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不愛看書!——那你該治治腦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圖片來源 | 360影視

撰 文 | 顏 妹

「世界上任何書籍都不能帶給你好運,

但是它們能讓你悄悄成為你自己。

圖片來源 | 360影視

閱讀,是一件簡單易行的小事,但有閱讀習慣的人並不多。

有人覺得自己工作太忙,沒有時間好好閱讀;有人覺得手邊沒有好的讀物,索性什麼都別看。

閱讀是件有意義的事,相信大家都明白,畢竟「開卷有益」、「讀書破萬卷」等詞早已耳熟能詳。

閱讀,能夠快速學習人類累積的知識。

人類先民發明了文字,並把各種生產技巧,用文字的形式傳承下來。

後來的人,不用再像無頭蒼蠅一樣摸索,直接利用前人的知識便能解決各種問題。

他們再記錄下更多新的技巧,再傳給後人。

這樣一代接一代的積累,我們人類有了極其厚重的文明基石,才創造出了飛機、電腦、火箭等不可思議的東西。

文字只是工具,知識才是核心。

但是,如果不閱讀這些文字,怎麼獲取這些知識?前人的肩膀就在那裡,你不踩上去,怎麼能看到更大的世界?

圖片來源 | 堆糖網

相較於前面帶有「功利」性質的學習,閱讀的意義其實更深遠。

下面這一則寓言故事,就是很好的說明:

孩子和爺爺在河邊玩耍,孩子問爺爺:「讀書到底有什麼用,讀了不是也會忘的嗎?」

爺爺便讓孩子把家中原本放煤炭的竹籃拿過來。

「現在,你拿這個籃子到河裡去打水。

孩子很疑惑,但還是照做了。

一籃接一籃,水都流走了。

孩子問爺爺:「讀書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嗎?」

爺爺說:「是啊,讀書看上去就像竹籃打水一樣,你會覺得什麼都沒有得到。

但是,你現在看看,原來髒兮兮的籃子,不是已經被流水洗凈了嗎?」

圖片來源 | 時光網

閱讀之後,我們可能只記得一些細枝末節的詞句,甚至可能什麼都不能記起,但書中精華都悄悄進入我的們思想,一遍遍清洗我們的靈魂。

書籍是作者思想的延伸,閱讀帶你聽到他們的聲音。

寫作一本好書,極其不易。

作者們都是經過千萬次思考和自我掙扎,才磨礪出一本好書。

通過閱讀,你能感受到作者的心血,甚至觸摸到作者的靈魂,進而聽到他們打磨萬遍後的聲音。

閱讀,可以放大你生命的長度、加深你生命的厚度。

人只有短短一生,最長不過百年。

但是通過閱讀,你能看見千百年前的世界。

你可以感受秦漢將領勒馬揚鞭的豪情;可以看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飄揚旗幟;可以見證一次次工業化推進對這個世界的改變。

閱讀過文山詞海,最終,你變成了更好的自己。

一次次閱讀,是一次次自我的打碎與重建。

書籍中的文字與思想,就是用來替換你身體中糟粕的原料。

讀過《詩經》,你攫取了浪漫;看過《史記》,你感知了變遷;閱過《圍城》,你獲得了泰然。

圖片來源 | 時光網

不要用「沒時間」來拒絕閱讀。

你可以收集身邊的閒散時間,發獃的片刻、臨睡的須臾,都是你可以利用的時光。

不用去圖書館,地鐵的車廂、公交的坐位,都可以是你閱讀的地方。

別讓閱讀這件美麗的小事,離你太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何用記憶法揭開閱讀力的神秘面紗?

掌握閱讀力 人類之所以能夠不斷地完善自己,占據宇宙的中心,就在於人能不斷地學習。除了親身實踐外,我們主要通過閱讀書本來獲取知識。一個人讀的書越多,他的知識越豐富,他的才能也越傑出。在生活中,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