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雖疏必賞,過雖近必誅——法家(微國學32)故我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故我在37期:微國學,每個人都能了解的國學

第三章 百家爭鳴

三、法家

總論

法家產生於春秋戰國之際。

法家「依法治國」的主張強調的是「民於一君,事斷於法」,也就是說搶到君主和法制的絕對權威,這種權威是「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的。

「君子犯法,與民同罪」的邏輯便始於此。

實際上,這種嚴刑治民、強化君權的思想淵源在春秋初期就存在了。

其典型的代表應該是春秋初期齊國管仲的思想。

某種意義上說,法家學說的主要思想來源便是其對春秋早期新興地主階級的改革變法實踐及治國理論主張的繼承和總結。

如果把管仲看做是法家思想的額「遠祖」的話,那麼早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便是李悝了。

李悝在魏國變法取得成功,使魏國很快成為了強國。

戰國中後期,商鞅、慎到、申不害等法家代表性人物進一步從各個方面實踐著法家的思想,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時也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法家思想的理論來源

法家是以「性惡論」和「進化論」作為「法治」的理論基礎的。

法家的思想家們認為,人具有「好利惡害」和「趨利避害」的本性。

在這樣的人性面前,儒家和道家的教化起不到任何作用。

因此,國家必須通過嚴刑峻法來進行懲罰和獎勵才能起到穩定社會的作用。

商鞅曾把社會分為「上世」、「中世」、「下世」、「現世」四個階段。

「上世」是母系氏族時代,人們喜歡自己的親人但又貪圖私利,因此,用「親親」這種方法是可以實現統治的。

「中世」社會中出現了財物的爭鬥和利益的衝突,但人們尊賢好仁,因此還可以用「仁義」統治。

「下世」便出現了私有制、君主和刑法。

人們尊重的是官吏和貴人。

而「現世」是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而且民眾奸詐無理,之前的統治方法已經不能滿足需要了,只能通過「法治」治理。

法家思想推薦書目

  • 《管子》,春秋齊國管仲。

  • 《法經》,戰國魏國李悝。

  • 《商君書》,戰國政治家商鞅。

  • 《申子》,戰國鄭國申不害。

  • 《韓非子》,戰國韓國韓非。

  • 《史記·李斯列傳》


故我在,你想看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想發什麼

微國學:每個人都能看懂的國學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秦國變法,他國也沒閒著

前面幾期重點詳細介紹了秦國的商鞅變法,沒辦法,人家太有名了,本期跟大家聊聊戰國時期其他國家較為有名的變法。戰國時期,各國之間的戰爭和外交更為激烈,國內也都紛紛變法圖強,較為有名的就是楚國的魏國的...

春秋戰國時期的改革家 古代人的智慧不容小覷

古人的智慧,揭春秋戰國時期的四大改革家。不論在什麼時候不論是在什麼朝代都會有牛人的存在,或許沒有萬貫的加財沒有傾世的權利,但是他們仍然被世世代代的人所記住甚至是愛戴,因為他們所帶來的東西值得。春...

揭春秋戰國時期的四大改革家

1.管仲管仲(前725-前645年),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潁上(今安徽潁上)人。早年經商,初事齊國公子糾,助糾和公子小白爭奪君位,小白得勝,即位為齊桓公,管...