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到底是不是漢室宗親?漢獻帝竟然比劉備大五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把劉備塑造成一個偉光正的英雄,漢獻帝見了他都得叫一聲皇叔。

或許是過於偉大,一直以來大家對於劉備的皇族身份都有許多的疑問。

比如說,一個皇族宗親,怎麼會淪落到賣草鞋呢?還有根據羅貫中《三國演義》中劉備的世系,再去對照兩漢帝王世系,發現漢獻帝劉協竟然比劉備整整大了五輩,顯然皇叔的身份是不坐實的,羅貫中說了假話。

很多人以此斷言劉備並不是皇族。

兩漢世系圖截選

劉備到底是不是皇族?我覺得應該是的。

首先根據陳壽在《三國志》的記載。

先主少孤,與母販履織席為業。

先主少時,與宗中諸小兒於樹下戲,言:「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

」叔父子敬謂曰:「汝勿妄語,滅吾門也!」年十五,母使行學,與同宗劉德然、遼西公孫瓚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盧植。

德然父元起常資給先主,與德然等。

元起妻曰:「各自一家,何能常爾邪!」起曰:「吾宗中有此兒,非常人也。

」——《三國志·先主傳》

古代宗族皆為群居,劉備這支就生活在涿縣,他可是有親戚可以證明的,劉備的成長過程清晰可查,「宗中小兒」「叔父子敬」「同宗劉德然」「德然父元起」 這些都可以印證在涿縣,劉備生活在一支不小的宗族中,他總不能組團詐騙說自己是漢室宗親吧?這位織草蓆賣草鞋的劉備也出不起這麼多出場費。

劉備

而且在當時,許多的諸侯以及漢氏宗親都沒有對劉備宗親的身份提出過質疑。

曹公既破紹,自南擊先主。

先主遣麋竺、孫乾與劉表相聞,表自郊迎,以上賓禮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

——《三國志·先主傳》

十六年,益州牧劉璋遙聞曹公將遣鍾繇等向漢中討張魯,內懷恐懼。

別駕從事蜀郡張松說璋曰:「曹公兵強無敵於天下,若因張魯之資以取蜀土,誰能御之者乎?」璋曰:「吾固憂之而未有計。

」松曰:「劉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讎也,善用兵,若使之討魯,魯必破。

魯破,則益州強,曹公雖來,無能為也。

」——《三國志·先主傳》

劉表劉璋都是魯恭王之後,也是西漢宗室,比劉備底子更硬。

都承認劉備的宗室身份。

甚至當劉備落魄之時,身邊只有幾百士兵時,連四世三公的袁紹這樣的大家族也十分尊重他。

出城200里相迎。

先主走青州。

青州刺史袁譚,先主故茂才也,將步騎迎先主。

先主隨譚到平原,譚馳使白紹。

紹遣將道路奉迎,身去鄴二百里,與先主相見。

——《三國志·先主傳》

袁紹

還有梟雄曹操,對劉備也是十分敬重,到後來反目,也沒有從出身上質疑過劉備

表先主為左將軍,禮之愈重,出則同輿,坐則同席。

——《三國志·先主傳》

最後,還能從一個側面來反應劉備的出身不簡單。

「年十五,母使行學,與同宗劉德然、遼西公孫瓚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盧植。

」——《三國志·先主傳》

由上可知,劉備小時候曾跟著盧植學習文化知識,和公孫瓚是同窗。

現在大概很難想像盧植在漢末究竟是什麼地位,舉例:董卓入洛後不是開了個會了嗎?議欲廢立皇帝那個。

他在會上發言說今上暗弱,不可以奉宗廟為天下主,我要效仿伊尹霍光故事,改立陳留王。

被叫來開會的名士大儒們一聽,居然沒有一個敢吱聲反對的,唯獨只有盧植一人抗議,說你踏馬胡說八道,今上年紀這麼小,並沒有失德之處,怎麼能和以前的事混為一談!董卓氣得不行,讓盧植滾了出去。

散會後,董卓立馬就想砍了盧植,有個叫彭伯的勸董卓說:

「盧尚書海內大儒,人之望也。

今先害之,天下震怖。

這句話夠不夠分量?如果還不夠,看董卓的反應:「卓乃止,但免植官而已。

」董卓都敢砍皇帝了,卻不敢砍盧植!你們感受下。

不說別的,劉備如果不是漢室宗親,只是個平頭百姓,憑什麼做「海內人望、當世大儒」的盧植的弟子?憑什麼和遼西貴族公孫瓚結交甚好?

盧植

說到底,劉備被質疑宗室的身份,就在於羅貫中這個粉絲太愛劉備,為了表明他的正統身份,給他添了一個皇叔的特殊身份,或許這就是粉到深處自然黑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漢室宗親劉備

先主姓劉,諱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勝之後也。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稱他為先主。

劉備真的是「皇叔」麼?

「劉皇叔」一說,最早不是出現在《三國演義》里,在《三國志平話》里,劉備被稱為「劉皇叔」。《三國演義》為了突出劉備的正統地位,對他的皇族身份更加不遺餘力的渲染和強調。

揭秘:劉備家境到底是貧還是富

《三國志》「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舉孝廉,官至東郡范令」從「世仕州郡」這話證明了,劉備祖父劉雄,生父劉弘,兩代做官,其中劉雄更是通過孝廉察舉制,既後世所謂科考舉人;官至東郡范縣令,成為地...

三國時期第一個賞識劉備的人是誰?

(劉備)年十五,母使行學,與同宗劉德然、遼西公孫瓚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盧植。德然父元起常資給先主,與德然等。元起妻曰:「各自一家,何能常爾邪!」起曰:「吾宗中有此兒,非常人也。」——《三國志》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