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的青龍偃月刀,歷史上真的有人使用這種兵器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提起關羽,其那柄重八十二斤的青龍偃月刀總是為人們津津樂道。

砍華雄,斬顏良,經過民間渲染和歷史發展,關羽和青龍偃月刀竟互為象徵,見關刀如見關公。

那麼,歷史上除了關羽,還有人使用這樣的兵器嗎?

很可惜的是,偃月刀在戰場上沒有實戰作用。

但論威力、刀法無出其右。

偃月刀屬於長柄刀的一種。

而長柄大刀最早的記載見於《晉書》,直到唐宋兩際,長柄大刀才逐漸發展為軍隊制式武器,被廣泛應用於戰場,主要是用來砍倒對面的騎兵或馬腳。

也因此,人們往往懷疑關羽所使用的兵器並不一定是偃月刀。

比如在白馬之戰中,《三國志》記載的是關羽刺死顏良,注意這個「刺」,能使出刺的武器只有長矛或大鐵戟,長刀應為劈砍。

但一個人物的歷史形象,本來就包括了藝術加工成分,所以我們無需糾結於這點,繼續談論我們的偃月刀。

「偃月刀」這個刀種最早的記載則是見於北宋的官修軍事著作《武經總要·刀八色》,「刀八色」即當時軍隊中最常使用的八種刀型,有手刀、掉刀、屈刀、掩月刀、戟刀、眉尖刀、鳳嘴刀、筆刀。

除了手刀為短柄外,其餘其中皆為長柄刀。

而其中的「掩月刀」便是如今我們口耳相傳的「偃月刀」了。

上圖為目前網上通行的四庫全書版的《武經總要》,裡面只記載了四種刀,故我在網上另找了張圖其他版本含刀八色的圖:

到了明代,宋代各種五花八門的大刀逐漸被簡化,剩下四種即長刀、短刀、鉤鐮刀、偃月刀。

這些大刀雖為軍隊標準配置,但偃月刀卻很少見於戰場。

這是明代茅元儀的軍事著作《武備志》,裡面有句話:「偃月刀,以之操習示雄,實不可施於陣也。

」意思就是說偃月刀這種長柄刀只能在軍事演練中展示其雄風,而不宜用於戰場上的格鬥。

為什麼會如此,只有一個原因:重。

明、清武舉,有項考核內容為舞刀,考試要求所舞的刀便是偃月刀,刀分八十、一百、百二斤。

其實比的就是單純力氣大,沒有任何技術含量在裡面,康熙十三年還曾廢除了舞刀一項,理由是分不出武藝好壞來。

到了道光年又加上了。

所以吧,偃月刀基本上就成了將士們炫耀自己武力的用具,在戰場上騎著馬舞著百八十斤的偃月刀,你受得了,馬也受不了啊!

但雖說如此,偃月刀的威力也是不容小覷,正所謂「一力降十會」,再加上關公傳說的加持,偃月刀在民間尤其武術家的心中地位極為崇高。

如上圖,這是明朝人王圻編纂的百科式圖錄類書《三才圖會》,我們現如今歷史課本大部分帝王相皆出自於此。

《三才圖會》裡面有句話:「關王偃月刀,刀勢即大,其三十六刀法,兵仗遇之,無不屈者,刀類中以此為第一。

這裡的「兵仗」是指兵器,並不是指行軍打仗。

這段話描繪的便是偃月刀的刀法威力之強大,無出其右。

可見,在武人單挑對決中,偃月刀的優勢還是蠻大的,但是要用到戰場上,如《武備志》所說,實在不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關羽的青龍偃月刀背後所隱藏的秘密是什麼?

關羽關二爺人稱「武聖」,蜀國「五虎上將」之首。武功蓋世,義薄雲天,常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勇,穿流在千軍萬馬中,右手一柄青龍偃月刀,左手一根韁繩策赤兔馬斬顏良,殺文丑,溫酒斬華雄,好不痛快!

歷史上關羽的青龍偃月刀或許並沒有存在過!

說到《三國演義》裡面的關羽,我們必提及與它如影隨形的絕世神兵---青龍偃月刀。在《三國演義》里關羽用這把兵器,迎戰黃巾軍,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會刀劈蔡陽等等。可以說,...

關羽根本不會使刀

關公的畫像中,必少不了青龍偃月刀。國人眼中,關公儼然就是使大刀的祖師爺。而「關公面前使大刀」就是指不知天高地厚了。然而在真實歷史上,關公的兵器卻並不是大刀。據史料考證,東漢末期,中國古代戰爭中並...

三國歷史上關羽的武器關羽的刀有多重

《三國演義》中關羽的武器是什麼?眾所周知,是青龍偃月刀,關公提著這柄沉重的長柄大刀,乘坐騎赤兔馬千里走單騎的故事自古流傳,成為中國人心目中最為經典的古代大俠形象。然而,真實的歷史是否真是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