士元,號鳳雛,漢時荊州襄陽(治今湖北襄陽)人。三國歷史素有程昱取東阿縣,徐庶取樊城,諸葛亮取荊州,龐統取西川,很多人依此來證明龐統的能力在三國四大謀士居首位,因為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