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 張思濤:「長征精神」的藝術表現——影片《大會師》觀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 | 張思濤編輯 | 萬能小茜

在中國工農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的偉大戰略轉移中,有幾個城市將成為紅色聖地永載史冊,一是出發地瑞金,二是轉折地遵義,三是落腳地延安,四是會師地會寧。

由蘭州電影製片廠、八一電影製片廠等單位聯合出品的影片《大會師》是國內第一部正面描寫1936年10月紅軍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實現大會師的故事片。

這部電影的價值首先是由「大會師」這個題材的歷史意義決定的。

1936年10月的會寧「大會師」宣告了史無前例的紅軍萬里長征勝利結束,國民黨蔣介石「追殺圍剿」共產黨人的企圖完全破滅;「大會師」同時意味著紅軍各方主力部隊集結到陝北黨中央周圍,開始中國共產黨「北上抗日」新的歷史征程;「大會師」也宣布了張國燾分裂黨的陰謀徹底破產,全黨更加團結,毛澤東在全黨的領導地位進一步確立。

會寧「大會師」在中國現代革命史上重大意義使我們感到,影片《大會師》填補了革命歷史題材影視創作的一個重要空白,是今天深入反映紅軍「長征」歷史的一部不可或缺的作品,也是這一題材創作中的一個新收穫。

對於文藝創作來說,題材固然重要,而更重要的是對於這一題材的藝術表現和思想發掘。

影片《大會師》通過對1936年會寧「大會師」過程以及前後「長征」歷史的真實描寫,通過對毛澤東、周恩來、朱德、任弼時、徐向前和張國燾等歷史人物的生動刻劃,鮮明地表現了共產黨人在艱苦革命年代創造的偉大的「長征精神」,使廣大觀眾從中感受到深刻的現實意義。

一是表現堅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

這是貫串全片的一條紅線。

影片運用「上下結合」的雙重敘事手法,主線描寫以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為首的黨中央領導層,他們忠誠的革命信仰、堅定的「北上」路線、不屈的人格意志;副線描寫一組虛構的革命戰士形象,從傳一、承武、書同、棗兒到雪梅、么妹等,強渡大渡河、過雪山草地,不怕犧牲、無所畏懼,創造了勝利的歷史。

萬里長征的勝利源於何處?正如片中毛澤東對棗兒等戰士們所說:「是你們用堅定的信仰和生命,迎來偉大的長征的勝利。

」今天,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征程中,我們仍然深感不忘初心、堅定信仰、明確目標的重要意義。

二是彰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重大意義。

全片的故事情節,貫串一個主線,就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北上」和以張國燾為首的「南下」的矛盾衝突。

影片採用「北上」與「南下」並行對比描寫的手法,表現了兩條路線的不同目的、不同命運、不同結果。

從懋功會師、松潘分手、張國燾另立中央,一直寫到中央紅軍「直羅鎮大捷」和紅四方面軍「兵敗百丈關」,集中尖銳的戲劇衝突、勝敗分明的對比描寫,形象地表現團結的重要、紀律的意義和分裂的罪惡。

在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影創作中,《大會師》第一次正面、客觀、具體描寫了我黨與張國燾機會主義、分裂投降路線的矛盾鬥爭,以此告誡我們:全黨團結、顧全大局對於革命事業取得勝利是至關重要的。

影片《大會師》攝製成功,我們要感謝歷史,感謝「長征精神」,感謝影片編、導、演各方面藝術家們的創造性勞動。

這裡特別想提到一個影片製片人、甘肅省白銀市原政協主席李義先生。

拍攝一部反映長征紅軍在家鄉會寧「大會師」的電影,是李義退休以後的一個宿願、一段紅色情結,為此他四處奔走,呼籲、策劃、籌措民間資金……嘔心嚦血,整整努力了三年,終於取得成功。

我們要向他表示祝賀、表示致敬!

(作者為中國影協電影文學創作委員會主任)

聲明

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獲取授權請點擊「閱讀原文」

商務合作微信:214742506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長征精神的基本內涵和當代價值

編者按: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經黨中央批准,2016年10月25日,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中共黨史學會、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在北京聯合舉辦黨史界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